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224篇 |
免费 | 4158篇 |
国内免费 | 24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9篇 |
儿科学 | 693篇 |
妇产科学 | 195篇 |
基础医学 | 2315篇 |
口腔科学 | 738篇 |
临床医学 | 4717篇 |
内科学 | 3346篇 |
皮肤病学 | 475篇 |
神经病学 | 841篇 |
特种医学 | 1639篇 |
外科学 | 3479篇 |
综合类 | 11040篇 |
现状与发展 | 15篇 |
预防医学 | 4997篇 |
眼科学 | 308篇 |
药学 | 4794篇 |
58篇 | |
中国医学 | 3892篇 |
肿瘤学 | 19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0篇 |
2023年 | 546篇 |
2022年 | 1346篇 |
2021年 | 1698篇 |
2020年 | 1530篇 |
2019年 | 788篇 |
2018年 | 863篇 |
2017年 | 1154篇 |
2016年 | 854篇 |
2015年 | 1604篇 |
2014年 | 2040篇 |
2013年 | 2524篇 |
2012年 | 3678篇 |
2011年 | 3935篇 |
2010年 | 3428篇 |
2009年 | 3084篇 |
2008年 | 3245篇 |
2007年 | 3196篇 |
2006年 | 2563篇 |
2005年 | 2000篇 |
2004年 | 1387篇 |
2003年 | 1219篇 |
2002年 | 967篇 |
2001年 | 836篇 |
2000年 | 642篇 |
1999年 | 268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对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性刺激的可塑性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经细塑料管向胃内注入2.5%福尔马林2ml诱发胃伤害性刺激,动物存活0.5h、1h、2h和3h处死,延髓切片进行抗Fos蛋白(标记神经元)或抗OX42(标记小胶质细胞)单一或双重标记的ABC法染色。结果1.动物清醒后,在5-10min内出现躁动不安,持续1~2h;2.胃黏膜有局灶性出血和脱落;3.MVZ内观察到Fos阳性神经元和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两者分布相似,显示明显的定位特点;4.双标记显示MVZ内Fos阳性神经元周围有密集的OX42阳性细胞;5.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的反应先逐渐升高(0.5—2h),后(3h)又降低,Fos阳性神经元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MVZ的小胶质细胞可能与神经元一起参与内脏痛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2.
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与哺乳关系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哺乳期雌性小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形态的变化与哺乳之间的关系.方法HE染色和扫描电镜法.结果光镜下对照组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单层稀疏排列,哺乳早、中期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密集,常呈双层或多层排列,在室管膜细胞增厚区上可见均质的絮状物,以哺乳中期最明显,此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扫描电镜下对照组外侧隐窝处纤毛稠密,呈簇状分布;哺乳早期纤毛黏连成束,纤毛肿胀增粗,室管膜表面可见到密集的、大小不一的分泌囊泡;哺乳中期分泌囊泡比早期小,囊泡在室管膜表面黏连在一起,成层分布;哺乳末期室管膜细胞的纤毛和微绒毛与对照组相似.结论小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有旺盛的分泌现象,这种改变与哺乳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3.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①选用30例成人干燥股骨测量股骨内外侧髁、内外上髁、髁间窝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②20侧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膝降动脉及隐神经髌下支的分支、分支等及两者的关系。结果:髁间窝呈U型占35%,V型占65%,此窝最宽处横径:左侧(1.98±0.36)cm, 右侧(2.06±0.29) cm;内侧髁后关节面宽,左侧(2.21±0.23) cm,右侧(2.34±0.29) cm;内、外上髁的距离,左侧(7.30±0.60)cm,右侧(7.43±0.57)cm。膝降动脉髌下支和隐神经髌下支呈紧密的伴行关系。隐神经在缝匠肌中下1/3交界点穿出,有上、下两支分布到膝关节前外侧皮肤。结论:术中注意这些解剖位置特点,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减少手术出血,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胃泌素对大鼠胃粘膜环氧合酶(COX)及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胃泌素1 μg/kg、10 μg/kg或100 μg/kg,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查胃粘膜COX-1、COX-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表达。评价胃泌素受体拮抗剂YM022对COX-1、COX-2、HGF和HB-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胃泌素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表达,而对COX-1和HGF表达无明显影响;YM022阻断胃泌素诱导的COX-2和HB-EGF表达。 结论: 胃泌素调节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蛋白表达,提示COX-2和HB-EGF参与与胃泌素相关联的胃粘膜增生和胃癌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比迟发性运动障碍(TD)、非TD(TD-)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对照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探索TD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运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性别比、年龄、病程、发病年龄、住院次数、目前治疗等匹配的46例TD、TD-患者及性别比、年龄与TD、TD-患者匹配的正常对照44人血清泌乳素(PRL)浓度,对三组血清PRL水平运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并对TD组患者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 各项分总和与血清PRL水平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三组血清PRL水平(正常组:617±358μIU/ml,TD-组: 913±602μIU/ml,TD组:1277±1011μIU/ml)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IMS各项分和与血清PRL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136(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D患者比TD-患者、正常人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TD可能并非单纯由多巴胺受体增敏所致。 相似文献
996.
