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320篇
  免费   45155篇
  国内免费   25011篇
耳鼻咽喉   4062篇
儿科学   6530篇
妇产科学   3032篇
基础医学   30420篇
口腔科学   8710篇
临床医学   53419篇
内科学   40037篇
皮肤病学   4898篇
神经病学   11103篇
特种医学   166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35089篇
综合类   113339篇
现状与发展   107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48204篇
眼科学   6876篇
药学   51557篇
  742篇
中国医学   43784篇
肿瘤学   21839篇
  2025年   77篇
  2024年   6416篇
  2023年   7683篇
  2022年   15757篇
  2021年   19034篇
  2020年   16563篇
  2019年   10401篇
  2018年   10280篇
  2017年   12912篇
  2016年   10262篇
  2015年   17901篇
  2014年   22420篇
  2013年   26938篇
  2012年   38729篇
  2011年   40900篇
  2010年   35310篇
  2009年   31137篇
  2008年   32527篇
  2007年   31169篇
  2006年   27411篇
  2005年   22114篇
  2004年   15131篇
  2003年   12692篇
  2002年   9830篇
  2001年   8719篇
  2000年   6591篇
  1999年   3276篇
  1998年   1286篇
  1997年   1271篇
  1996年   1023篇
  1995年   836篇
  1994年   813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421篇
  1991年   399篇
  1990年   346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236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158篇
  1985年   137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39篇
  1979年   15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Both mice and rabbits immunized with dengue virus E protein peptide spanning amino acids 100–119 (D4E) produced antibodies that reacted not only with the D4E peptide itself but also with human plasminogen, as shown by ELISA and Western blot. Sera from dengue virus-hyperimmunized mice and dengue patients also contained antibodies against D4E and plasminogen. Furthermore, such sera all contained plasmin inhibitory activity. Using affinity-purified anti-D4E antibodies and free D4E peptide for competitive inhibit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plasmin activity was due to anti-D4E antibodies rather than other substances in the sera.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dengue virus E protein amino acids 100–119 are a cross-reactive immunogenic region, and antibodies against this region may interfere with human fibrinolysis.  相似文献   
83.
选择性髂内动脉结扎与栓塞对盆腔血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旨在探讨选择性髂内动脉结扎与栓塞两种方法对盆腔血供的影响。方法:将两组犬在膀胱上动脉分支以下之髂内动脉分别行结扎与栓塞,对比观察两组膀胱创面出血、盆腔动脉造影及盆腔脏器组织学变化,以确定其盆腔脏器的血供情况。结果:①结扎组膀胱创面出血明显大于栓塞组;②结扎组髂内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时间明显早于且数目多于栓塞组;③两组盆腔脏器均未见缺血坏死。结论:栓塞组阻断髂内动脉侧支循环的数目多于结扎组,故对盆腔血供的影响大于结扎组。避免髂内动脉阻断范围过广可减少盆腔脏器缺血坏死的机会。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几个问题:(1)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比率;(2)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分型、分期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微转移的主要因素;(3)探讨微转移的方式、顺序。方法对91例非小细胞肺癌清扫的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检测微转移的存在。另外收集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时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和Ⅱ期、Ⅲ期肺癌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SP法)标志,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时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均为阴性;Ⅱ期和Ⅲ期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I/AE3)免疫组化标志均为阳性。91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总的微转移率为49%(45/91)。结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a期;有必要对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术后化疗;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微转移的主要因素;淋巴结微转移遵循肺门到纵隔的途径;腺癌存在跳跃式微转移。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人精浆对PHA、ConA和PWM三种丝裂原诱导淋巴细胞转化反应的影响,间接了解HSP对T辅助、T抑制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精浆对三种丝裂原诱导的淋转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三种浓度HSP的抑制作用在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浓度的精浆对PHA、ConA和PWM诱导转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69.7、51.7和48.3%,说明精浆对机体的T辅助、T抑制性和B淋巴细胞功能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对精浆的免疫抑制作用机理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随着国家对居民户口管理政策放宽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人口 (包括流动人口 )数量成倍增长 ,城市垃圾产量逐渐增多 ,新建垃圾填埋场及垃圾转运站 (下称转运站 )工程将大量增多。为提高新建垃圾转运站工程的各项卫生指标达标率 ,笔者就近年来参与转运站工程设计卫生审核的体会 ,提出转运站工程设计卫生审核的几点意见 ,供商榷。1 概况国内目前多数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 ,采用的是直接运输与填埋相结合的方式 ,由收集车到市区内将垃圾收集后 ,运到垃圾处理场填埋。这种方式在垃圾填埋场与城市相距不远时还比较适用 ,但当城…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前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51例前不均倾产妇的发病年龄、胎产次、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母儿产时产后并发症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0例前不均倾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母婴安全。1例自然分娩。结论:前不均倾位产时并发症多,不易做出早期诊断,对母婴危害大,难以经过阴道分娩,诊断一旦明确,应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8.
阎俊 《护理研究》2007,21(15):1404-1405
目前,我国医疗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1]。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药费居高不下,政府、企业不堪重负,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1医疗成本核算的概念医疗成本是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总和。它由以下6大类成本构成: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医疗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  相似文献   
89.
我院创建于1938年,当时名叫“寸金公共医院”,座落在名闻遐迩的寸金桥畔。经过66年的建设和发展,现有职工1300多人,其中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18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8人,省市突出贡献专家4人。医院开放病床l000张,拥有一大批高精尖诊疗设备,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保健于一体的湛江市属三级综合医院。  相似文献   
90.
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基因联合治疗胶质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白细胞介素(IL)-4和γ-干扰素(IFN)基因联合治疗胶质瘤的作用。方法构建携带IL-4或IFN-γ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导入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将携带IL-4和IFN-γ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分别或联合注射到脑内荷瘤大鼠的肿瘤组织中,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成功获得携带治疗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IFN-γ和PA317IL-4,所产病毒滴度分别为2x10^6cfu/ml和2.5x10^6cfu/ml。包装细胞瘤内注射能够诱导大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治疗作用。结论携带IL-4或IFN-γ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瘤内注射是一种有效的胶质瘤基因治疗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