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生理水平的二氧化硫(SO2)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使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来探讨SO2预处理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Langendorff技术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将21只Wistar大鼠离体心脏随机分为3组:I/R组、SO2+I/R组及4-PBA+SO2+I/R组.通过Maclab采集系统监测心脏功能.记录缺血前30 min心功能指标,以缺血前离体心脏心率、左心室内压差、左心室内最大上升速率及最大下降速率为基础值,比较再灌注期间各组离体心脏各项心功能指标恢复率变化.结果 I/R可引起再灌注期间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恢复率显著下降.经5 μmol·L-1SO2预处理后,相对于I/R组,再灌注期间大鼠离体心脏的各项心功能恢复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a<0.05),其中以左心室内压差、左心室内最大上升速率及最大下降速率改善最为明显.预先给予4-PBA持续灌流后,SO2预处理对大鼠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对于单纯SO2预处理组,4-PBA+SO2+I/R组再灌注30 min后左心室内最大上升速率及最大下降速率恢复显著下降.结论 SO2可能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发挥对大鼠I/R损伤的保护作用,4-PBA可部分逆转SO2预处理对于心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家族史及体重指数在儿童血脂紊乱筛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家族史联合肥胖用于筛查儿童血脂紊乱的意义.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有效调查对象19 037例,其中男童9 495人,女童9 542人,根据年龄及性别分为学龄期男童、青春期男童、学龄期女童和青春期女童.检测受试儿童空腹末梢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以及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结果:在总受试儿童中,有家族史儿童占38%,肥胖儿童占4.9%,有家族史并肥胖儿童占2.5%,有家族史或肥胖儿童占40.4%.无肥胖且无家族史儿童、无肥胖但有家族史儿童、肥胖但无家族史儿童及肥胖且有家族史儿童各种血脂异常发生率分别为:高脂血症[7.9%]、9.6%、30.1%及31.5%;高胆固醇血症0.9%、1.5%、 3.3%及2.9%;高甘油三酯血症7.1%、8.6%、29.2%及31.3%;混合型高脂血症0.2%、0.5%、0.4%及2.7%.肥胖儿童发生血脂紊乱的危险性与非肥胖儿童相比各性别年龄分组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学龄期男童6.439 (4.178~9.925)、青春期男童6.287 (4.153~[9.518)、]学龄期女童5.063 (3.041~8.427)、青春期女童3.665 (2.536~5.296) (P均=0.000).有家族史儿童发生血脂紊乱的危险性与无家族史儿童相比各性别年龄分组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学龄期男童1.204[ (0.952~1.522)] (P =0.121)、青春期男童1.331 (1.047~1.692) (P=0.020)、学龄期女童1.095 (0.847~[1.416)] (P=0.490)、青春期女童1.260 (1.070~1.483)(P=0.005).在血脂紊乱儿童中,有家族史儿童占[43.8%,]肥胖儿童占15.8%,有家族史并肥胖儿童占8.2%,有家族史或肥胖儿童占51.3%.结论:家族史联合肥胖对于筛查儿童血脂紊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硫化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形成中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体重180~20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硫氢化钠(NaHS)组.建立低氧模型21 d后,监测其血液动力学变化;应用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dehyde, MDA)、羟自由基(hydroxy radical,[·OH)]的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SOD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经3周低氧处理,大鼠形成HPH和肺血管结构重构,表现为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明显增加[(23.7 ±2.2) mm Hg vs. (16.3±3.7) mm Hg, P《 0.01],右室重量与左室及室间隔重量的比值[RV/(LV+SP)]升高(P《[ 0.01);]给予外源性H2S供体NaHS后,可以降低肺动脉压力[(16.3 ±2.8) mm Hg vs. (23.7 ±2.2) mm Hg, P《0.01],减少RV/(LV+SP) (P《0.01);H2S供体可以提高T-AOC 18.8%(P《0.01),减少GSSG的含量23.2%(P《[0.01)],但对SOD的活性及基因转录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H2S在HPH形成中的氧化应激过程中发挥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减少GSSG的含量,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4.
