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影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56例DAI患者的CT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CT表现:①脑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及其周围、脑干、基底节区多发或单发小出血灶;②弥漫性白质密度减低,灰白质界线不清,双侧脑室和脑池受压、变窄或消失;③合并硬膜下血肿、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骨折等。临床表达为深昏迷,GCS评分≤6~7分,生命指征紊乱,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结论CT影像结合临床表现对DA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内分泌科门诊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那格列奈组(实验组)和阿卡波糖组(对照组)各32例,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体重的影响方面,阿卡波糖降低体重的效果明显强于那格列奈,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的胃肠道不适明显高于那格列奈组(是那格列奈组的10倍);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相比,虽然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在数值上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那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均有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 A1c的作用;与阿卡波糖相比,那格列奈引起胃肠道不适要少,依从性、耐受性和安全性要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总结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MLC)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并分析MLC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 30例MLC患者参与研究,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为3~20.67岁,中位年龄11.92岁。25例为经典型MLC,5例为改善型MLC。18例(60.00%)患者接种2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21例(70.00%)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男性12例,女性9例。21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常见症状为发热(95.24%,20/21)和咳嗽咳痰(52.38%,11/21),嗜睡(9.52%,2/21)和抽搐(4.76%,1/21)较为少见,没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倒退、昏迷。无患儿死亡。经典型与改善型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和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LC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主,神经系统症状少见。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估专门配置的101 kCal/100 ml早产儿配方奶和81 kCal/100 ml早产儿配方奶对新生儿营养发育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按入组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喂养常规院内早产儿配方奶粉(81 kCal/100 ml),研究组喂养专门配置的高热量早产儿配方奶粉(101 kCal/100 ml).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时的纠正胎龄、体格生长指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喂养不耐受(FI)发生率、FI治疗时间、出院前生物化学指标及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全肠外营养(TPN)时间、部分肠外营养(PPN)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儿出院时的平均纠正胎龄、出院体重、出院身长、出院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儿上述3个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头围)评价宫外生长迟缓(EUGR)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F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患儿经治疗后均康复,两组早产儿FI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出院前生物化学指标、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能量密度81 kCal/100 ml早产儿奶粉相比较,较高能量密度101 kCal/100 ml早产儿奶粉改善早产儿体格生长,且不增加肝肾负担,不增加FI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估101千卡/100 ml早产儿配方奶和81千卡/100 ml早产儿配方奶对新生儿营养发育及安全性的远期影响.方法:对住院期间喂养101千卡/100 ml和81千卡/100 ml早产儿配方奶的两组早产儿出院后进行阶段性评估和监测,研究分析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精神发育和运动发育指数.结果:早产儿在院外追赶性生长重点监测和评估发现出院后在6个月龄和12个月龄时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及生长发育指标中的身长、体重、头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早期喂养较低能量密度早产儿奶粉,喂养高能量密度早产儿奶粉的早产儿生长速率较快,追上同龄正常生长发育儿所需时间较短,未发现喂养不耐受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针对我国国情和医疗管理体制现状下建立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自逐步建立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以来(1995~2008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娩的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分析反应高危儿管理后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围产期死亡率、窒息发生率、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围产因素、干预效果及对气质影响因素、脐血血清免疫球蛋白E对过敏高危儿的预警情况等.结果 1999~2008年分娩数及高危妊娠数逐年增加,但围产儿死亡率、窒息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各种高危因素,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30.5%)、母亲早期感染史(28.5%)、母亲患妊娠糖尿病者(27.8%)、足月小样儿(26.7%)、早产儿(25.8%)、新生儿窒息(25.0%)、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1%)、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史(2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9%)等;系统管理高危儿较门诊对照组中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发现早、疗程短、疗效好.且气质研究对高危儿系统管理作用重大;脐血血清免疫球蛋白E对过敏高危儿确有预警作用.结论 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围产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广州地区新生儿不同脐血IgE(CBIgE)水平对婴幼儿过敏疾病的预警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妇婴医院出生的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对脐血IgE不同水平的人群,进行为期3年的观察;主要观察消化系统、皮肤和呼吸系统等组织器官的过敏反应症状和体征;使用瑞典法玛公司生产的UniCap100型测定仪,以及脐血IgE检测试剂盒,以荧光酶免疫方法测定脐血IgE的含量。结果:在观察过程中证实患有过敏性疾病41例,占23.29%(41/176)。在患病婴儿中湿疹占46.34%(19/41),牛奶过敏占21.95%(9/41),哮喘占21.95%(9/41),过敏性鼻炎占19.51%(8/41),荨麻疹占14.63%(6/41)。有家族过敏史者患病占86.67%(13/15)。患病与非患病两组新生儿CBIg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CBIgE界值的预警结果以CBIgE 1.08 kUA/L为优,敏感性为80.49%,特异性为74.07%,准确性为75.57%。结论:脐血IgE可以预警婴幼儿过敏疾病,1.08 kUA/L界值可以作为本地区婴幼儿过敏疾病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WFB-Ⅵ正负压式体外反搏机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脑瘫患儿50例进行药物、运动疗法等康复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31例加用WFB-Ⅳ正负压式体外反搏机治疗作为治疗组。治疗半年,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运动发育、反射发育、姿势发射发育、肌张力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机能均有提高。结论:治疗组在降低肌张力方面有较明显作用(P<0.005)。  相似文献   
29.
早产儿原因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了了解早产儿发生的原因及常见并发症,以提高早产儿的救治率及减少伤残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4年在该院出生的早产儿资料。结果:胎膜早破和双胎为早产的主要原因,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贫血、低血糖、肺炎为主。结论:防止胎膜早破是预防早产的关键,而密切观察早产儿并发症的出现及时处理对减少伤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济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济肾汤地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糖尿病大鼠4周后再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依那普利治疗组(依那普利用量为每日1mg/kg,作为阳性对照药)和糖尿病济肾汤治疗组(济肾汤用量为每日22.4g/kg),灌胃给药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肾脏变化,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