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对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8)、低氧组(n=8)和低氧+SO2组(n=10,给予Na2SO3/NaHSO3).对低氧组和低氧+SO2组大鼠进行低氧处理21 d.同时对照组置于常氧环境.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并通过光镜检测肌型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RMT),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小动脉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血浆SO2含量.结果 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5.12±0.51)kPa]较对照组[(2 25±0.50)Ida]高(t=5.091,P<0.01),低氧组肺动脉RMT测定值(9.66±1.27)较对照组(6.83±1.57)高(t=3.392,P<0.01),超微结构观察显示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细胞体积增大变性,内弹力层疏松厚薄不均.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器丰富,细胞间见胶原原纤维增多,同时低氧组血浆SO2含量[(27.01±4.17)tunol/L]较对照组[(33.36±5.62)μmol/L]低(t=3.767,P<0.05);低氧+SO2组大鼠的肺动脉平均压[(3.94±0.33)kPa]较低氧组[(5.12 ±0.51)kPa]低(t=2.712,P<0.01),低氧+SO2组RMT测定值(6.97±1.83)较低氧组(9.66±1.27)低(t=3.009,P<0.01),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给予SO2干预后上述改变较低氧组明显改善,同时血浆SO2含量[(29.89±4.52)μml/L]较低氧组[(27.01±4.17)μmol/L]高(t=1.263,P>0.05).结论 SO2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结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正常大鼠及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5~10-3)mol.L-1H2S供体的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或浓度为(2~10)mmol.L-1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的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 lglycine,PPG),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以蛋白质印迹法观察6、12、18和24h时间点的平滑肌细胞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aHS对正常大鼠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无影响。PPG显著促进正常大鼠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NaHS显著抑制SHR的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PPG显著促进SHR的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结论内源性H2S下调可促进正常大鼠及SHR的ASMC增殖,而外源性补充H2S可抑制SHR的ASMC异常增殖,ERK信号途径可能介导H2S抑制ASMC增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周对照组(7只)、4周分流组(7只)、4周分流+炔丙基甘氨酸(PPG)组(8只)、11周对照组(7只)、11周分流组(7只)及11周分流+硫氢化钠(NaHS)组(8只).采用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кB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核因子-кB p65和核因子-кB抑制蛋白(IкBα)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浆及肺组织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结果 4周分流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ICAM-1、IL-8及MCP-1含量均明显高于4周对照组大鼠(P<0.05或P<0.01);4周分流+PPG组大鼠mPAP,中、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ICAM-1和核因子-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4周分流组(P<0.05或P<0.01),而中、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IкBα蛋白表达均低于4周分流组(P<0.05),肺组织ICAM-1含量,血浆IL-8含量和肺组织MCP-1含量均高于4周分流组[(27.3±5.0) μmol/g蛋白vs(21.9±2.1)μmol/g蛋白,(148±29)μmol/L vs(118±23)μmol/L,(12.9±1.1)μmoL/g蛋白vs(10.2±1.4)μmol/g蛋白,P<0.05或P<0.01].11周分流组大鼠mPAP高于11周对照组(P<0.01),大、中、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ICAM-1和核因子-кB p65蛋白表达均高于11周对照组(P<0.05或P<0.01),但IкBα蛋白表达低于11周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浆和肺组织中ICAM-1、IL-8及MCP-1均高于11周对照组(均P<0.01);11周分流+NaHS组mPAP明显低于11周分流组[(23.2±3.0)mm Hg vs(27.5±1.9)mm Hg,1 mm Hg=0.133 kPa,P<0.05],大、中、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ICAM-1和核因子-кB p65蛋白表达均低于11周分流组(P<0.05或P<0.01),而中、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IкBα蛋白表达高于11周分流组(均P<0.05),血浆和肺组织中ICAM-1以及IL-8均低于11周分流组[(124±11)μmol/L vs(154±20)μmol/L、(19.9±2.5)μmol/g蛋白vs(23.9±3.6)μmol/g蛋白,(92±11)μmol/L vs(121±17)μmol/L、(15.0±1.7)μmol/g蛋白vs(19.0±3.9)μmoL/g蛋白,均P<0.01],肺组织MCP-1也低于11周分流组[(10.8±1.6)μmol/g蛋白vs(13.5±1.4)μmol/g蛋白,P<0.01].结论 H2S可通过抑制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炎症反应拮抗肺动脉高压形成.H2S的抗血管炎症效应可能通过上调肺动脉内皮细胞IкBα的表达,降低核因子-кB p65的表达,进而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4.
