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小肠腺癌患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确定.肠梗阻为胶囊内镜的检查禁忌证,胶囊内镜导致术后肠吻合口梗阻在临床较为少见.我科2019 年7 月收治1 例原发性小肠腺癌合并术前胶囊内镜残留肠吻合口致二次肠梗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以提高SPTP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SPTP的临床、病理学和CT资料.结果 SPTP具备典型的螺旋CT表现:平扫为边缘清晰的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病灶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轻至中度强化,病灶边缘均可见光滑且明显强化包膜.MSCT三维成像可清楚显示病灶与周围脏器和血管的解剖关系.CT所见12例中2例包膜不完整,3例侵犯十二指肠肠壁,2例肠系膜上静脉受侵犯,1例与脾脏粘连紧密.12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均为单发,直径4 cm~18cm.术中所见的肿瘤与胰腺及周围脏器、血管的解剖关系与CT表现相符;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应良好.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多数可在术前作出准确诊断,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MSCT三维成像技术可为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提高SPTP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根治性与保留肛门功能一直是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倍受关注的焦点。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不同肠道重建方式的选择与应用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也正越来越受到胃肠外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龚瑾  兰静 《医学教育探索》2008,7(4):413-415
本文通过医学模拟人结合多媒体技术建构的资源库,对我校侨生在外科临床实习阶段进行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为侨生提供了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样的语言载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70多年的深入研究,祖国医学对PCOS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本文试从PCOS患者肥胖型和非肥胖型的不同激素水平方面,用中医特有的辨证思想阐述PCOS的中医病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侧唇裂继发畸形,我们设计了平行唇瓣修复术,对43例继发上述复合畸形患者进行了修复。在临床应用中我们认为,它是解决双侧唇裂继发畸形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43例双侧唇裂继发畸形患者,采用平行唇瓣修复术。其中最小8岁,最大47岁;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8~20岁40例,20岁以上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应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低温保存和体外持续肝脏灌注(ECLP)系统常温保存无心跳供肝的效果.方法 按保存方法不同将供肝随机分为A组和B组:供肝切取后,A组用HTK液在低温下保存10 h;B组用ECLP系统在常温下用稀释的自体血液持续灌注10 h.两组供肝再经过60 min冷缺血期后,连接ECLP系统用稀释的自体血液再灌注4 h.观察再灌注后1、2、3、4 h四个时间点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肝脏耗氧率的变化,灌注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水平以及灌注后供肝的常规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结果 B组再灌注后1、2、3、4 h时间点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灌注液中ALT、LDH和葡萄糖水平,以及2、3、4 h时间点的耗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供肝的病理损害程度较A组轻.结论 供肝切取后10 h内,利用ECLP系统持续灌注常温保存比用HTK液单纯低温保存在维持无心跳供肝的功能和生理活性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地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新生儿收治的10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81例(75%),精神反应不佳、拒乳或食欲差56例(51.9%)、体温异常(发热或体温不升)41例(38.0%)、循环不良或感染性休克38例(35.2%)、高血糖31例(28.7%)、皮肤水肿26例(24.1%)。108例败血症血培养阳性65例,其中G+病原菌43例,葡萄球菌34例,G-病原菌22例,大肠埃希菌11例,肺炎克雷伯菌7例。早发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率高于晚发组(P〈0.01)。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无特异临床表现,最主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治疗需采取以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血培养药敏试验可提供抗生素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乙酰化率15.3%的壳聚糖在细胞生理条件下的溶解性差,限制了细胞的微囊化过程.目的: 用乙酰化率15.3%的壳聚糖制备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探讨其在细胞生理条件下与异丁烯酸-羟乙基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制备微胶囊包埋肝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 对照观察实验,于2006-01/10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 乙酰化率15.3%的壳聚糖由Sigma-Aldrich公司提供,肝细胞采用改良的两步原位胶原蛋白酶灌注法从体质量250~300g的雄性Wistar鼠中分离获取.方法: 微囊化肝细胞利用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和三元共聚物在25℃、无菌条件下凝聚制备.主要观察指标: 微胶囊的渗透性以空微胶囊中荧光葡聚糖(FITC-葡聚糖)的渗透率表示.微囊化肝细胞的稳定性通过机械剪切破碎实验测定.微囊化肝细胞白蛋白的合成能力采用ELISA测定.尿素合成能力采用检测试剂盒(Sigma Diagnostic)在540nm波长下比色测定.细胞色素P450活性使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测定7-乙氧基试卤灵(细胞色素P450IA1的底物)O位脱烷基化产物的荧光强度来实现定量.测定均以肝细胞平面培养为对照.结果: ①随着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Mr20000和40000荧光葡聚糖的渗透率呈下降趋势.Mr70000荧光葡聚糖渗透率很低,随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质量浓度变化不明显.②包埋肝细胞密度为2×109>L-1时,震荡24h的破碎率仅为6%左右,未包埋肝细胞微胶囊在相同震荡条件下,4h全部破碎.③培养第1天1×106个细胞中尿素合成达到30μmol/d,明显高于15μmol/d的平面培养实验结果.培养7d后,微囊化细胞和平面培养细胞尿素的合成能力比较接近.④培养前3d 1×106个细胞中白蛋白达到10μg/a左右,培养7d后为5μg/d左右,整个培养过程中均高于平面培养的结果.⑤培养第1天微囊化肝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活性比平面培养高出近8倍,且在培养1周后细胞色素P450活性仍可以保持第1天培养的50%以上.结论: 生理条件下基于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构建的微胶囊在培养过程中有较好的渗透性及结构稳定性.与体外表面培养实验相比,改性后的壳聚糖微胶囊有利于支持肝细胞的体外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53例原发性肝癌误诊的临床资料,讨论误诊的根本原因。结果 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结果,对肝癌的早期症状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将临床表现与相关病史结合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以临床症状和相关病史为基础,结合影像检查,动态观察实验室结果,全面检查,可减少原发性肝癌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