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价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在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详细观察应用优维显-300于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230例,其中男175例,女55例,造影平均用量1.5ml/kg,平均注射速率3.0ml/s,全部扫描均采用螺旋扫描方式,扫描结束逐例按造影剂反应评价内容详细询问并认真记录。结果230例受试病例中,24例出现发热感,6例出现轻度副反应,副反应发生半2.6%。螺旋CT整体影像非常好的占93.5%,局部影像非常好的占91.3%。结论:优维显-300是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较理想的造影剂。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究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儿科患者的输血特征,筛选输血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的输血风险评估和安全用血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1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ECMO支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各血液成分输血情况与其疾病诊断、年龄、性别、血气指标、凝血指标、ECMO转机时间、临床结局等相互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ECMO支持患儿全程输血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非正态分布变量需经对数转换。结果 63例V-A ECMO患儿系心脏原因47例(74.60%)、呼吸原因12例(19.00%)、体外心肺复苏(ECPR)4例(6.30%)。63例患儿中ECMO期间输血57例,输血率90.5%。ECMO期间患儿全程平均输注红细胞1.00(0.60,4.00)U,全程平均输注血浆80.00(0,190.00)mL,全程平均输注血小板0(0,10.00)U。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提示,lg(全程血浆+1)和lg(全程血小板+1)为lg(全程红细胞+1)输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上臂外侧皮瓣在口咽癌切除后口咽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2020年5月~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治的10例口咽癌患者,6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口咽鳞状细胞癌,3例非HPV相关口咽鳞状细胞癌,1例为黏液表皮样癌。原发灶同时累及舌根、扁桃体、咽弓3例,同时累及扁桃体、软腭2例,累及舌根、扁桃体、会厌1例,同时累及扁桃体、舌根、咽弓及会厌舌面1例,同时累及舌根、杓会厌皱襞及会厌1例,同时累及扁桃体、舌根、软腭及后磨牙三角区1例,仅舌根受累1例。患者行经口联合经咽旁间隙入路口咽癌扩大切除术,切除后舌根、声门上、扁桃体等多部位缺损,采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分析上臂皮瓣的大小、血管蒂长度及血管直径,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吞咽、呼吸及言语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0例上臂外侧皮瓣均成活,无坏死。皮瓣大小(6×8)cm2~(6×15)cm2,血管蒂长度为6~8 cm,上臂皮瓣动脉的直径为1~2.5 mm,回流优势静脉直径为1.5~3.0 mm。所有患者只吻合1支静脉,8例为面静脉,2例为颈外静脉。术后14~45 d拔除胃管后经口进食。6例行术后放疗,剂量6...  相似文献   
94.
肾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与病理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RCC)的螺旋CT(SCT)表现及与病理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行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CC 34例,将SCT征象分组与病理征象进行比较。结果 (1) 34例RCC增强后均有显著强化,其中2 6例肿瘤在皮髓期密度等于或超过肾皮质,8例低于肾皮质高于肾髓质;SCT双期增强扫描对34例RCC的检出率为10 0 % ,定性诊断率为10 0 % ,分期的准确性为94 %。(2 )SCT上肿瘤边缘清晰者14例,病理检查12例有完整的假包膜(85 .7% ) ;细胞核分级在瘤体直径>3.0cm组、肿瘤边缘不清晰组、瘤体中心有坏死不强化区组,分别高于瘤体直径≤3.0cm组、肿瘤边缘清晰组、瘤体内无坏死区组(P均<0 .0 1)。结论 SCT双期增强扫描是RCC可靠的检查方法,能准确反映其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考察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建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用以测定大鼠体内丙泊酚血药浓度;通过对大鼠尾静脉给药,分别给予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和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获得药物-时间曲线,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用C18色谱柱,以水 ∶甲醇(20 ∶80,V/V)为流动相,用四极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进行检测,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负离子检测,扫描方式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m/z=177.127 4(丙泊酚), m/z=149.096 1(麝香草酚,内标参照物)。测定方法在50 μg/L~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浓度为50 μg/L,平均回收率在93.6%~101.1%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4%。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药物动力学行为一致;同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相比,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清除率均明显加快,表观分布容积也相应增大,血液循环中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减小,消除半衰期与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一致(t1/2约1.5 h)。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可以用于大鼠体内丙泊酚含量的测定;与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相比,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具有在血液循环中清除率加快、表观分布容积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 在颈神经丛阻滞甲状腺手术中的镇静作用。方法:行单侧甲状腺腺叶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Dex(D)组和生理盐水(NS ,N)组,在颈神经丛阻滞前,D组30例持续静脉泵入Dex,N组30例持续静脉泵入NS,2 组负荷量、维持量和停药时间相同。记录患者阻滞前10min(T0)、阻滞后5(T1)、10 (T2)、15( T3)、30 (T4) min及分离甲状腺上极(T5)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镇静评分(Ramsay)、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D组干预因素对SP、DP、HR、Ramsay及BIS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定时点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时间之间SP、DP、HR、Ramsay及BIS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颈神经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中,应用Dex可产生镇静、稳定BP、HR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患者女,46岁,藏族。因双手背起结节伴关节痛2年余,加重1年余于2011年10月10日就诊。皮损未曾破溃。病程中伴肘、腕及指间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无晨僵。时有胸痛,活动后气促。无瘙痒、发热、胸闷、咳嗽、咯痰、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换血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液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9月进行换血治疗的9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并记录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换血前后血液检验指标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94例换血治疗患儿,均是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其中ABO溶血病28例(29.8%),颅内出血和头皮血肿14...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我们采用会阴体重建的方法,为10例陈旧性Ⅲ度会阴裂伤的患者进行会阴体重建的阴道紧缩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constructive methods of outcome of midface defects following the removal of malignant neoplasms. Methods Eighty cases (54 males, and 26 females, age ranging from 23-79, with a median age of 53.5 years) ,of midface malignant tumors from 1997-2006 in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the type of midface region defects,reconstructive methods and the therapeutic outcome were analyzed. Of the 80 patients,6 cases were with type Ⅰ ( external nasal ) defect,56 with type Ⅱ (maxillary) defect, 14 with type Ⅲ (naso-facio-maxillary)defect and 4 with type Ⅳ ( maxillary defect combined with naso-facio-orbital cutaneous deficiency). Results The defects after the removal of malignant tumors were repaired with pedicle tissue flaps in 31 cases and free tissue flaps in 49 cases, respectively, one-stage reconstruction accounting for 73 cases (91.2%). KaplanMeier analysis showed total 3-year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63.8% and 40. 6%,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One-stage reconstruction is a satisfactory method for the repair of midface defect after the removal of malignant tumor, with good clinical outcome. Selection of repair methods should be based on defect ty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