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72篇
  免费   8353篇
  国内免费   4663篇
耳鼻咽喉   897篇
儿科学   1446篇
妇产科学   360篇
基础医学   4690篇
口腔科学   1455篇
临床医学   9877篇
内科学   6575篇
皮肤病学   831篇
神经病学   1964篇
特种医学   3148篇
外科学   7440篇
综合类   22443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10122篇
眼科学   881篇
药学   9316篇
  138篇
中国医学   8034篇
肿瘤学   3345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1146篇
  2023年   1291篇
  2022年   2637篇
  2021年   3128篇
  2020年   2783篇
  2019年   1558篇
  2018年   1727篇
  2017年   2158篇
  2016年   1625篇
  2015年   2963篇
  2014年   3860篇
  2013年   5101篇
  2012年   7199篇
  2011年   7578篇
  2010年   7132篇
  2009年   6335篇
  2008年   6500篇
  2007年   6323篇
  2006年   5722篇
  2005年   4569篇
  2004年   3125篇
  2003年   2502篇
  2002年   1849篇
  2001年   1737篇
  2000年   1384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索气功放松训练在外科心理应激及术后心身康复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42例为气功放松训练干预组,与之相匹配的另40例为对照组。术前1天进行认知、行为、状态焦虑等的测量,术前1小时测定心率、收缩血压均值及与入院时的差值,术后则测量或记录疼痛程度、肠道排气时间等多种心身康复指标,在SPSS支持下作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术前对手术的消极认知较少,焦虑较轻,睡眠差、食欲减退等心身症状也较不明显;手术后疼痛体验较轻,焦虑较少。但在肠道排气时间、止痛剂用量等康复指标上,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气功放松训练有助于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适应,可作为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应用于外科临床。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索心理应激有关因素与绝育后妇女心身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以绝育后妇女120例为对象,测定其心身症状以及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心理应激有关因素以及一般项目,在SPSS软件包支持下作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心身症状与以下个体心理素质因素有关,包括术前有较多的对后遗症和劳动力影响方面的担心、主观社会支持较低、个性中的情绪不稳定性较高和内向、平时易体验到较多的对生活事件的消极情绪和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不稳定个性特性、不良的认知体验因素和宗教信仰与心身症状有最主要的关系。结论绝育术后神经症样症状的发生,很可能与个人平时对待各种生活事件的不良的认知、情绪、应对和个性等内部心理特征以及与一定经济文化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为研究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对策,建立异种胰腺移植模型。方法以豚鼠和大鼠为供受者,用袖套法吻合静脉建立异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结果共行 42次手术,成功 38例,均有内分泌功能,移植有效率为 100%。结论本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冷缺血及腹主动脉阻断时间短,不易形成血栓及吻合口漏等优点,为一较实用的研究异种胰腺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34例青年胃癌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 ,并与 4 0例中老年胃癌病人进行对比。结果 青年人胃癌与中老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相似 (P >0 .1) ,诊断常被延误 (P <0 .0 5)。其病理类型以未分化癌及低分化腺癌多见 ( 79.4 % ) ,手术切除率低( 4 1.2 % ) ,预后差 ( 5年生存率 8.8% ) ,与中老年组比较P均 <0 .0 1。结论 青年人胃癌病情进展快 ,转移早 ,改善预后的关键是早诊断 ,早治疗。  相似文献   
45.
Golytely肠道清洁法应用29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院自 1 993年初以来 ,用Golytely液对2 92例结、直肠手术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病人作术前准备均取得较清单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2 92例 ,其中男性 1 85例 ,女性 1 0 7例。结、直肠手术 1 2 7例 ,诊断结肠肿瘤 72例 ,直肠肿瘤 5 5例。纤维结肠镜检查 1 6 5例。1 .2 配方及使用方法 Golytely液配方〔1〕:聚乙二醇 40 0 0 5 9.1 g,硫酸钠 5 .6 g,氯化钠0 .75 g,碳酸氢钠 1 .3g加水至 1 0 0 0ml。使用方法 :术前 1d下午服Golytely ,饮速大于1 5 0 0ml/h ,至排出清液止 …  相似文献   
46.
