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72篇
  4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目的在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基础上制备壳聚糖脂质体载药微粒,建立流感疫苗壳聚糖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流感疫苗脂质体,以不同N/P比(壳聚糖中的氮和卵磷脂中的磷比值)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粒.观察形态并测定其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包封率与结合率.通过对比不同N/P比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粒的包封率与结合率等指标,确定流感疫苗壳聚糖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结果流感疫苗脂质体形态均呈圆或椭圆形,粒度分布较均匀,壳聚糖包覆后脂质体仍为圆形,平均粒径由2.14μm增加到4.05μm.壳聚糖包覆前后流感疫苗脂质体平均包封率由80.41%变为84.37%.比较6种不同N/P比流感疫苗壳聚糖脂质体的结合率,当N/P为5:1时,为壳聚糖与脂质体孵育的最佳比例,结合率为19.40%.结论壳聚糖包覆后脂质体仍接近圆形,粒径增加,包封率提高,当N/P为5:1时,为壳聚糖与脂质体孵育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监测乳癌术后患者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左室扭转运动及心肌应变的改变.方法 选择47例乳癌术后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分别于累积剂量达0、120、240、360 m/m2 4个时点获取左室扭转及应变参数: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左心室扭矩(Tor)、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整体径向应变,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对于评价左室运动功能早期改变的价值.选取22例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蒽环类化疗药物累积剂量达120 mg/m2时, Ptw、Tor明显低于0 mg/m2及对照组(P<0. 05).分析ROC曲线得出:Pt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5.8%,截断值为 11. 0°,此时判断发生心肌毒性的特异性为85. 1%,敏感性为 93. 6%;To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9. 6% ,截断值为1. 3°/ cm,此时判断发生心肌毒性的特异性为80. 0% ,敏感性为 89.4%.结论 Ptw、Tor可作为监测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心室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参数,对指导临床及时调整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心肌毒性的价值.方法 追踪观察38例NSCLC患者化疗前、化疗3周期和化疗6周期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组织多普勒及三维斑点追踪表现.比较3组间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组织多普勒参数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三维应变参数对诊断心肌毒性的应用价值.结果 化疗6周期GAS、GLS、GC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周期GAS、GLS明显低于化疗3周期(P<0.05),化疗3周期GAS、GL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周期的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峰值(Em)及舒张早期、晚期峰值比(Em/Am)与化疗前、化疗3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与化疗3周期的Em/A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GAS、Em/A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及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以-30.5℅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88.2℅,敏感性为81.6℅.结论 3D-STI应变参数能早期敏感地反映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心肌毒性,GAS诊断化疗药物对心肌毒性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可以为临床检测化疗药的心肌毒性提供早期、敏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痛风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35:65)(用三乙胺调节pH=6.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1.0mL/min。结果: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245~1.2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0.1%,RSD为0.8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靠,可用于痛风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CLOC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EAOC患者129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6.32±8.96)岁。对患者进行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根据患者化疗敏感情况将129例患者分为敏感组(n=71)和不敏感组(n=58),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理特征,采用PCR检测CLOCK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分型及分布情况,探讨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采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法计算各基因型的理论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EAOC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病理特征及基因型对EAOC患者预后影响。结果 rs3749474位点等位基因C/T,分型CC、TT、CT;rs3817444位点等位基因C/A,分型为CC、AA、CA;rs12504300位点等位基因C/G,分型为CC、GG、CG;rs3805148位点等位基因C/A,分型为CC、AA、CA。与敏感组患者相比,不敏感组患者的FIGO分期多为晚期,分化程度主要为未分化-...  相似文献   
66.
以岗位技能为导向,依据课程内容性质和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现有设施,系统阐述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通过课堂直观教学为岗位技能奠定专业知识基础;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形成岗位技能;贯穿情感教学提升专业素养。以期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教学基本规范,为《药用植物学》新方法和新理念的更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1例反复抽搐伴发育落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生后1个月左右出现反复抽搐,伴发育落后等症状;体格检查下腹部、右腿部及背部可见色素脱失斑;视频脑电图提示周期性爆发抑制伴高度失律背景;颅脑磁共振提示双侧侧脑室旁脑白质异常信号.采...  相似文献   
68.
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UPLMT)定义为自身右向左的良好侧支循环或既往史中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药物治疗预后差,CABG能显著改善这类患者的生存率而一直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手段,是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的最佳方法[1]。随着定向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日益发展及操作人员的技术娴熟,使UPLMT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近期预后有所改善,近、远期疗效明显改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宣贯《用药交待规范》,运用多种举措优化药学服务,提升医院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方法 通过开展基于三维多级工作模式的用药交待服务,随机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共400例门诊药房取药患者,以现场问卷及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总结项目成效和改善价值。结果 用药交待新模式实施前后共取得患者有效反馈记录196份和197份,实施用药交待服务后,“药师专业水平”(78.06%至90.36%)、“用药交待形式”(77.55%至88.83%)、“服务礼仪”(78.57%至87.82%)等指标的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结论 开展层次化、标准化、多元化的用药交待服务,有利于提升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0.
随着医用器械的不断更新,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选择一条静脉通路尤为重要,这样不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扩大了留置针应用范围[1].现将其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