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150篇
  免费   39434篇
  国内免费   23500篇
耳鼻咽喉   3958篇
儿科学   6299篇
妇产科学   2232篇
基础医学   22820篇
口腔科学   7880篇
临床医学   46853篇
内科学   31946篇
皮肤病学   4211篇
神经病学   8378篇
特种医学   15748篇
外科学   34245篇
综合类   112144篇
现状与发展   86篇
预防医学   48127篇
眼科学   4516篇
药学   49382篇
  633篇
中国医学   42119篇
肿瘤学   17507篇
  2024年   2152篇
  2023年   5211篇
  2022年   12942篇
  2021年   16310篇
  2020年   14271篇
  2019年   7497篇
  2018年   8011篇
  2017年   11125篇
  2016年   8497篇
  2015年   15379篇
  2014年   19996篇
  2013年   25399篇
  2012年   36976篇
  2011年   39183篇
  2010年   35472篇
  2009年   31934篇
  2008年   32201篇
  2007年   30883篇
  2006年   27229篇
  2005年   21512篇
  2004年   15128篇
  2003年   12293篇
  2002年   9363篇
  2001年   8589篇
  2000年   6391篇
  1999年   2295篇
  1998年   460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异体甘油保存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深度大面积\烧伤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大面积深度烧伤于4-5天即行切痂,以异体甘油皮为支架,将有限的自体皮制作成微粒皮后均匀地复合植于创面。结果:对5例共12个肢体2个躯干进行早期切痂后异体甘油皮+自体微粒皮的复合移植,成活后的创面平堤,外观平整,颜色淡红或近拟正常皮肤,触饮,收缩少,结论:异体甘油保存皮+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是大面积深度烧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25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施行该术式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5例随访2-15个月,平均11.3个月。白天完全自控排尿25例(100%);夜间完全自控排尿24例(96.0%),1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20-370ml,平均320ml;贮尿囊内压力1.86-3.92kPa,平均2.44kPa。IVU及贮尿囊造影示单侧贮尿囊输尿管反流2例(8.0%),无肾积水;膀胱镜检查2例(8.0%)贮尿囊内出现细沙样结石,1例(4.0%)贮尿囊后尿道吻合口狭窄,经尿道直视内切开术治愈。15例(60.0%)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肾功能正常,1例(4.0%)出现一过性高氯血症。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技术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技术和方法的最佳合理配伍关系。方法 80例正常小肠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按两种配对参数各自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 ,通过双盲法分别选择确定两组显示良好影像质量小肠CT片 ,其中甲组 36例 ,乙组2 5例 ,两组经X2 检验 ,其P 相似文献   
54.
二甲基亚砜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二甲基亚砜 (DMSO)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 74 0 2 ,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 :DMSO诱导BEL 74 0 2细胞核DNA凝缩和核片段化 ,最后形成凋亡小体 ;随着DMSO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其IC50 为 1.9% ;2 %的DMSO处理细胞 12h ,凋亡率达 17.2 1% ,同时S期细胞明显增加 ,G2 M期细胞明显下降。结论 :DMSO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并使细胞受阻于S期而进入凋亡程序。  相似文献   
55.
大鼠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反相离子对色谱测定法。方法 :采用LiChrosorbC18,10 μm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4 0 :60 ) ,含 0 .0 2 8g LEDTANa2 ,0 .15g LSDS ,0 .2ml LH2 SO4(pH 2 .5~ 3 ) ,荧光检测波长 :λEX=2 85 ,λEM=3 3 3。结果 :对 87只大鼠脑组织中 4种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了同时测定 ,高香草酸 (HVA) 2 .5 0~ 40 .0 μg ml、去甲肾上腺素 (NE) 0 .0 1~ 0 .5 0 μg ml、多巴胺 (DA)0 .0 5~ 1.0 0 μg ml、5 羟色胺 (5 HT) 0 .0 2 5~ 0 .5 0 μg ml,峰面积与其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为组织中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的一种理想方法 ,并适用于临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6.
胆道镜应用对肝胆胰术式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析胆道镜检查在肝胆胰疾患术式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4~2004年收集术中或联合术后应用胆道镜治疗肝胆胰疾患227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1966例肝胆管胆石患者胆道残留结石率从34.5%降至9.6%;82例术中胆道镜发现合并胆管狭窄,其中45例肝胆管膜状狭窄者在胆道镜指导下实施了有效扩张治疗;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中224例肿瘤依据形态学检查,结合术中扪诊及活检组织学检查得到确诊,并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方式。结论 胆道镜的应用有利于肝胆胰疾患术式的选择,可使一些较为复杂的胆道手术变得简单易行;对术前未能确诊的病变可以达到明确诊断并指导选择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57.
用常压液相炭化法制备中间相沥青,并用熔融法检验中间相沥青的可纺性,研究了汽油裂解残油和催化裂化重柴油参混比的不同对中间相沥青的制备速率,产率,中间相含量,显微结构以及可纺性的影响,指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58.
Poncet病(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oncet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病例报告及献复习,综述了Poncet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结果 提高对Poncet病的认识。结论 临床上对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均应与本病鉴别。  相似文献   
59.
rhGM—CSF对小鼠口腔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rhGM-CSF对TMX致实验性小鼠口腔粘膜损伤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将501只昆明种小白鼠分成8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给予不同药物(MTX,CF或rhGM-CSF)的处理因素,于第1-10天光镜下观察小鼠口腔粘膜的病理改变和积分情况。结果:IDMTX致口腔粘膜损伤病变率(45%-63%)和积分率(19.4%-56%)较其它组高,且死亡率很低(小于5%);IDMTX+GM0(或GM2)组的口腔粘膜损伤病变率(30.53%和30.99%)和积分率(19.47%和17.25%)比IDMTX组(55.56%和36.31%)明显减少,且溃疡严重程度较轻,二者相差显著(P<0.01)。结论:IDMTX致小鼠口腔粘膜损伤模型可以用于粘膜损伤的研究;rhGM-CSF可以减少MTX致小鼠口腔粘膜损伤,并促进粘膜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T1期(肿瘤直径<2cm)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绝经前后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和数目。方法:常规病理检验以及应用免疫组化、HE法分别测定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者的ER、PR。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浸润导管癌的百分比为 84. 7%,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浸润导管癌百分比为 62. 2%,经χ2 检验,P<0. 01。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9. 3%和 25. 5%,经χ2 检验,P<0. 01。两组ER和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比例经χ2 检验,P<0. 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及数目、ER、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上有显著性差异。对于T1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应行癌肿切除伴Ⅰ、Ⅱ级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