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739篇 |
免费 | 17671篇 |
国内免费 | 1130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83篇 |
儿科学 | 2896篇 |
妇产科学 | 1105篇 |
基础医学 | 12570篇 |
口腔科学 | 3751篇 |
临床医学 | 22663篇 |
内科学 | 17762篇 |
皮肤病学 | 1771篇 |
神经病学 | 4969篇 |
特种医学 | 75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17738篇 |
综合类 | 49122篇 |
现状与发展 | 43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20746篇 |
眼科学 | 2775篇 |
药学 | 21326篇 |
242篇 | |
中国医学 | 17147篇 |
肿瘤学 | 98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85篇 |
2023年 | 2205篇 |
2022年 | 5620篇 |
2021年 | 7160篇 |
2020年 | 6129篇 |
2019年 | 3885篇 |
2018年 | 3943篇 |
2017年 | 5094篇 |
2016年 | 4177篇 |
2015年 | 7257篇 |
2014年 | 9475篇 |
2013年 | 11640篇 |
2012年 | 16545篇 |
2011年 | 17521篇 |
2010年 | 15335篇 |
2009年 | 13867篇 |
2008年 | 14552篇 |
2007年 | 14096篇 |
2006年 | 12537篇 |
2005年 | 10166篇 |
2004年 | 7678篇 |
2003年 | 7051篇 |
2002年 | 5600篇 |
2001年 | 4761篇 |
2000年 | 3601篇 |
1999年 | 1559篇 |
1998年 | 599篇 |
1997年 | 600篇 |
1996年 | 473篇 |
1995年 | 375篇 |
1994年 | 370篇 |
1993年 | 195篇 |
1992年 | 154篇 |
1991年 | 169篇 |
1990年 | 123篇 |
1989年 | 89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77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乳腺病变X线立体定位钢丝置入移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立体定位下钢丝置入移位的表现、原因、处理方法,提高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行立体定位置入钢丝患者79例,96个病变,发生钢丝移位13例。结果立体定位中发生钢丝移位5例,原因分别来自于患者和操作医师;立体定位完成后钢丝移位5例,原因是局麻注射药物过多,导致乳腺Z轴的深度与计算机提示的实际深度不符合、放置定位针的方法不正确、拔出钢丝外套针套时疏忽钢丝是否已锚定病变。处理方法:可按照钢丝提示位置向病变方向移位2cm以内进行手术,重新放置第2根钢丝,将双J型钢丝收入针套并取出体外,重新定位。手术中钢丝脱出2例,因术后过分提拉钢丝所致,放射科医师放置钢丝后应向外科医师准确描述深度、方向,并从距离钢丝头端距离皮肤最近处取切口手术。术后标本未见钙化1例,与钙化位于手术电刀破坏的腺体内有关,可扩大范围切除并短期复查,证实钙化是否完整切除。结论正确认识乳腺X线立体定位下钢丝移位的表现,熟练掌握其处理方法,可提高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的定位准确性,正确引导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82.
对某院收治的50名地震伤员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分类安置伤员,专人目标监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等,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仅1例重症挤压伤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00%。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通过监测脑血流速度、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血压、心率(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综合评价艾司洛尔用于控制开颅手术苏醒期患者脑过度灌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20例)和对照组(C组,20例).E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艾司洛尔0.6 mg·kg1·h-1静脉持续滴注15 min C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持续滴注.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30、45、60 min时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SivO2平均动脉压(MAP)及HR,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E组术后15和30 min的MCA Vm、sjvO2及HR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1),术后15 Min的MAP显著低于C组(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与艾司洛尔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艾司洛尔是控制术后脑过度灌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4.
虽然口服避孕药(OC)是最普遍应用的节育措施,但因需要每日服用,实际有效性远远低于其预期效能. 相似文献
85.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mitoxantrone were studied in 15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after single intravenous rapid infusion (12 to 14 mg/m2). Mitoxantrone plasma concentrations and urinary excretion were measured specifically with the use of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 at 242 and 658 nm.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are described adequately by a three-compartment model with a terminal half-life of 71.5 +/- 40.1 hours and a volume of distribution of 5037 +/- 2377 l. The total plasma clearance was 743 +/- 462 ml/minute, and the renal clearance was 18.8 +/- 8.49 ml/minute. Within 72 hours, 1.8 +/- 0.6% of the administration dose was excreted in urine as mitoxantrone parent compound. From the urinary excretion rate data, glomerular filtration and possible tubular reabsorption were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urinary excretion of mitoxantrone. The values for unbound fraction (%) in plasma at time 0 and 5 minutes were 2.88 +/- 0.91% and 3.25 +/- 1.19%, with an average of 3.04 +/- 1.01%. The degree of protein binding of mitoxantrone was not affected by concentration (P greater than 0.05)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PC. The response rate for mitoxantrone was poor in this study. Clin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itoxantrone was generally well tolerated. Only very low incidences of nausea, vomiting, and alopecia were observed. The mild and rapidly reversible dose-limiting hematologic toxic effects have proven leukopenia. Although the toxicities reported here were tolerated for most patients, other combination regimens including mitoxantrone or other administration routes may be considered and need to be evaluated carefully. 相似文献
86.
小儿腹泻诊断中轮状病毒检测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市轮状病毒引起小儿腹泻感染情况,做到早期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果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率达55.0%。其中水样便65.5%,稀便46.6%,烂便39.2%。结论对小儿腹泻及早进行轮状病毒检测,有助于诊断小儿腹泻感染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治疗及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8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备抢救急重危患儿的能力,是每个儿科护士在护理危重患儿中的利器之一.因此,本文针对护理人员在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提升护理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88.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86例ICVD患者与194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硬化程度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ICVD组年龄[(69±7)岁]和患有高血压(66.1%)、糖尿病(53.4%)、代谢综合征患者(44.6%)的比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61±5)岁、48.8%、15.2%、12.9%](均P<0.001)。ICV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计分≥2分(斑块发生率)、≥3分(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9.3%、2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5%和5.1%(均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ICVD的危险因素之一;各种危险因素的聚集对ICVD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
Gd-BOPTA增强MRI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Gd BOPTA增强MRI与MRI平扫、Gd DTPA动态增强MRI在诊断小肝癌 (SHCC)方面的差异 ,进一步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并观察其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 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SHCC患者 2 5例。采用GESigna 1.5T磁共振扫描仪。行SE序列T1WI、FSE序列T2 WI及Gd DTPA快速动态增强多期扫描。Gd BOPTA增强扫描亦采用静脉团注快速动态增强扫描 (同Gd DTPA) ,并在团注后 15min、6 0min行SE序列T1WI和FMPSPGR序列T1WI扫描各 1次。观察MRI平扫、Gd DTPA快速动态增强和Gd BOPTA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包膜显示情况以及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2 5例患者共发现病灶4 2个。对SHCC病灶的检出率 ,MRI平扫为 6 9.0 5 % ,Gd DTPA增强为 85 .71% ,Gd BOPTA增强 (动态 延迟 )为95 .2 4 % ,和Gd DTPA增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和MRI平扫有统计学意义。病理检查发现 30个病灶有包膜。Gd BOPTA增强对SHCC包膜的显示 ...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对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做出评价 ,并与传统剖腹手术方法比较。方法 :在电视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 8例及根治性手术 2 0例 ;对照组 2 8例采用传统剖腹手术方法。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尿TT恢复正常时间、切口感染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术中出血、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具有创伤小 ,康复快 ,术中出血少 ,术后感染率低等优点 ,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是临床上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