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35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超声心动图和双源CT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初步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双源CT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并将2种技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及双源CT检查的10例川崎病患儿,观察冠状动脉的扩张程度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数目.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患儿左、右冠状动脉均扩张,内壁粗糙,共有21个冠状动脉瘤形成,5例患儿扩张的瘤内可见附壁血栓,部分血栓可见钙化.双源CT共观察到29个冠状动脉瘤,其中8个较小或位于中远段的冠状动脉瘤超声心动图未能发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安全、简便、准确、可靠的优势,并能重复动态观察冠状动脉扩张及其演变的全过程,但对冠状动脉远段的病变无法检出,而双源CT可与超声心动图互补,图像与心血管造影图像很相似,已成为无创伤性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联体儿影像学检查的价值(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体儿影像学检查的表现。方法 运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X线平片,B超,胃肠钡餐造影,钡剂灌肠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尿路逆行插管造影,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对4例联体儿进行检查,并对照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例联体儿中3例为胸腹联体,1例为耻骨联体。3例胸腹联体表现为肝脏及胸骨下端融合,4例联体儿中8个患儿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例耻骨联体2个患儿共有1条直肠。1例胸腹联体和1例耻骨联体2个患儿有颅脑异常。结论 通过影像学检查能较全面地了解联体儿内部脏器的结构,对评估能否手术、手术方案的设计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仅就MRI、CT在儿童恶性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予以讨论。1 资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7年 6月至今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儿童恶性骨肿瘤 15例 ,肿瘤分布见表 1,并与儿童期常见的嗜酸性 表 1 15例儿童恶性骨肿瘤病例及分布表例数部位骨肉瘤 6左股骨 4例 ,左右胫骨各 1例。尤文肉瘤 4左耻坐骨、髋臼及股骨头 ,T1 1 ,右股骨及左第二趾各一例恶性骨母细胞瘤 1C3恶性淋巴瘤 1C3转移瘤 3额颞骨、股骨肉芽肿 4例鉴别。男 11例 ,女 8例。年龄 5~ 15岁。单独行MRI 9例 ,CT 3例 ,同时行MRI及CT的有 7例。MRI采用PHILI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幕下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与髓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1例髓母细胞瘤及21例幕下AT/RT患者,本组中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MRI、DWI检查,比较分析这两种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ADC_(mean))、最小ADC值(ADC_(min))、rADC。结果在71例髓母细胞瘤及21例幕下AT/RT中,常规MRI征象包括T_1WI、T_2WI、瘤周水肿、出血改变、播散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方式、囊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AT/RT具有较特征性的环带状强化、偏心性大囊变。AT/RT的ADC_(mean)、ADC_(min)、rADC均低于髓母细胞瘤(P均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ADC_(min)鉴别AT/RT与髓母细胞瘤的曲线下面积(0.929)大于ADC_(mean)(0.820)或rADC的曲线下面积(0.916);ADC_(mean)以0.613×10~(-3) mm~2/s为阈值时,诊断两种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78.9%、81.0%;ADC_(min)以0.507×10~(-3)mm~2/s为阈值时,诊断两种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81.7%、90.5%;rADC以0.790为阈值时,诊断两种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90.1%、85.7%。结论联合分析常规MRI特征和DWI参数(ADC_(mean)、ADC_(min)、rADC)是鉴别诊断幕下AT/RT与髓母细胞瘤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且肿瘤实质区rADC、ADC_(mi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幕上间变型室管膜瘤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幕上间变型室管膜瘤患儿的临床、CT及MRI资料,同时测量分析肿瘤实质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最小ADC(minimum ADC,ADCmin)及相对ADC(relative ADC,r ADC)。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10例在MRI检查前行CT平扫。结果:11例肿瘤位于脑实质,1例位于三脑室,脑实质内肿瘤体积较大。CT扫描中,5例肿瘤实质为等密度,5例呈稍高密度。8例有钙化,其中6例呈砂粒样。12例肿瘤均为囊实性,其中10例为大囊变。8例肿瘤囊性成分邻近同侧侧脑室,其中6例实性成分位于脑皮层侧。3例肿瘤无瘤周水肿,7例表现为轻度,2例呈中度。肿瘤实性成分在T1WI上为等低信号,T2WI上为等高信号。增强后,11例肿瘤呈花环样强化,1例呈不均匀伴结节样强化。11例在DWI上为稍高信号,1例为等信号。肿瘤ADCmean为(0.757±0.149)×10-3 mm2/s,ADCmin为(0.601±0.114)×10-3 mm2/s,r ADC为(0.867±0.185)×10-3 mm2/s。结论:儿童幕上间变型室管膜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学各亚型的MRI表现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6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本组中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MRI、DWI检查,其中50例同时行1H-MRS检查,比较分析各亚型间的平均ADC值(ADC_(mean))、最小ADC值(ADC_(min))、r ADC及代谢物的差异性。结果 136例中,经典型83例,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28例,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11例,大细胞/间变型14例。常规MRI征象(包括T_1WI平扫和T_2WI平扫表现、强化程度、瘤周水肿、囊变、出血改变、播散等)未见明显差异(P均0.05)。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的ADC_(mean)、ADC_(min)、r ADC低于经典型、大细胞/间变型,且大细胞/间变型的ADC_(mean)、ADC_(min)、rADC在各亚型中最高(P均0.05)。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与经典型、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与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之间的ADC_(mean)、ADC_(min)、r 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亚型的ADC_(mean)、ADC_(min)、r ADC大小为:大细胞/间变型经典型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而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与经典型、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与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之间无明显差异。1H-MRS显示各亚型的Cho/Cr、NAA/Cr、NAA/Cho、m I/Cr以及Lip出现概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Lac出现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出现Lac峰的概率为:大细胞/间变型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经典型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各亚型的常规MRI表现、各代谢物比值及Lip峰出现概率无明显差异,但各亚型的ADC_(mean)、ADC_(min)、r ADC值及Lac峰出现情况有一定特征性,其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在髓母细胞瘤各组织学分型的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MR资料,分析病变的MR信号、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平扫的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75%和73.1%;应用ADC值分别为76%、83%和69%;而两者联合应用分别为92%、91.7%和92.3%,明显高于前二者。结论: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