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60篇
  免费   3361篇
  国内免费   901篇
耳鼻咽喉   796篇
儿科学   855篇
妇产科学   319篇
基础医学   3887篇
口腔科学   754篇
临床医学   11598篇
内科学   5956篇
皮肤病学   635篇
神经病学   2254篇
特种医学   48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9篇
外科学   3765篇
综合类   32758篇
预防医学   11186篇
眼科学   1070篇
药学   11623篇
  42篇
中国医学   6211篇
肿瘤学   3172篇
  2024年   666篇
  2023年   693篇
  2022年   726篇
  2021年   1080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809篇
  2017年   916篇
  2016年   782篇
  2015年   676篇
  2014年   16743篇
  2013年   1285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497篇
  2002年   23663篇
  2001年   27084篇
  2000年   4286篇
  1999年   2589篇
  1998年   1967篇
  1997年   1781篇
  1996年   1359篇
  1995年   1654篇
  1994年   986篇
  1993年   1303篇
  1992年   808篇
  1991年   615篇
  1990年   811篇
  1989年   639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曹卫红  谷庆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22-1423,W002
目的 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形成早期b-FGF、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以50Gy^60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以手术方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伤口及溃疡组织内b-FGF、VEGP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创伤组织后5-10d,肉芽组织内b-FGF、VEGF表达呈强阳性;照射后21-28d,放射性溃疡肉芽组织内b-FGF、VEGF表达呈阳性,但较创伤后5-10d明显减弱。结论 辐射诱导的b-FGF、VEGF表达减弱与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83.
临床核酸检验实验室的基本质量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 ,随着人类和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碱基序列被高精度地确定 ,为采用核酸技术进行人类遗传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国内外能进行基因诊断的遗传病已逾百种[1,2 ] ,美国最近修订的性病诊断标准也已将核酸指标列为确诊依据之一[3] 。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在理论上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方便快速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4] ,无疑将是世界范围内临床诊断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在我国 ,临床核酸检测大约起始于 80年代中晚期 ,当时检测的主要是少数遗传性疾病 ,如镰形细胞贫血症、地中海贫血等。 90年代初 …  相似文献   
84.
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患者便秘30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忠  窦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1034-1034
  相似文献   
85.
86.
大段同种异体骨骨折修复的过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大段同种异体骨骨折修复过程和特征。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32只切除股骨干和骨膜2cm,植入深低温保存的中间被截断的同种异体骨,用直径3mm髓内针固定,术后2、4、8、16周分别行X线摄片、组织学、四环素荧光标记检查。结果 异体骨骨折修复是建立在异体骨活化基础上,术后2、4周骨折端不形成骨连接,8、16周两骨折端及周围均被纤维组织、软骨细胞、编织骨填充,从而构成内、外骨痂连接、但显低于异体骨与宿主骨的结合部(P<0.05)。结论 异体骨骨折修复与异体骨的活化密切相关,术后异体骨周围电磁场刺激等,促进了异体骨活化,有利于骨折修复。  相似文献   
87.
88.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术后患者疼痛是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 ,增进病人舒适程度正成为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疼痛一直被认为是术后影响舒适的主要原因[1 ] ,因此护士应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 ,有效参与镇痛 ,帮助患者安全地渡过围手术期 ,减少并发症 ,早日康复。1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1 .1 口述分组评分法 (VRSs) VRSs由一系列描述疼痛的形容词组成 ,最轻的疼痛为 0分 ,以后每级增加 1分 ,所以每个形容词都有相应的评分。病人总的疼痛程度就是最适合该病人使用的疼痛形容词所代表的数字。四点口述分…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