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青春期肥胖儿童血清瘦素(LEP)与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3对13~14岁青春期肥胖儿童和体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LEP和INS.结果 青春期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LEP(20.35±6.88和28.21±3.65 μg/L)均高于对照组(8.10±4.28和17.64±4.78 μg/L),且男童LEP低于女童(P<0.01);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INS(29.40±14.08和25.20±11.72 mIU/L)均高于对照组(17.23±7.13和16.85±5.08 mIU/L),但未发现性别间差异(P>0.05).在控制BMI后,LEP与INS在肥胖组和对照组男童中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在女童中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肥胖儿童血清LEP女童高于男童,血清INS无性别差异.LEP与INS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2.
下肢骨折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疼痛的因素包括手术切口以及患肢的肿胀、肌筋膜的紧张、骨间的摩擦、骨膜的刺激等,手术后给予加压包扎也是增加疼痛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患者术后疼痛比较剧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目前临床多采用0.2%罗哌卡因+0.005 %吗啡配伍进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但由于使用吗啡,多有一定程度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本文观察不同浓度单纯罗哌卡因应用于患者的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同罗哌卡因和吗啡配伍组相比较,以此来探讨单纯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最佳浓度剂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状况,为营养监测和改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整群抽取平顶山煤业集团幼儿园儿童670人,采用5 d称重法和发放膳食调查表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膳食调查,并从中抽取205人进行体格检查、营养指标测定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Ca,Fe,Zn含量.结果幼儿园儿童能量、Fe、硫胺素、维生素C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摄入量(RNI),而蛋白质、Ca、视黄醇当量和核黄素摄入量低于RNI标准,尤其是Ca摄入量偏低,仅达RNI的33.8%;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中,脂肪达31.60%,蛋白质为10.18%,膳食中蛋白质来源以谷类为主,占总摄入量的 51.91%,来自动物和豆类的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摄入量的 43.71%(达50%以上为好);脂肪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血清Ca缺乏检出率为 83.90%,核黄素和维生素C缺乏或不足分别为24.39%和5.85%.结论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动物性食品、豆制品、乳及乳制品、有色蔬菜及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4.
肥胖女童血清雌二醇、瘦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了解单纯性肥胖女童体内瘦素、雌二醇 (E2 )水平 ,分析瘦素对E2 分泌的影响 ,为儿童少年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定单纯性肥胖女童、体质量正常女童各 6 0例 ,年龄 8~ 15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E2 含量 ;问卷法调查月经初潮年龄。结果 单纯性肥胖女童血清瘦素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肥胖女童血清瘦素 [(34.2 0± 13.92 ) μg/L]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女童 [(9.0 0± 3.0 6 ) μg/L](P <0 .0 1) .肥胖女童血清E2 水平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但在青春期前高于正常组 ,而在青春期却低于正常组。瘦素与E2 含量呈负相关(r =- 0 .5 4 P <0 .0 1)。肥胖女童月经初潮年龄早于正常组。结论 肥胖女童血清瘦素水平偏高 ,E2 水平在青春期偏低 ,瘦素可能对卵巢分泌E2 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肥胖儿童血压与体质指数及血清胰岛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春期肥胖儿童血压与体质指数(BMI)及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的关系.方法 选取13-14岁青春期肥胖儿童65名和体重正常儿童87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BMI,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血清INS.结果 青春期肥胖组儿童高血压发生率(26.15%)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2.35%)(P=0.000),肥胖组高血压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1.377;肥胖组儿童空腹血清INS平均为(26.87±11.57)mU/L,高于对照组儿童(16.34±5.28)mU/L(P=0.000);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空腹血清INS在控制BMI后均无相关性(P<0.05);SBP和DBP与BMI在控制INS后仍显示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儿童;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生与BMI呈正相关,与血清INS水平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26.
某市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某市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 d称重法和发放膳食调查表的方法对某市寄宿和非寄宿生171人进行膳食调查。结果中、小学寄宿和非寄宿生钙、视黄醇和核黄素摄入量低于RNI标准,尤其是钙摄入量偏低,均低于RNI的50%以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中学寄宿生脂肪产能比达30.8%,略高于推荐标准范围,而中学非寄宿生和小学生供能比均较适宜。中学寄宿与非寄宿生血清钙缺乏检出率分别为6.52%和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39%和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寄宿与非寄宿生血清钙缺乏检出率分别为73.91%和78.95%。结论中小学生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钙、视黄醇、核黄素缺乏,应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动物性食物、乳及乳制品、有色蔬菜及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对儿童肥胖发生及肥胖儿童体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以204名12-14岁肥胖和正常对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清瘦素、胰岛素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可溶性瘦素受体含量;测量儿童父母身高和体重。结果父母一方或双方肥胖者儿童肥胖发生率为66.18%,父母双方皆无肥胖者儿童肥胖发生率为39.71%(P〈0.01);父母肥胖与儿童肥胖关系的OR值为2.971,95%CI=1.617-5.460(P〈0.01)。儿童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与父母身高、体重和BMI存在相关关系。肥胖组儿童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男童分别为(26.00±14.66)μg/L,(36.05±15.65)mU/L;女童分别为(33.59±14.63)μg/L,(36.38±15.23)mU/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父母肥胖与否,儿童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肥胖与儿童肥胖的发生高度相关;父母肥胖对儿童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和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小学生核黄素营养状况并探讨核黄素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方法 整群抽取城市效区和农村小学生共204人,年龄7.9岁,分城郊5.0mg和城郊2.5mg、农村5.0mg剂量组,进行横黄素4h尿负荷试验,以荧光法测定尿中核黄素含量。结果 农村小学生核黄素不足率31.5%,显著高于城郊小学生的16.4%。城郊5.0mg组与城郊2.5mg组试验结果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1)所调查儿童核黄素营养状况较差,农村儿童尤为明显;(2)不同负荷剂量组试验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对儿童2.5mg的负荷剂量可能较适合,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槲皮素(Que)对腺嘌呤+盐酸乙胺丁醇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腺嘌呤+盐酸乙胺丁醇片灌胃法诱导SD大鼠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Que预防治疗3周,测定血清尿酸(SUA)、血清以及肝脏中的黄嘌呤氧化酶(XOD)、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各剂量Que均可降低SUA水平(F<,组间>...  相似文献   
30.
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子关系诊断(PCRT)》及《心理健康测试(MHT)》对569名中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有42%-90%的家庭分别存在各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如拒绝,干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等。将教育方式良好及不良家庭进行比较,不良家庭中学生焦虑检出率显增高,以拒绝,过严,期待型为显(P<0.01)。不良家庭学生行为问题量表分均值显高于良好家庭(P<0.01)。结论 不良教育方式易使儿童少年出现各种情绪行为问题,神经症状,学业不良和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