997.
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神经元ERK的表达及NGF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RK)在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神经元 (C7 T5脊神经节 )的表达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ERK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显微图像分析 ,研究哮喘豚鼠C7 T5脊神经节活化的ERK免疫反应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哮喘组豚鼠活化ERK免疫反应在C7 T5脊神经节神经元核内明显上调 (P <0 .0 1) ,其阳性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nti NGF组豚鼠活化ERK免疫反应在C7 T5脊神经节神经元的核中明显低于哮喘组 (P <0 .0 1)。结论 C7 T5脊神经节神经元活化的ERK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NGF可上调哮喘豚鼠C7 T5脊神经节神经元活化的ERK表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海马齿状回苔状纤维侧枝发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颈部皮下注射惊厥剂量的海人酸 (KA ,10mg/kg)诱发大鼠出现癫痫发作后 ,采用Timm’s染色法 ,分别在注射KA后3d、7d和 1个月 3个时间点观察致痫大鼠海马齿状回内苔状纤维发芽的情况。结果 Timm’s染色发现 ,注射KA后 7d ,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颗粒细胞上层出现苔状纤维的异常发芽 ,注射KA后 1个月海马齿状回内Timm’s染色颗粒颜色加深 ,范围增大。提示海马苔状纤维发芽形成的时间过程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的时间过程一致。结论 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颗粒细胞上层出现异常的苔状纤维发芽可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9.
8~16岁苗族学生体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广西苗族中小学生体型特点与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8~16岁苗族学生体型进行研究。结果:(1)苗族平均体型男生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1.9-4.1-2.3),女生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2.8-3.8-2.0);(2)苗族男生8~16岁间随着年龄增加,中、外因子值明显增加,内因子值略有减少;(3)苗族女生自10~岁起,随着年龄增加外因子值减少,内、中因子值明显增加,15~16岁有所回落;(4)苗族学生男、女之间体型除8、9~岁组外,其余年龄组差异显著;苗族男生体型分布较集中。女生体型分布较分散。结论:与其他民族比较,苗族学生身材矮小,皮下脂肪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大鼠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形成中门静脉零应力状态及轴向拉伸时张应力.伸长比关系的动态变化,探讨门静脉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在门脉高压症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60%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法制备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大鼠模型,采用生物力学技术测定CCl4注射第2、4、6、8、10周大鼠门静脉零应力状态张开角和轴向拉伸时张应力,伸长比关系,并同步监测大鼠门静脉压力(PVP)、门静脉流量(PVF)、平均动脉压(MAP)、门静脉阻力(PVR)和内脏血管阻力(SVR)等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CCl4注射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之相对应.大鼠门静脉张开角及轴向拉伸参数b亦逐渐增大,从注射第10周起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大鼠存在高动力循环状态(HCS)。HCS可引起门静脉血管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