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30篇
  免费   13366篇
  国内免费   7906篇
耳鼻咽喉   1184篇
儿科学   1911篇
妇产科学   733篇
基础医学   7476篇
口腔科学   2442篇
临床医学   14771篇
内科学   10639篇
皮肤病学   1171篇
神经病学   3114篇
特种医学   5709篇
外科学   10532篇
综合类   36746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预防医学   14176篇
眼科学   1731篇
药学   16013篇
  207篇
中国医学   14227篇
肿瘤学   5792篇
  2024年   573篇
  2023年   1686篇
  2022年   4296篇
  2021年   5432篇
  2020年   4670篇
  2019年   2478篇
  2018年   2602篇
  2017年   3640篇
  2016年   2787篇
  2015年   5232篇
  2014年   6640篇
  2013年   8531篇
  2012年   11857篇
  2011年   12803篇
  2010年   11714篇
  2009年   10232篇
  2008年   10392篇
  2007年   9844篇
  2006年   8898篇
  2005年   6786篇
  2004年   4674篇
  2003年   3752篇
  2002年   3001篇
  2001年   2696篇
  2000年   1877篇
  1999年   605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脂质堆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的致炎作用,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与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作者对近10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研究显示,TRPV1/TRPA1的激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活性氧(ROS)、抑制胆固醇晶体(CC)的产生进而调控TLR/NF-κB与NLRP3炎性小体通路,抑制TLR/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同时,中医药中多种单味药有效成分与方剂可有效激活TRPV1/TRPA1或其下游途径,其对动脉粥样硬化中TLR/NLRP3通路可能具有显著调控作用。该文进一步对已探明的方剂及中药单味药有效成分调控AS中TLR/NLRP3通路的机制进行梳理,将TRPV1/TRPA1调控TLR/NLRP3途径的机制与中药方剂与单体成分进行对应。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新启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牡丹汤对急性胰腺炎肠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120只SPF级Wistar大鼠采用5%牛?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急性胰腺炎(AP)肠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牡丹汤低、中、高剂量组(3.5、7、14 g·kg-1),灌胃给药,奥曲肽组(1×10-5 g·kg-1),皮下注射,每组2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于造模前1 h及造模后每隔12 h给药1次,造模后24 h收集样本。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生化法检测血清中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HMG...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以脾阴虚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探析脾阴虚对胃肠吸收、水液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荤素饮食不节、负重疲劳游泳和温热伤阴药灌胃复合因素建立脾阴虚证大鼠模型,观察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游泳持续时间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间苯三酚法检测尿D-木糖排泄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胃泌素(GA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水通道蛋白3(AQP3)、AQP4的相对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胃组织中VIP、AQP3、AQP4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16S rDNA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一般体征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进食量均明显降低,饮水量明显增多(P<0.05,P<0.01),游泳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1);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组织黏膜出现排列不齐,结肠组织黏膜可见明显变薄或有残缺,上皮细胞出现坏死甚至脱落现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D-木糖排...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法建立STC大鼠模型,设定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活血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3.51、7.02、14.04 g·kg-1)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变化、计算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膜炎症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P)3、AQP4、AQP8和c-Kit蛋白灰度值,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经过益气活血通便方给药治疗1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不同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和肠道推进率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无明显黏膜炎症改变,杯状细胞排列较规整无断裂、数量较多。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血清中S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VIP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麸炒苍术多糖与麸炒苍术正丁醇部位对脾虚大鼠血浆代谢产物的影响,进而阐明二者健脾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多糖组(0.075 6 g·mL-1)和正丁醇部位组(0.012 1 g·mL-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过度劳倦、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的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复制脾虚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多糖组和正丁醇部位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治疗7 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MS)分析空白组、模型组、多糖组与正丁醇部位组大鼠血浆样品,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产物;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结合MetaboAnalyst 5.0软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多糖组、正丁醇部位组间代谢产物均存在明显差异。空白组与模型组间共有380个差异代谢物,麸炒苍术多糖与麸炒苍术正丁醇部位分别回调了其中78个和57个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麸炒苍术正丁醇部位主要影响了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及D-精氨酸、D-鸟氨酸代谢;麸炒苍术多糖主要影响了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生物素代谢,硫胺素代谢及三羧酸循环。结论 麸炒苍术多糖与正丁醇部位均对脾虚大鼠的代谢异常有明显调节作用,其中正丁醇部位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多糖除影响氨基酸代谢外,还参与调节能量代谢与辅因子和维生素代谢。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KOA)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学者发现诸多中药可从分子层面干预信号通路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文中所述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干预膝骨关节炎的机制中与信号通路有着密切关系。中药及有效成分可在不同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控相应的靶向分子水平,抑制软骨炎性因子、细胞凋亡、软骨基质降解及促进软骨细胞自噬,以达到减轻滑膜炎性水肿和延缓软骨退变的目的。现对国内外中药干预KOA的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黄芩素等可通过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软骨细胞炎性因子、凋亡及促进自噬;山茱萸新苷Ⅰ等成分降低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磷酸化活性改善滑膜炎症、延缓软骨基质退变;丹酚酸A等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磷酸化,减轻炎症与软骨基质降解;大黄素等有效成分可降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胶原蛋白与蛋白多糖分解;肉豆蔻苷等通过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传导,抑制细胞凋亡;木通皂苷D等可增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活性,抑制软骨细胞氧化应激;牛膝总皂苷等通过增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传导,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藏红花素通过激发河马/Yes相关蛋白(Hippo/YAP)活性抑制软骨炎症与凋亡因子增加;川芎嗪阻断Notch通路改善软骨细胞形态与异常;齐墩果酸等通过发挥雌激素信号通路,减轻软骨基质破坏与退变。以上总结旨在为今后开展KOA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肺结核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确立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有45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22和0.859;两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40~0.379和0.107~0.665,P均<0.01。根据条目筛选标准、专家意见及院内外专家小组会议讨论结果,确立终版评价指标体系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73项。结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及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联合应用中药坐浴与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对其创面愈合与肛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接受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患者术后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4例。术后两组患者均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肛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水肿、渗出物及疼痛消失用时以及创面愈合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1周观察组患者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均大于对照组,肛管高压带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中药坐浴与复方角菜酸酯栓联合治疗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还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380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血液/尿液指标[尿肌酐(UCr)、24 h尿蛋白定量(24h UPQ)、血清脑利尿钠肽(BNP)、sFlt–1、PLGF]、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检查指标[血流阻力指数(RI)、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S/D)与搏动指数(PI)]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Cr、24h UPQ、血清BNP、s Flt–1水平、SBP、DBP、RI、PI、S/D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L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13.16%,低于对照组的2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联合应用硝苯地平与拉贝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9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并发症、肺功能、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损伤、嗜睡及心率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及C–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白三烯D4(LTD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及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改善哮喘患儿肺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