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62篇
  免费   6977篇
  国内免费   3676篇
耳鼻咽喉   717篇
儿科学   1154篇
妇产科学   297篇
基础医学   3706篇
口腔科学   1183篇
临床医学   7908篇
内科学   5243篇
皮肤病学   672篇
神经病学   1572篇
特种医学   2517篇
外科学   5933篇
综合类   18056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8094篇
眼科学   705篇
药学   7502篇
  110篇
中国医学   6404篇
肿瘤学   2716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947篇
  2023年   1046篇
  2022年   2081篇
  2021年   2519篇
  2020年   2195篇
  2019年   1250篇
  2018年   1368篇
  2017年   1761篇
  2016年   1291篇
  2015年   2368篇
  2014年   3065篇
  2013年   4110篇
  2012年   5735篇
  2011年   6055篇
  2010年   5764篇
  2009年   5085篇
  2008年   5270篇
  2007年   5045篇
  2006年   4608篇
  2005年   3663篇
  2004年   2518篇
  2003年   1989篇
  2002年   1441篇
  2001年   1370篇
  2000年   1135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咬合支持状态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调查表,收集1219名65-74岁老年人咬合支持状态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信息,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219名老年人中平均失牙9.1颗,其中343例(28.1%)的老年人口内没有咬合接触区。93名有轻度或重度的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损者比例随着口内咬合支持区数目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群生活自理能力与其咬合支持区的数目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科4种常用局麻药分别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联合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局麻药以0、5%、10%、15%、20%体积比例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液混合制备的药敏纸片所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变化(每张滤纸片所含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纯药物总量一致)。结果:所有药敏纸片形成的抑菌环相互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4种局麻药的分别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联合的抑菌效果无影响,可以混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龋病与口腔白色念珠菌家族传播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间采集35个家庭(119个样本)口腔牙菌斑,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并记录龋失补(DMFT)指数。结果18个家庭(18/35,51.4%)、34个样本(34/119,28.6%)中检出白色念珠菌,其中11个家庭存在家族传播(11/18,61.1%)。呈垂直传播、垂直-水平传播和水平传播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一致率分别为0(0/5),66.7%(2/3),66.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71,P<0.01)。念珠菌感染与DMFT指数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传播呈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念珠菌感染与龋病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牙周炎是病因复杂的炎症破坏性疾病,其发病与微生物、宿主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牙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人巨细胞病毒与多种类型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该病毒与牙周炎的相关性及在牙周炎发病中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偏侧咀嚼对紧咬牙运动时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左、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各7例,在紧咬牙运动时采集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数据。结果7例左侧偏侧咀嚼患者中有4例出现海马旁回的激活,而右侧偏侧咀嚼患者均未见海马旁回的激活。结论发现了左侧偏侧咀嚼患者紧咬牙运动可激活与人类学习记忆能力有重要关系的海马旁回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神经嵴干细胞(CNCSC)用于牙再生研究的可行性,观察牙本质基质非胶原蛋白(DMNCP)对CNCSC的成牙本质样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方法小鼠神经管组织块无血清条件培养法获取颅神经嵴干细胞,以DMNCP体外诱导CNCSC的分化,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茜素红特染等方法,分别从Ⅰ型胶原表达、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结节形成情况,鉴定CNCSC的成牙本质样细胞表型。结果诱导后的CNCSC呈现I型胶原、DSPP阳性表达,ALP活性增高,钙结节形成,具有成牙本质细胞表型特征。结论DMNCP具有诱导CNCSC向成牙本质细胞表型分化的作用,利用CNCSC开展牙再生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蜂胶及自制蜂胶奥硝唑合剂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为蜂胶及合剂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蜂胶、奥硝唑和自制蜂胶奥硝唑合剂中体外培养24 h,用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RGR);选择细胞增殖率约为50%的药物浓度组,重新培养细胞24 h,更换成不含药物的培养液连续培养7 d,每天用MTT法测定吸光度值,了解细胞增殖回复情况.结果:0.5g/L蜂胶组的RGR达到93.9%,与蜂胶其他2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硝唑溶液加入蜂胶后,对应浓度组比较,两合剂组的平均吸光度值均大于奥硝唑组,其中当奥硝唑浓度为0.4g/L和0.8g/L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及其癌变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探讨Survivin在OSF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OSF组织和42例OSF癌变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上皮中无Survivin阳性表达,OSF癌变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95.2%)显著高于OSF组(47.5%)(P<0.01),而早、中、晚期OSF 3组间Survivin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过度表达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urvivin有望成为OSF癌变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MTAD根管冲洗液对牙本质、牙釉质微硬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TAD根管冲洗液对牙本质、牙釉质微硬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完整的前磨牙48个,截取牙冠并沿牙体长轴剖开,分别用30mL/L过氧化氢液、50g/L次氯酸钠液、MTAD液、13g/L次氯酸钠液处理牙本质、牙釉质5、15min,采用微硬度测定仪测定处理前、后两个时间点上牙本质、牙釉质的微硬度。结果:与30mL/L过氧化氢液和50g/L次氯酸钠液相比,使用MTAD液和13g/L次氯酸钠液处理后的牙本质、牙釉质微硬度的降低幅度不明显。结论:通过与30mL/L过氧化氢液、50g/L次氯酸钠液的对比研究发现,MTAD冲洗液对牙本质、牙釉质微硬度的影响明显小于前两者, 13g/L次氯酸钠冲洗液的影响与MTAD的相似,MTAD液联合13g/L次氯酸钠液的根管冲洗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德莱尔面具结合螺旋开大器矫治早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疗效,并分析颌骨、牙齿及软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早期骨性前牙反(牙合)16例,采用德莱尔面具结合螺旋开大器进行前方牵引.牵引前后均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牵引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及临床表现比较.结果 A点前移,上前牙唇向倾斜;下颌骨生长的方向、形态改变,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趋于正常,凹面型明显改善.结论德莱尔面具结合螺旋开大器是矫治早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