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讨利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2004年收治的9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以及经手术行圆锥松解,终丝切断效果进行论述,结果本次患者经治疗后88.7%的症状得到改善,11.3%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在随访过程中亦无继续加重。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充分松解切断增粗变短的终丝,是治疗并获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分析疗效、并发症.结果 32例脑积水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患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的诊断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内分泌检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结合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对其明确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62例,伽玛刀治疗12例。无手术死亡。预后良好。结论MR I及内分泌激素测定是对垂体腺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经蝶入路是垂体腺瘤的经典术式;伽玛刀是一种有效且可作单独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颅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1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易发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35例既往均无精神障碍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而颅脑外伤后出现的精神障碍的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脑受损性质、部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5例患者受伤后的前半个月内均出现精神障碍,其中精神分裂症状61例(45.18%)、情感障碍71例(52.59%)、记忆障碍55例(40.74%)、其他13例(9.63%),经手术和早期保守治疗治愈1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均可出现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类型与颅脑外伤严重程度、外伤性质、损伤部位关系密切,与个体素质及处境也有一定关联。进行合理、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室经腹壁外引流术治疗婴儿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和感染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婴儿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和感染性脑积水的62例患儿,采用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ommaya囊的间断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脑室经腹壁外引流术,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脑脊液变化情况、头围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两组患儿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数及头围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1周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数及头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室经腹壁外引流术与ommaya囊的间断穿刺引流术相比可有效提高婴儿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和感染性脑积水的疗效,降低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数,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急性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各种外伤作用于脑部致脑表面血管破裂后大量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外伤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国内外文献报道TSAH的临床特点较多,我院从1997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室内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病率很高,约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脑室内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内出血两类,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脑动静畸形,烟雾病等。脑室内出血是一种自然病程预后差,死亡率和病残率较高的脑出血性急症。我科自1998年1月~2004年5月,采用脑室外引流结合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4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垂体腺瘤及巨大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3年2月间23例大型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术中并发脑脊液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3例中损伤鞍隔颅底附着点11例,鞍隔皱褶破裂5例;蛛网膜破裂者4例;鞍底硬膜切口过高3例;均予鞍底修补重建,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12~17 d后治愈,无二次鞍底修补者。出院随访5~18个月,无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应术前充分评估脑脊液漏发生可能,术中仔细操作,及时发现脑脊液漏并修补,对出现术后脑脊液鼻漏者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必要时二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手术后,脊髓因纤维瘢痕粘连而造成脊髓栓系,使得神经损害症状加重或产生新的症状。本文就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0例;年龄3~29岁,中位年龄13岁;脊髓脊膜膨出10例,脊髓纵裂2例,脊膜膨出2例,背部皮下窦道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6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8例;不同程度大小便失禁26例,神经源膀胱28例,一侧下肢活动障碍17例,双下肢活动障碍8例,下肢溃烂6例。随访3~24个月,大小便失禁者采用Kelly评分法及  相似文献   
20.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44例分析马云富刘红张林虹河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胸外科(450054)脑囊虫病是神经系统常见寄生虫病,表现多样,现将我们外科自1994年~1997年9月间收治的44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