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目的 评价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诊断早早孕期间异位妊娠的作用.方法 按妊娠部位分宫内早孕组(26例)、异位早孕组(22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仪测量2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宫内早孕组子宫内膜比异位早孕组厚,比较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测早早孕期间子宫内膜厚度可为异位早孕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提高异位早孕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3.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佳营养品,能增强抗病能力,且母乳喂养还能增进母婴感情。本文就我院实行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各种常见疾病的患病率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母婴同室组为1997年1月~12月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病因及早期表现,以期在异常姿势及运动障碍尚未出现或固定之前,能及早发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并早期干预、康复治疗患儿.方法对425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运动发育、反射发育、Vojta姿势反射发育及肌张力等方面的检查,结合母亲妊娠期及患儿新生儿期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主要病因依次为母亲妊娠早期感冒28.5%、早产20.7%、妊娠早期阴道流血20.5%、病理性黄疸18.8%、羊水浊16.7%、脐带因素14.8%、宫内窘迫10.6%等.最能引起家人注意的表现主要是易惊跳40%、睡眠少32.2%、昼夜哭闹不安20.9%等.体检除Vojta姿势反射异常外,尚有原始反射消退延迟37.4%,踝阵挛阳性10.1%,单侧巴彬斯基征阳性12.6%.结论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应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病因、早期表现及神经发育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损伤,从而阻断因脑损伤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使患儿的各种功能向正常方向发育.  相似文献   
65.
66.
患者,女,43岁,护士.因面部皮疹伴痒于2002年7月20日就诊. 患者自述每年6~8月份,日晒后面部、双手、双上肢暴露部位出现红斑、瘙痒,经避光、服药治疗后,症状可完全消失,病史已10年.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检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对照组围手术期外周血IL-2和IL-6水平差异,探讨细胞因子水平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3-05/2014-10我院眼科住院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病例组,按视神经损伤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同期住院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IL-2、IL-6浓度,分别比较病例组、对照组患者间以及不同视野损伤程度三组患者间细胞因子质量浓度的差异,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机体中细胞因子水平与视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病例组血清中IL-2、IL-6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视神经损伤组 IL-2、IL-6浓度显著低于轻度视神经损伤组(P<0.05)。视野损伤程度不同的三组IL-2、IL-6水平与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IL-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机体内IL-2、IL-6水平降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IL-2水平可能与视神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价影响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预后因素,探讨儿童HSE预后差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纳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确诊的儿童HSE 21例,除2例自动出院外,余19例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例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HSV) DNA-PCR检测均阳性.所有病例发病48 h内均未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对所有病例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分析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临床及检查数据包括脑电图(EEG)、改良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脑磁共振成像(MRI)的结果,所有患儿均在住院时和起病1个月后进行至少2次MRI的平扫和增强扫描,然后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分组,进行多因素和单因素预后分析,以Logistic回归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统计分析,计算OR值.结果 本组病例年龄(2.03 ±2.23)岁,GCS评分(9.68±2.65)分,18例患儿存活,5例(27.8%)没有后遗症,3例(16.7%)轻度损害,这8例属于预后好.6例(33.3%)有中度神经系统损害,4例(22.2%)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8例预后好,11例预后差.多因素分析显示EEG、影像学病灶性质分布、年龄、GCS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4岁(OR=30,95% CI 2.066~366.510,P=0.002),GCS评分≤10分(OR=27.518,95% CI2.066~306.510,P=0.004),MRI显示广泛坏死性异常(OR=12,95% CI1.294 ~ 111.323,P=0.017)是预后差的高危因素.结论 年龄、GCS评分、MRI的病变性质和损害程度是儿童HSE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儿童HSE容易累及广泛甚至深部核团或白质,坏死性损害为主,是儿童HSE预后差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确诊的10例抗NMDAR脑炎患儿(男4例,女6例;年龄2岁1个月~11岁8个月)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特点.结果 (1)临床症状:10例患儿来院时病程2~45d,发病前均有前驱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手足徐动8例,癫痫发作7例,性格改变6例,意识不清5例,语言交流障碍4例,运动障碍3例;6例女性患儿均行子宫双附件B超检查未发现肿瘤.(2)电生理:所有患儿均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背景为弥漫性或一侧性慢波,5例患儿见癫痫性放电,3例患儿监测到局灶性发作、局灶性发作持续状态或痉挛发作,2例患儿见δ刷;8例患儿睡眠描记NREM期出现慢波减少,θ活动增多.(3)影像学:10例患儿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多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有的表现为颅内异常信号影.结论 儿童抗NMDAR脑炎在临床中可能并不罕见,可发生于无肿瘤的男、女患儿.对以癫痫发作、精神行为改变而后出现逐渐加重的意识改变和运动障碍的患儿,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