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主要是指反复发作且伴有发作时持续3 s以上心脏停搏的血管迷走性晕厥, 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然而, 目前对其诊断与治疗认识不足。本文强调重视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诱发因素与临床表现, 正确识别儿童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 综述其治疗现状、争议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青海省多地5~18岁儿童脊柱侧弯发生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各简单随机抽样3个区,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各区抽取2所小学(部分含学前班)、2所初中,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共抽取24所学校,3 582名符合要求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脊柱侧弯筛查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结果  脊柱侧弯筛查阳性率为5.6%(201/3 582),其中≥10岁为9.2%(143/1 549),<10岁为2.9%(58/2 03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户口、家庭年收入、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出生季节及胎次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体重增长,父亲职业(对比农民)为牧民,母亲职业(对比农民)为牧民、个体户、自由职业为危险因素;而身高、BMI增大,二胎及以上,秋季出生,城镇户口,母亲高学历为保护因素。  结论  青海省儿童因父母职业的特殊性(牧民)、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较低及农村户口,更易患脊柱侧弯。青春期发生率较高,临床应了解危险因素,及时发现脊柱畸形,制定有效措施培养健康用脊习惯,积极预防侧弯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6.
抽动--秽语综合征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Tourrette综合征(TS),1825年由Itard首先报告,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多发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07%.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神经科近8年门诊及住院治疗58例T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晕厥的常见疾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慢性直立不耐受症状和直立后异常的心动过速, 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质量。POTS在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和相关并发症上存在着多样性和异质性, 因此仅依赖经验来选择治疗方案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进一步研究能预测POTS治疗效果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探索了POTS临床疗效预测中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成果, 旨在为儿童POTS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超声定位和徒手肌肉定位联合综合康复锻炼对脑性瘫痪儿童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性瘫痪儿童89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定位+综合康复锻炼)和对照组(徒手肌肉定位+综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1、3、6个月改良Ashowrth痉挛量表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袁(GMFM)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改良Ashowrth评分、GM-FM评分、踝关节背屈度、被动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3、6个月,两组患者的改良Ashowrth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2周,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GMF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踝关节背屈度明显升高,踝关节被动活动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超声定位联合综合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脑性瘫痪儿童下肢功能,缩短下肢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晕厥组为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晕厥门诊就诊或住院的37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其中男171例,女208例;年龄3~18岁,平均(12±3)岁.所有患儿通过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患儿晕厥的原因时,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SNHUTT)检查.对照组为10名身体健康、无晕厥及晕厥先兆病史的正常儿童,其中男5名,女5名;年龄9~15岁,平均(11.4±2.1)岁,其心血管、神经系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检查均正常;所有正常儿童均进行BHUTT或SNHUTT.结果 在379例患儿中,286例患儿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75.5%).晕厥患儿中67例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17.7%);15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41.4%);14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3.7%);4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12.4%);1例患儿为直立性低血压(0.3%);93例患儿仍为不明原因晕厥(24.5%).在晕厥组和对照组中,BHUTr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9%和0,SNHUT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5%和20.0%.BHUTT阳性患者在B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16±12)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SNHUTT阳性患儿在SN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6±4)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结论 应用HUTT可较好地、客观地对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进行诊断,SNHUTT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了BHUTT的诊断阳性率,且阳性反应时间明显低于BHUTT.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ADM组,每组大鼠各7只。对分流组和分流+ADM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对照组大鼠仅开腹暴露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不做分流手术。8周后,对分流+ADM组大鼠,皮下埋置微量渗透泵,持续予ADM(1.5μg.kg-1.h-1)。2周后,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称重,并测定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RV/(LV+SP)],观察其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分流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和肺动脉平均压均明显升高(Pa<0.01),RV/(LV+SP)比值明显增加(P<0.01),肺小血管肌化程度及中、小型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和相对中膜面积均明显增加(Pa<0.01),肺动脉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内皮细胞肿胀,内弹力层粗细不均甚至断裂,平滑肌细胞肥大,不同程度向合成表型转化。分流+ADM组与分流组比较,肺动脉压力和RV/(LV+SP)明显降低(Pa<0.01),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缓解。结论通过微量渗透泵持续予ADM,能缓解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