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1.
612.
613.
褪黑素抑制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观察褪黑素对以四氧嘧啶诱发大鼠糖尿病时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结果提示褪黑素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垂体-肾上腺轴有抑制作用,对急性代谢紊乱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14.
脱钙骨联合干细胞移植修复兔股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钙骨复合修复兔股骨的长段骨-骨膜缺损,以及修复负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2代骨髓基质干细胞5×108L-1中加入小牛脱钙骨,轻轻混匀后用注射器抽吸走离心管内6~8mL空气,人为造成管内负压,培养4h,使细胞进入小牛脱钙骨孔隙内,制成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②制备成兔双侧股骨中段10mm骨-骨膜缺损模型,常规钢板螺钉固定;取其中20只兔右侧股骨缺损处植入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左侧股骨缺损处植入小牛脱钙骨作为对照组,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③在8,12,16和24周各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5只)分别行标本的大体观察和骨密度测试,比较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①各组骨缺损修复标本大体观察:实验组8周骨缺损处有部分修复,12,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在8周时有少量新骨形成,12,16周植入物部分被新骨代替,骨缺损区塑形差;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②实验组、对照组骨标本的骨密度值:8,12和16周时实验组的骨密度值均大于对照组(0.936±0.056比0.618±0.034,1.238±0.024比1.052±0.037,1.605±0.062比1.227±0.047,P<0.05);24周时实验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5±0.033,1.563±0.112,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修复骨缺损能力较强,且较单纯小牛脱钙骨成骨量大、迅速,能够对负重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  相似文献   
615.
目的:评估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中几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9/12在河北医科大学唐山临床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日本大耳白兔40只,清洁级,5月龄,体质量2.5~3.0kg,由华北煤炭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为SCXK-2005-0002),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组、磷酸盐缓冲液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10只/组。实验方法: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措施,其他3组建立日本大耳白兔右下肢缺血模型。取右下肢缺血模型制备2周后的兔,分离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缺血组制备右下肢缺血模型后不作其他干预措施。磷酸盐缓冲液组模型制备2周后,用1mL注射器将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分15点注射于右下肢股骨中点股内收肌群内。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模型制备2周后,用1mL注射器将1×109L-1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分15点注射于右下肢股内收肌群内。实验评估:造模后3d切取内收肌组织标本,测量其组织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4周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术后取右下肢内收肌标本,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毛细血管密度,观察下肢血管再生情况。结果:40只日本大耳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移植后4周腹主动脉造影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结扎股动脉处的远端毛细血管生成较明显,血管成网状。缺血组及磷酸盐缓冲液组结扎处远端毛细血管生成不明显。②CD3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毛细血管密度:对照组平均为16个/×400高倍镜,缺血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平均为5个/×400高倍镜,治疗组毛平均为20.5个/×400高倍镜。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肌肉标本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缺血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P<0.05)。③造模后3d检测细胞因子含量:缺血组、磷酸盐缓冲液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83±0.90),(3.22±2.10),(3.20±1.56),(3.75±1.07)ng/g,P<0.05]。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组、磷酸盐缓冲液组[(10.87±6.42),(10.74±6.32),(11.80±4.50),(16.73±4.21)ng/g,P<0.05],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对毛细血管的生成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16.
哮喘动物模型免疫炎症反应发生验证的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哮喘免疫炎症反应发生和验证要点,为确保实验的成功打下基础。方法:就哮喘模型制备的动物选择,模型制备的时间,模型制备的方法以及如何评定动物哮喘模型成功作经验性的总结及对国内外对哮喘模型比较经典的认同的方法加以阐述。结果:①选用豚鼠制备哮喘模型,可以很好的观察哮喘发作症状,接受致敏物质后反应程度与其他动物相比较强,能产生I型变态反应。②哮喘模型的制备时间应避开冬天,春夏时节最为合适,制备的哮喘模型炎症反应明显。③1%卵蛋白雾化吸入激发哮喘比较科学。④通过哮喘症状,动物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苏木精伊红病理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IgE水平4种方法做哮喘免疫炎症反应的定性分析。结论: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用相应的动物、恰当的致敏时间,制定稳妥的方法和良好检验手段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17.
This paper reports a case of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BAO), a relatively rare event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high risk of disability. A 77-year-old man arrived at our Stroke Unit approximately 14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symptoms (dysarthria and complete left hemiparesis) with progressive worsening up to coma and with a 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of 22.The patient was treated and, at discharge, 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and NIHSS were 2 and 5, respectivel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how revascularization treatment, also after 12 hours, could be a viable option to ensure survival and a good life quality for the patient. Furthermore, it is essential to encourage the publication of a greater number of trials about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 emphasizing how many favorable prognosis indicators are now recognized.  相似文献   
618.
Ischemic stroke due to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is a potential devastating condition. More frequently the occlusions are embolic in nature, but sometimes they are caused by arterial dissection and their treatment is a challenge. We describe an illustrative case where a young patient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roke caused by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was submitted to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and stenting, giving an excellent outcome. We believe that tandem approach is a treatment of choice in these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