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25篇
  免费   3583篇
  国内免费   2129篇
耳鼻咽喉   283篇
儿科学   718篇
妇产科学   210篇
基础医学   2340篇
口腔科学   716篇
临床医学   4221篇
内科学   2984篇
皮肤病学   478篇
神经病学   575篇
特种医学   1444篇
外科学   3238篇
综合类   10225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4485篇
眼科学   454篇
药学   4259篇
  55篇
中国医学   4115篇
肿瘤学   1425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994篇
  2021年   1291篇
  2020年   1235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970篇
  2016年   779篇
  2015年   1330篇
  2014年   1752篇
  2013年   2150篇
  2012年   3320篇
  2011年   3466篇
  2010年   3307篇
  2009年   2914篇
  2008年   3174篇
  2007年   2920篇
  2006年   2628篇
  2005年   2066篇
  2004年   1509篇
  2003年   1275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945篇
  2000年   729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表达中国株HIV 1gp12 0基因的核酸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方法 将表达HIV 1gp12 0的核酸疫苗质粒pVAXP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 c小鼠 ,检测免疫小鼠脾CD4 +、CD8+T细胞亚群的数量 ,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和血清抗体滴度。结果 重组质粒pVAXP免疫组小鼠脾CD4 +、CD8+T细胞亚群的数值均比对照组高 (P <0 .0 5 ) ;免疫组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表达HIV 1gp12 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VAXP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42.
人缺血脑组织中IP-10和IFN-γ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是否参与人缺血脑损伤过程。方法:将21例脑梗死死亡病例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7天、7~14天和15~21天3组,以非缺血侧半球做对照,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半球脑组织与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结果:在〈7天组和7~14天组中,缺血脑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7天组、7~14天组和15~2l天组中,趋化因子IP-10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74倍增高,P〈0.01;1.41倍增高,P〈0.05和1.52倍增高,P〈0.01)。在对细胞因子IFN-γ的检测中发现〈7天和7~14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65倍增高,P〈0.05和1.32倍增高,P〈0.05);在15~21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与非缺血半球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缺血脑组织中观察到IP-10和IFN-γ的表达,提示IP-10和IFN-γ参与了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同时也提示IP-10可能参与后期对损伤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43.
本文就新生儿尿布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从完善新生儿皮肤监测系统、ABCDE皮肤护理方案的实施和采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降低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舒适度,降低医疗花费,为保障新生儿家庭的护理安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原位观察和对核增殖抗原 (PCNA)、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探讨不同类型肺癌、不同增殖情况、不同p53表达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97例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肺癌。Sclc35例 ,Nsclc62例 ,分别进行凋亡细胞检测 (TUNEL法 )、PCNA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不同类型肺癌、不同增殖能力肺癌细胞凋亡的程度有差异 ,p53阴性和阳性细胞凋亡无差异。结论 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数高于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活跃自发凋亡也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45.
EBF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 EBF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在正压人工呼吸下 ,开胸麻醉大鼠 ,股动脉 ,左心室心尖分别插管 ,用 RM- 60 0 0八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各项实验指标。结果 :iv EBF浓度依赖性地增高 SBP、MBP、DBP、LVP,dp/ dt,( P<0 .0 5) ,对 HR、ECG、L VEDP均无显著性变化 ,增加± dp/ dt的作用强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作用。结论 :提示 EBF具有较强的强心功能  相似文献   
46.
结节病患者肺功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肺结节病患者肺功能测试的研究。方法:40例肺结节病患者不同时期肺功能测试结果和应用激素的回顾分析。结果:显示此类患者有限性通气功能障碍并伴有弥散功能下降和小气道功能受限,PaO2明显下降,pH升高,PaCO2也有下降的趋势。激素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MMF有明显的提高。其它肺功能指标如VC,RV,RV/TLC,MVV,FEV1,DLCO等都有升高的趋势。结论:VC,RV,MMF,DLCO,DLCO/VA等对诊断结节病的病情发展有直接参考价值,而MMF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显著的变化,提高MMF对结节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动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运动训练对慢性应激大鼠β—内啡肽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应激大鼠β-内啡肽(β-EP)分泌的变化。方法: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并在运动训练后期给予3周的冷刺激,测定大鼠下丘脑和血清中β-EP的含量。结果:(1)经过3周的冷应激后,大鼠产生显著的身心变化,下丘脑和血清β-E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从而表明冷应激可使机体β-ED的合成和释放增多。(2)经过8周的运动训练后,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显著升高,血清β-EP含量显著下降;而对运动训练的大鼠施加冷刺激后,大鼠下丘脑和血清中β-EP含量显著低于应激组,以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最为明显。结论:运动训练可以减少内源性β-EP的释放,有效对抗大鼠机体对冷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维持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内分泌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48.
肺癌晚期患者实施血管灌注化疗 ,副作用小 ,疗效明显 ,病人易于接受[1] 。我科对 10例病人实施血管灌注化疗 ,现将护理要点归纳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4~ 10月 ,10例入院病人 ,其中胸腔积液待查 1例、咯血原因待查 2例、肺部肿块待查 7例 ,经皮肺穿刺或支气管镜检查 ,均确诊为肺癌晚期。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例 ,年龄 61~ 80岁 ,平均年龄 72岁。有 30~ 5 0年吸烟史 8例 ,2例无吸烟史。血管灌注化疗 1次 7例 ,2次 1例 ,3次 2例。取平卧位 ,局麻下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选择进入支气管动脉及病灶供…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电生理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所有SCD患者发病均由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肢体感觉异常,深感觉减退,共济失调及痉挛性轻瘫是SCD常见的症状和体征.该病早期易误诊,电生理检查有极高的敏感性,磁共振成像可以确定脱髓鞘的部位.结论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定,体感诱发电位及磁共振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植物有效成分蜕皮甾酮(ecdysteron,EDS)对心肌梗死有益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致大鼠心肌梗死模型,ip EDS,连续7d。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梗死面积、冠状动脉血清、毛细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量。结果 0.5,5,50mg/kgEDS能剂量能依赖地影响大鼠血清CPK、GOT、LDH活性,以5mg/kg剂量的EDS降低心肌酶谱为最佳。5mg/kgEDS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量。结论 EDS能减轻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梗死,机制在于促进VEGF的表达和毛细血管再生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