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24篇 |
免费 | 501篇 |
国内免费 | 1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7篇 |
儿科学 | 106篇 |
妇产科学 | 26篇 |
基础医学 | 338篇 |
口腔科学 | 75篇 |
临床医学 | 544篇 |
内科学 | 493篇 |
皮肤病学 | 63篇 |
神经病学 | 267篇 |
特种医学 | 165篇 |
外科学 | 400篇 |
综合类 | 1307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640篇 |
眼科学 | 148篇 |
药学 | 57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85篇 |
肿瘤学 | 2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243篇 |
2020年 | 175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51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216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321篇 |
2012年 | 422篇 |
2011年 | 462篇 |
2010年 | 439篇 |
2009年 | 358篇 |
2008年 | 417篇 |
2007年 | 423篇 |
2006年 | 311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158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5年 | 6篇 |
1973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急性臂丛神经炎是一种少见病,但人们往往认识不足,在早期,易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胸廓出口综合征。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本文就急性臂丛神经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1诊断名词与病因急性臂丛神经炎,病因尚未明了,但却有典型的临床特征。最初由Parsonage等[1]和Turner等[2]报道为肩胛带综合征和麻痹性臂丛神经炎,后被称之为:Parsonage-Turner综合征。其他诊断名词有:急性臂丛神经炎,神经源性肌萎缩,术后原发性臂丛神经炎等[3,4]。 相似文献
42.
胆囊息肉病变(PLG)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主要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肉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证各家医院掌握也不一致。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胆囊息肉病人128例,其中手术切除胆囊119例,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3.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1只,3月龄,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n=11)和p38MAPK抑制剂组(Ⅰ组,n=10)。D组、Ⅰ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Ⅰ组尾静脉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0.5mg/kg,1次/周,连续4周;C组和D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左侧坐骨神经传导速率(NCV)、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组、Ⅰ组MWT下降,NCV减慢,伴有脱髓鞘现象,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升高;与D组比较,Ⅰ组MWT升高,NCV增快,脱髓鞘程度减轻,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下降。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连头婴显微分离术术前影像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处理。结果 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连头婴双头颅骨相互连续,连续部部分骨质,硬脑膜缺如;双侧脑组织相连,部分相融,双婴上矢状窦后1/3融合并汇入同一窦汇,两婴一侧横窦相融。结论 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较清晰显示连头显颅脑,脑组织及颅内血管的变异尤其是颅内血管与颅骨的立体关系,有助于在手术中准确设计骨的立体关系,有助于在手术中准确设计骨瓣及手术入路,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初步观察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树突状细胞(DCs)恒定链(Ii)后,DCs疫苗的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骨髓前体细胞,细胞经100 ng/ml GM-CSF和100 ng/ml IL-4诱导培养6 d后,转染针对DCs Ii链特异的Ii-siRNA,转染后加用50 ng/ml TNF-α继续诱导细胞成熟48 h,然后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果及CCK-8试剂盒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此外,DCs共转染Ii-siRNA和小鼠胃癌前体细胞MFC的总RNA后,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ELISA检测培养上清IFN-γ/和IL-4的水平,并收集致敏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Ii-siRNA明显抑制DCs Ii的表达。沉默Ii链能够增强DCs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促使淋巴细胞向Th1的方向漂移[IFN-γ:(5107±351)pg/ml,IL-4:(65±13)pg/ml,P<0.05]。淋巴细胞经共转染Ii-siRNA和MFC RNA的DCs激活后,明显而特异地杀伤靶肿瘤细胞(杀伤百分率: 66.94%±2.75%,P<0.05)。结论通过siRNA沉默DCs的Ii链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瘢痕Bcl-2基因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对79例增生性瘢痕组织分别检测Bcl-2mRNA、Bcl-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并用TUNEL法作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75例(94.9%)表达Bcl-2mRNA,70例(88.6%)表达Bcl-2蛋白,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989,P<0.01);随成纤维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增殖活性相应增加,而凋亡相应减少,Bcl-2蛋白+++组与++组(P<0.05)及前两组分别与-组和+组间(P<0.01)两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Bcl-2基因高表达可抑制其凋亡,可能由此引起的细胞凋亡减少与其他基因异常所致的细胞过度增殖共同导致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经胸壁三孔入路法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70例。其中甲状腺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甲状腺癌2例。结果:69例顺利完成腔镜手术,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时间62~110min,平均80min,甲状腺肿瘤直径1.5~7.5cm,平均4.1cm。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10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4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2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2例,甲状腺癌根治术2例。术后2~3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2~5d,平均4d。2例术后声音嘶哑,均于6个月内恢复,3例术后一过性低钙,自行恢复,2例术后局部积液,经2~3次穿刺抽液后好转。术后随访2~35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佳,其中经胸壁三孔入路法操作简便,是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8.
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总结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癌(liver cancer of the hepatic dome,LCH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拓宽经皮穿刺射频消融在LCHD病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作者在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从中纳入31例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应用射频消融治疗的LCHD病人,作为LCHD组;并在不属于LCHD的右肝细胞癌病人中,按癌灶距肝包膜、胆囊和第一肝门主要分支距离≥1.0 cm的条件,纳入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基础肝病原因、肝功能状况、癌灶直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癌灶残留采用射频消融后1个月增强CT和(或)甲胎蛋白追踪判定,将完全消融至局部肿瘤生长间隔作为无瘤生存时间.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癌灶直径和平均穿刺次数,用χ2检验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和不完全消融率,用Kaplan-Meier's法计算局部无瘤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结果 LCHD组术后右肩部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1%比11.1%,P<0.01);两组的平均穿刺次数、治疗时间、住院日数以及完全消融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LCHD组1年、2年和3年局部无瘤牛存率分别为85.5%、65.8%和36.4%,对照组分别为87.7%、62.3%和3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直径≤5 cm的LCHD,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与非特殊位置肝癌相似,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腺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清IL-10和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50 g,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组)和腺苷后处理组(AP组).IR组、IP组和AP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恢复再灌注.IP组缺血30 min时进行再灌注30 s缺血30 s,循环3次,然后再灌注120 min;AP组缺血30 min时静脉输注腺苷40 μg·kg-1·min-1,剂量1.5 mg/kg,然后再灌注120 min.于缺血前(基础状态)、缺血30 min、再灌注30、120 min时记录HR、SP和DP.再灌注12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清IL-10和TNF-α的浓度.采集血样后,取心肌组织,测定MDA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HR、SP和DP降低,IP组和AP组SP降低,IR组、IP组和AP组血清IL-10、TNF-α浓度和心肌MDA含量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组和AP组HR、SP和DP升高,血清TNF-α浓度和心肌MDA含量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IP组和A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和AP组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轻于IR组.结论 腺苷后处理可促进IL-10生成,抑制TNF-α生成,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0.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4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2002年10月至2008年12月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43例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用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未应用镇痛药,随访半年至6年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特别适于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