气体信号分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众多心肺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病理过程,决定疾病的进展及预后.肺动脉高压又是复杂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气体分子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以其特有的可连续产生、传播迅速、效应广泛等特点对肺循环的作用与其他器官相比更具有特殊意义,并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而开创了气体信号分子这一崭新研究领域.一直被称为有毒废气的硫化氢(H2S)可在机体内源性生成,本课题组研究了H2S在心血管系统的合成与分布、心血管生理学以及病理生理学意义,提出内源性H2S是心血管功能调节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并揭示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具有普遍性调节作用.通过对这3种气体信号分子在低氧性和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规律、作用环节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气体信号分子体系异常是这两种肺动脉高压发病中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外源性给予气体信号分子可以缓解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其作用机制包括舒张血管、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失衡、通过抑制胶原蛋白过度合成、促进胶原蛋白降解环节抑制肺动脉胶原蛋白的异常堆积,进而揭示了气体信号分子在肺动脉高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5.
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血脂异常与成年时期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被证实,血脂异常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这些已经引起了各学科的重视.对血脂异常的定义、病因和防治的研究都有很大的进展:基本明确血脂异常的定义;除遗传性因素的影响以外,对非遗传性因素包括肥胖症、Ⅱ型糖尿病以及肾脏疾病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也有进一步的深入和更新;有关膳食调整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兰菌净对呼吸道黏膜免疫的激活效应及对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病例 35例 ,根据年龄分为 3组 :<1岁 4例、1~ 3岁 18例、>3岁 13例 ,兰菌净预防呼吸道感染 ,由家长记录或门诊随访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病程。收集用药前后患儿唾液标本经放免法 (DAB -PEG法 )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 ,并计算sIgA提高率。 结果 兰菌净明显提高患儿唾液sIgA含量 (P <0 .0 1) ,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 ,缩短病程 ,减轻病情。用药前后唾液sIgA提高率以 <1岁组最高 ,>3岁组居中 ,1~3岁组最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兰菌净可有效激活呼吸道黏膜免疫 ,预防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37.
川崎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性系统性血管炎,在未接受治疗的病例中,约25%的川崎病患者可出现冠状动脉损害。川崎病是发达国家中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川崎病的首选治疗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如经治疗后仍有发热或体温退而复升,称之为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此类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概率升高。因此,有必要及时识别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患儿,并给予强化的初始治疗或补救治疗。文章总结了常见的预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因素,包括患者特征、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如年龄、性别、治疗时机、血常规、血生化等)。对于无反应型的患儿,补救治疗包括再次给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单克隆抗体、环孢素等。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高肺血流对大鼠肺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 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分流组(n=16)和对照组(n=16),对分流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术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分别在分流术后4周、11周2个时间点处死大鼠(每组8只)留取肺组织标本.制作肺组织石蜡切片,观察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relative median thickness,RMT)的改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胶原Ⅰ及CTGF表达的变化.结果 分流术后11周,分流组大鼠肺动脉RMT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分流后4周、11周大鼠肺动脉胶原Ⅰ及CT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均<0.05).结论 高肺血流上调大鼠肺动脉CTGF表达,该作用可能参与介导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的机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脑性瘫痪疾病病因分析,降低脑瘫的患病率。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40例脑瘫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在高海拔地区,早产儿、窒息、孕期感染为脑瘫的重要发病因素。结论:高海拔地区脑瘫的防治工作应加强对孕妇的宣传教育,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加强孕期保健、胎儿监护,防止各种窒息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4周龄正常血压WKY(wistar-kyoto rat)大鼠7只作为WKY对照组。4周龄SHR大鼠12只分为SHR(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对照组及SHR+SO2供体(Na2SO3/NaHSO3)组,每组6只。5周后检测大鼠血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SO2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的蛋白表达。结果9周时SHR对照组血压明显高于WKY对照组,血浆SO2水平显著低于WKY对照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SHR对照组比较,SHR+SO2供体组大鼠血压明显降低,血浆SO2含量升高,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SO2可能抑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