早期TEN和TPN对创伤后免疫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创伤后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机体免疫和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复合务患者进行早期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前后代谢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较之肠外营养,肠内组营养前后前白蛋白变化明显,淋巴细胞增殖率增加显著。而肠外营养组每日氮损失量明显小于肠内营养组。两组间免疫球蛋和T细胞亚群变化无明显差异 。结论创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而肠外营养更有利于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用群体药代动力(PPK)模型和贝叶斯法预测血药浓度。方法 用癫痫儿童丙戊酸钠PPK模型和USC~*PACK软件中的贝叶斯程序,对100例新癫痫患儿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做配对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计算平均预测误差、预测误差的百分比、不同预测误差百分比的符合率及其95%可信区间、构成比和评价预测的准确程度。结果 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P<0.001,线性回归Y_(OBS)=0.99)Y_(PRED),决定系数为0.98,P<0.001;平均预测误差为-0.43μg·mL~(-1),预测误差百分比分别为5%,10%,15%,20%,25%,30%的符合率为62%,74%,82%,85%,89%,93%。结论 PPK模型和贝叶斯法可准确预测丙戊酸钠稳态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8.
基层医院胰腺损伤15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汛  龙勤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6):521-522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提高诊治胰腺损伤的水平。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10年间本院收治的15例胰损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经B超诊断4例,单纯胰腺缝合、引流5例,远端胰及脾切除 近端胰空肠Roux—Y吻合术4例。胰近、远断端空肠双口Roux—Y吻合术5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例,治愈14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 胰损伤临床表现隐匿,基层医院技术和设备条件相对较差,术中认直细致探查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胰损伤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应答炎性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 1 β(interleukin 1 β ,IL 1 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 ,合成诱发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的能力及其机制 ,以及类固醇药物对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包括鼻息肉上皮细胞 ,下鼻甲上皮细胞 )进行无血清原代细胞培养 ,分别加入各种不同浓度的炎性刺激因子 (IL 1 β和TNF α)以及地塞米松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iNOSmRNA的水平。结果 ①不论用IL 1 β或是TNF α刺激 ,iNOSmRNA水平均随浓度的增加 ,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尤以鼻息肉上皮细胞明显。但当浓度到一定水平后 ,iNOSmRNA水平不再继续升高 ;②用IL 1 β +TNF α共同刺激 ,iNOSmRNA水平要高于单纯用其中的一种 (P <0 .0 1 ) ,同样鼻息肉上皮细胞iNOSmRNA水平要高于下鼻甲上皮细胞 ;③加入地塞米松后 ,被炎性因子诱发的iNOSmRNA升高的水平下降。当地塞米松浓度为 4 0ng/ml以上时 ,iNOSmRNA水平不再继续下降。 结论 ①IL 1 β和TNF α上调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的iNOSmRNA水平 ,鼻息肉上皮细胞更为活跃。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核因子 κB途径 ;②地塞米松降低这种上调作用 ,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核  相似文献   
50.
听觉器官线粒体DNA缺失在老年聋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听觉器官中线粒体DNA缺失在老年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饲养不同年龄组的大鼠,测试ABR阈值,PCR检测其耳蜗、蜗核、大脑、颞肌和外周血中是否存在mtDNA~(4834)缺失,对存在的缺失进行定量分析;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老年组大鼠的ABR平均阈值为92.22±10.60dBSPL(n=20),中年组为42.75±5.73dBSPL(n=24),青年组为30.50±1.54dBSPL(n:24),老年组大鼠的ABR阈值明显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其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方差分析,P<0.01);(2)所有老年大鼠的听觉器官和颞肌中均存在mtD-NA~(4834)缺失,其缺失发生率高于中年组,青年组mtDNA~(4834)缺失发生率最低;(3)定量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大鼠听觉器官中mtDNA~(4834)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不同,老年组mtDNA~(4834)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高于中年组。结论:老年大鼠的ABR阈值明显升高,其包括耳蜗、蜗核在内的多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mtDNA~(4834)缺失,提示mtDNA缺失在老化和老年聋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