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一组可以被多种细胞外信号激活的丝/苏氨酸激酶,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雌激素为一种细胞外信号,可以通过雌激素受体(ER)的基因组作用和非基冈组作用对细胞功能起调节作用.MAPK信号通路信号转导与ER调控关系密切,其既可以通过ER经典的基因组效应介导多种细胞广泛的生理效应,又可以通过ER非基因组效应实现快速信号通路转导.调控基因转录、细胞的增殖.受体与信号通路之间调控的最终生物学效应可表现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恶性肿瘤等诸多方面,就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ER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效应综述.  相似文献   
102.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1221例单胎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按50 g葡萄糖筛查(GCT)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将产妇分为:血糖正常孕妇组、GCT阳性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同时根据GDM组患者是否应用胰岛素分为无胰岛素治疗组(GDM-A1组)和胰岛素治疗组(GDM-A2组).分别统计5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均值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GDM-A2组的新生儿与血糖正常孕妇组、GCT阳性组、GIGT组、GDM-A1组相比,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血糖均值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M-A2组孕妇虽经系统治疗,其分娩的新生儿仍应加强产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新生儿低血糖.  相似文献   
103.
腹腔镜阴道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道成形术主要用于先天性无阴道或有变性需求患者的新建、年轻的恶性肿瘤患者切除阴道后的重建.阴道成形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miR-26a-5p靶向THAP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miR-26a-5p表达水平。构建以慢病毒为载体的miR-26a-5p过表达和干扰质粒,分别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与KLE,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miR-26a-5p及下游分子THAP2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技术分析miR-26a-5p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与KLE均表达miR-26a-5p;miR-26a-5p过表达能增加THAP2的转录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miR-26a-5p下调能抑制THAP2的转录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结论:miR-26a-5p可提高THAP2的转录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明确这种调控机制可能为子宫内膜癌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是否置放腹腔引流以及其利弊.方法 总结了2006年5月~2008年10月所施605例LC术患者中96例置放腹腔引流管的优缺点.结果 LC术后置放腹腔引流指征应当放宽,尤其是在犹豫不决时应果断放置引流管,因为它有利于早期发现并早期治疗LC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引流是观察LC术后并发症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107.
患者女 ,4 0岁 ,已婚 ,孕 3产 1。因不规则阴道出血 2周 ,于 2 0 0 1年 2月 13日入院。平时月经周期规则 ,末次月经为 2 0 0 1年 2月 9日。 1999年因间歇性阴道出血半月余 ,如血注状 ,在外院诊治 ,作阴道壁肿块活检及出血处缝扎术 ,病理检查示阴道壁血管瘤。术后无阴道出血 ,未再行任何治疗。 2 0 0 1年 1月 2 9日上述症状复发 ,解大便时出血增多 ,便后血止。入院体检 :体温 37℃ ,脉搏 80次 /min ,呼吸 18次 /min ,血压 10 0 / 80mmHg(1mmHg =0 .133kPa)。妇科检查 :外阴已婚式 ,阴道畅通 ,右侧壁近阴道外口见两个直径分…  相似文献   
108.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2种抗生素与三钾双次枸橼酸络合铋单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病的远期疗效。65例经尿素酶、组织学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三联治疗组(A组,35例)和三钾双次枸橼酸络合铋组(B组,30例)。于疗程结束后1、6、12个月全部复查胃镜及13C呼气试验。结果: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溃疡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9.
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的运动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收缩活动,它始于胃窦或小肠上部并向尾侧移行,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complex,MMC).此外还存在另一种运动方式,即十二指肠胃逆蠕动(dudeno-gastric retroperistalsis,DGR),它始于十二指肠并向胃窦侧移行,零散地发生在MMC2期。为探讨消化间期DGR在正常人体发生的状况,于1996~1997年对15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了胃十二指肠压力测定,以观察DGR发生状况。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比较分析专科医院2008~2012年间3次院级课题开展情况,发现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科研时间缺乏、经费不足,申报不积极、监管力度弱。由此2014年本院开始推行科研脱产政策、分层管理、充分动员、建立奖惩等科研管理创新举措,院级科研课题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后续纵向课题立项率显著提高,激励了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促进了医院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