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98篇
  免费   5640篇
  国内免费   3378篇
耳鼻咽喉   485篇
儿科学   906篇
妇产科学   403篇
基础医学   3246篇
口腔科学   1186篇
临床医学   6236篇
内科学   4594篇
皮肤病学   618篇
神经病学   1142篇
特种医学   2343篇
外科学   5216篇
综合类   15657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6290篇
眼科学   684篇
药学   6615篇
  87篇
中国医学   6077篇
肿瘤学   2517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730篇
  2022年   1789篇
  2021年   2234篇
  2020年   1957篇
  2019年   1034篇
  2018年   1128篇
  2017年   1575篇
  2016年   1139篇
  2015年   2080篇
  2014年   2767篇
  2013年   3590篇
  2012年   5223篇
  2011年   5458篇
  2010年   5057篇
  2009年   4234篇
  2008年   4533篇
  2007年   4344篇
  2006年   3828篇
  2005年   3019篇
  2004年   2152篇
  2003年   1730篇
  2002年   1374篇
  2001年   1331篇
  2000年   992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对FKBP6基因第3、4外显子进行突变和多态性筛查,研究第3外显子278C/A位点及第2内含子C/T位点(rs7797242)在无精症患者和正常男性中的多态性,初步探讨与原发无精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第3、4外显子进行突变和多态性筛查,对177例无精症患者和231名正常男性的278C/A和C/T(rs7797242)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78C和278A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无精症患者278A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多态性在两组中均未检出,第3、4外显子未筛查到新的变异。结论278A等位基因可能与原发无精症相关。C/T(rs7797242)及370G/A,430G/C,467T/C,468G/A在中国人群中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102.
施瑾  朱志俊  酆豫增  匡延平 《浙江医学》2002,24(11):659-661,703
目的:分析输卵管积液的形成及其化学成分,探讨输卵管积液对体外培养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输卵管积液动物模型,测定其成分;用不同浓度输卵管积液培养小鼠2-细胞胚胎,观察胚胎形态。结果:输卵管积认中K^ 、HCO3^-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明显低于输卵管液;pH值明显增高。输卵管积液组囊胚形成率和胚胎孵化率均明显低于输卵管液。结论:结扎兔输管两端能诱导输卵管积液形成;机械诱导的输卵管积液成分改变能影响早期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供机食品的卫生状况,分析鉴定目的菌的特性。[方法]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及VITEK操作手册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验和鉴定。[结果]从1份供机食品-豇豆中同时检出屎肠球菌、坚韧肠球菌及大肠杆菌,分别具有这3种病原菌的典型培养特性、菌体特征及生化特性。[结论]日常工作中应重视对多种病原菌的检验及加强对供机食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卫生监控,以保障工作人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4.
成人斯蒂尔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全杰  史忠  郭中杰  陆海华 《重庆医学》2007,36(18):1812-1813
目的 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确诊的AOS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AOSD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形性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及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结论 AOSD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诊断时应排除其他发热性疾病;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白细胞升高是AOSD的主要临床特点,血清铁蛋白可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5.
郑军  石晶 《血栓与止血学》2007,13(6):277-279
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的、多个脏器的病理性综合征,除受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以及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等因素影响外,炎症和遗传性因素亦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的炎性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并黏附于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是血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106.
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近1a内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0%,不同性别、学校、专业的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6%,高于农村学生的4.2%(x^2=4.71,P=0.032)。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朋友和家人有过自杀行为、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尝试自杀的危险因素,获得社会支持是尝试自杀的保护因素。定性访谈发现,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自杀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态度。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嗜酸性胃炎的CT表现.方法 4例嗜酸性胃炎均行CT检查并经实验室检查、胃镜和病理证实,其中2例又经手术病理证实.男女各2例,年龄25~42岁,平均32.7岁.结果 4例嗜酸性胃炎均显示胃壁弥漫性增厚,最厚约11~15 mm,边缘光滑,胃腔正常.2例合并腹水,1例合并回结肠套叠. 结论 CT可以显示胃壁弥漫性增厚,边缘光滑,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胃镜和病理检查,可提示嗜酸性胃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9月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32例,对脊髓术后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2例未发生术中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神经症状加重及手术期死亡。植骨块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螺钉松动及不良异物反应等并发症。颈椎生理弯曲良好,无1例发生融合椎节塌陷。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13例A级中7例恢复至B级,3例恢复至C级,3例无恢复;9例B级中,6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D级;6例C级中,4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4例D级均恢复至E级。[结论]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一次性减压,减压彻底,疗效提高,治疗周期缩短,颈椎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并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5-Fu/LV)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患者的增效作用与毒性反应。方法:23例无法手术的晚期复发直肠癌患者进行盆腔放疗,在放疗的第1、5同前一天开始给予L-OHP30mg/m。静滴0.5h,LV100mg/m^2和5-Fu375mg/m^2静滴4h,连用4d。25例单纯放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局部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尤其对会阴区下坠疼的改善明显(P〈0.05),且转移症状亦有所缓解。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8.3%、48%(P〈0.05),完全缓解分别为8.7%、4.0%。主要毒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静脉炎,骨髓抑制。结论:利用低剂量L-OHP并5-Fu/LV的增敏作用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症状,尤其对于伴远外转移者,为理想、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0.
氧化苦参碱抑制人肝癌细胞EGF和EGFR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肝癌细胞株BEL-7402在37℃、5%CO2条件下培养、传代。按氧化苦参碱浓度分为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3组,对照组不加氧化苦参碱,每组设6个平行孔,每孔加入细胞1×105/ml,培养24h、48h和72h,分别进行EGF及EGFR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均抑制EGF和EGFR在人肝癌细胞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EGF和EGFR表达阳性率下降显著,在1000μg/ml组24h、48h和72h的EGF和EGFR阳性率均较500μg/ml组和250μg/ml组同时段的阳性率下降显著(P〈0.05,P〈0.01)。500μg/ml组和250μg/ml组同时段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氧化苦参碱对EGF和EGFR的抑制途径可能是其抗肝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