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06篇
  免费   27173篇
  国内免费   13727篇
耳鼻咽喉   2510篇
儿科学   3976篇
妇产科学   1391篇
基础医学   14952篇
口腔科学   5118篇
临床医学   28847篇
内科学   19969篇
皮肤病学   2791篇
神经病学   5198篇
特种医学   10086篇
外科学   20362篇
综合类   70195篇
现状与发展   61篇
预防医学   29599篇
眼科学   2715篇
药学   30307篇
  425篇
中国医学   27394篇
肿瘤学   10710篇
  2025年   44篇
  2024年   3696篇
  2023年   4215篇
  2022年   8703篇
  2021年   10514篇
  2020年   9118篇
  2019年   5223篇
  2018年   5247篇
  2017年   7016篇
  2016年   5476篇
  2015年   9703篇
  2014年   12361篇
  2013年   15961篇
  2012年   22697篇
  2011年   23896篇
  2010年   21499篇
  2009年   19504篇
  2008年   19805篇
  2007年   18890篇
  2006年   16574篇
  2005年   12934篇
  2004年   8966篇
  2003年   7166篇
  2002年   5498篇
  2001年   5063篇
  2000年   3693篇
  1999年   1360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1篇
  1959年   18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1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便携式质谱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应急监测、职业卫生、环境大气等领域。便携式质谱应用的方向主要为未知物的快速定性,当面对环境安全或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尤其需要对危险物质现场进行定性时,更突显出它是一种能够快速提供决策意见的高效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餐后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受试者食用高脂餐的情况,总结高脂餐食谱制订的考虑因素。方法对完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以下简称"本中心")两周期、双交叉、餐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33例健康受试者的高脂餐食谱、就餐时间、进食量进行分析,对食用西式高脂餐的21例受试者进行就餐感受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食用高脂餐的感受、餐后饱腹感、餐后有无不适、对于中西式高脂餐的选择和对西式高脂餐中接受度不高的成分。结果本中心选择的中式、西式高脂餐对于受试者的进食量均无影响;57. 14%的受试者倾向于食用西式高脂餐,42. 86%的受试者倾向于食用中式高脂餐;西式高脂餐中接受度不高的成分主要有黄油(33. 33%)、纯牛奶(14. 29%)、沙拉酱(14. 29%)、美式培根(9. 52%)。结论本中心选择的中西式高脂餐基本满足试验需要。综合考虑指导原则要求、受试者就餐感受、避免接受度不高的食物成分等因素,制订更为合理的高脂餐食谱,从而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二巯基丁二酸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dimercaptosuccinic acid-magnetite nanoparticles,DMSA-Fe3O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表征DMSA-Fe3O4的粒径及表面电荷;采用普鲁士蓝染色、邻二氮菲铁定量和透射电镜观察方法研究HUVECs对DMSA-Fe3O4的摄取规律;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DMSA-Fe3O4对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DMSA-Fe3O4对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泌量的影响。结果HUVECs能够大量吞噬DMSA-Fe3O4,其吞噬量具有孵育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短时间内所测剂量范围DMSA-Fe3O4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但长时间高剂量条件使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此外,在高剂量DMSA-Fe3O4暴露下(200μg/mL),内皮细胞分泌VEGF的量约为对照组的3倍。结论DMSA-Fe3O4易于被HUVECs吞噬;高浓度DMSA-Fe3O4与HUVECs长时间培养使细胞活性降低,并刺激内皮细胞分泌VEGF。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不同职业男性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警察3种不同职业男性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不同职业人群HbA1c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年龄在40~60岁时,出租车司机的HbA1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职业(P<0.05)。结论HbA1c筛查为不同职业人群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斑块进行充分的组织学判读和研究,将有助于全面把握CEA斑块的组织学表现,进而推进临床辅助诊断。方法本文我们将运用数字病理扫描仪对CEA斑块的切片经H&E染色后进行扫描,介绍数字病理扫描在CEA斑块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经数字病理扫描所得的图片,有助于全面掌握和保存CEA斑块组织切片的全层面信息;在软件的帮助下有助于非常方便地测量斑块内各成分的大小;有助于精确评估斑块的狭窄程度。结论综上,数字病理成像应用于CEA斑块,结合MRI,有助于高效且准确地判读斑块组成和预测斑块稳定性,亦有助于人工智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联合超前多模式镇痛治疗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收治的86例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单数)和对照组(双数)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后常规镇痛,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前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踩关节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标准)]以及舒适度、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差异,观察手术前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24 h、术后6、12、24、36 h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AOFAS评分、Kofoe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Kofo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血清IL-6、IL-10、hs-CRP、ICAM-1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水平则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组间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联合超前多模式镇痛对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的镇痛和近期治疗效果均较好,且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并提高免疫功能,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舒适和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亲肿瘤示踪显像剂99Tc^m-MIBI在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展现了越来越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显像剂99Tc^m-MIBI的显像机制以及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并阐明了99Tc^m-MIB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的Y染色体AZF微缺失情况,分析Y染色体AZF微缺失与性激素水平及男性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男性不育患者(其中包含98例非梗阻无精子症患者和22例严重少精症患者),和40例同期体检精液参数正常的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A组、B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的Y染色体AZF微缺失情况以及性激素指标水平。结果12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共检出16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A组的缺失率为14.29%,B组为9.09%,对照组未发现缺失,A组的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患者中,共包含12个位点缺失,其中单纯AZFb型、AZFb+c型、AZFc+d型和AZFb+c+d型分别3例、2例、10例和1例;3组的睾酮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A组的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ZFb+c+d型基因缺失患者的FSH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无AZF基因缺失和AZFb型、AZFb+c型、AZFc+d型缺失患者(P<0.05)。结论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可能是影响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重要因素之一,男性不育症患者的Y染色体AZF微缺失与患者的FSH水平具有密切关系,在临床诊治中,Y染色体AZF基因检测能够为男性不育症诊断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铜  王冬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30(4):293-294,297
目的:探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 方法:建立肝切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仪检测肝细胞PCNA的表达. 结果:PCNA强阳性肝细胞数及其总灰度值在肝大部切除后24 h明显增高,肝细胞阳性表达率在48 h达到峰值,至120 h趋于正常水平.结论:PCNA强阳性肝细胞呈规律性变化,提示残余肝可再生.  相似文献   
20.
刘霞 《现代临床医学》2018,44(5):332-333
明确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氨甲蝶呤(MTX)治疗4~7 d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3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且接受单剂量MTX治疗的临床资料。单剂量MTX治疗有效率为76.47%(26/34)。在26例MTX治疗有效患者中,7例显示治疗0~4 d后β-hCG水平降低>15%; 22例(64.71%)表现出治疗4~7 d后 β-hCG水平降低>15%。对于治疗4~7 d 后β-hCG水平降低>15%患者,RCO曲线下面积是81.7%,而治疗0~4 d后 β-hCG水平降低>15%患者对应值64.0%。 与治疗0~4 d后比较,治疗4~7 d后 β-hCG水平降低>15%能更很好预测单剂量MTX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