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总结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建立与其作用的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自建立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以来(1995至2008年)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及相关资料,分析高危儿出生后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围产期死亡率、窒息发生率、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围产因素、干预效果及随访问情况。结果1995至2008年分娩数及高危妊娠数逐年增加,但围产儿死亡率、窒息率明显下降,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各种高危因素,依次胎儿宫内窘迫(30.5%)、早期感染史(28.5%)、妊娠糖尿病者(27.8%)、足月小样儿(26.7%)、早产儿(25.8%)、新生儿窒息(25.0%)、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1%)、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史(2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9%)等;系统管理高危儿较门诊对照组中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发现早、疗程短、疗效好。围产高危儿1年随访率85%,主要为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结论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围产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早期新生儿尿碘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生后第 1天新生儿的尿碘水平 ,评价广州市区早期新生儿的碘营养状态及其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低 )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早期新生儿 6 0例 ,其中健康足月儿 4 2例 ,NICU早产儿 18例 ,采用碘催化砷铈反应原理检测新生儿生后第 1天的尿碘水平 ,早产儿一周后复查尿碘。产科、新生儿科和NICU常规使用含碘消毒剂消毒皮肤 ,所有新生儿于生后第 3天进行血滴纸片TSH检测筛查先天性甲低。结果 6 0例早期新生儿中有 19例尿碘在 10 0~ 30 0 μg/L ,,6例尿碘 <10 0 μg/L ,35例尿碘 >30 0 μg/L。新生儿尿碘水平与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重、身长无显著相关 (P >0 0 5 )。在足月新生儿中 ,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尿碘水平显著高于经剖宫产娩出者 (783 2 4± 5 6 4 8) μg/Lvs (2 6 7 8± 2 2 4 7) μg/L(P <0 0 1)。NICU早产儿生后一周的尿碘水平与生后 1天尿碘水平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4 89 1± 386 1) μg/Lvs(2 97 1± 2 6 8 2 ) μg/L(P >0 0 5 )。所有新生儿生后第 3天TSH <10mU/L ,未发现先天性甲低患儿。结论 广州市区早期新生儿的碘营养充足 ,多数处于碘过剩状态 ,围产期碘暴露可能是碘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存在新生儿碘缺乏和碘过剩 ,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值尚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uporin 4 antibody,AQP4-Ig G)和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myelin oligodendrocytes glycoprotein antibody,MOG-Ig G)阳性患者比例;研究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MRI影像,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指导。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及广州地区多个医疗中心收集的2068例患者。通过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清AQP4-Ig G和MOG-Ig G检测,同时收集并分析比较两组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检出AQP4-Ig G阳性患者681例,男女比例1:9.5,平均发病年龄为(41.7±14.9)岁;MOG-Ig G阳性患者110例,男女比例1:1.08,平均发病年龄为(27.0±17.7)岁,两组间性别分布及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4-Ig G阳性患者首发症状中视神经炎占38.4%;MOG-Ig G阳性患者中,视神经炎占53.5%。两组间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4-Ig G阳性患者最终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占42.14%;MOG-Ig G阳性患者最终诊断NMO占13.64%,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显示,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影像学显示,AQP4-Ig G阳性患者多以颈胸髓病灶多见,而MOG-Ig G阳性患者多累及胸腰髓。两组患者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结论本项研究发现AQP4-Ig G阳性与MOG-Ig G阳性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MRI影像存在差异,提示AQP4-Ig G阳性和MOG-Ig G两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测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后肢体瘫痪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后肢体瘫疾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2010年1-6月间曾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追踪随访,对康复治疗3个月,仍伴有肢体瘫痪的20例患儿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儿病程早期11例需呼吸机支持治疗,发病10 d内头颅和(或)脊髓MR检查18例出现异常信号改变;经过3个月康复治疗,18例遗留肢体迟缓性瘫痪,其中单肢瘫占13例,双下肢瘫3例,四肢瘫2例,且近端肌力较远端差;1例为右上肢上运动神经元瘫;1例右上肢上运动神经元瘫,伴左下肢迟缓性瘫.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伤高危患儿密切观察,早期发现神经系统损伤,及时治疗,积极防治肢体瘫痪的发生,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换血疗法治疗不同胎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不同胎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1991~2004年进行换血的56例新生儿按照胎龄分组,分析其疗效和副作用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早产儿换血后更易发生内环境紊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疗法治疗不同胎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尽管其所致的副作用如血生化异常、酸中毒、血小板减少症等通常可自我调节,但对早产儿而言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IRT1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8周建立大鼠DCM模型,彩色多普勒检测大鼠左心室结构和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CM组大鼠左室舒张期末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径均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DCM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SIRT1在DCM心肌中表达下调,提示其与DCM的发生与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黄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促糖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大黄醇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促糖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能减轻DM大鼠肾脏肥大,使肾重/体得值明显下降,降低DM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使DM大鼠血糖,果糖胺和糖化珠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早期血脂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新生儿早期血脂水平与性别、孕周、出生体重的关系,检测了93例不同性别、孕周,不同出生体重的新生儿,生后24~48小时内早晨空腹时血清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β(apo-β).显示生后24~48小时内血清Tg Tc apo-A1 apo-β,男婴与女婴无显著差异,早产适于胎龄儿与足月适于胎龄儿无显著差异,足月不同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无显著差异.新生儿早期血脂水平与性别、孕周、出生体重无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