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TNF-α、IL-6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NF-α、IL-6在颅内感染中的作用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52例临床确诊的颅内感染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儿行脑脊液TNF-α、IL-6含量测定。结果: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中TNF-α、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细菌脑中平均浓度增高更加明显;合并脑水肿时脑脊液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无脑水肿者(P<0.01);且TNF-α、IL-6含量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NF-α、IL-6在颅内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NF-α与脑水肿的形态密切相关,脑脊液TNF-α、IL-6含量的检测有助于病原、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脑水肿的判断。  相似文献   
22.
家庭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14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65例,未干预组75例。干预组:自早产儿出院后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接受视、听、触觉刺激及水疗、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共2年。未干预组:只接受与干预组相同的常规育儿指导。结果:3、6、12月龄时干预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显著高于未干预组(P<0.01);1岁时脑瘫发生率干预组为1.5%(1/65),未干预组为5.3%(4/75),干预组早产儿脑瘫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 (P<0.01);2岁时Gesell智能检查,五大能区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家庭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腹泻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7月至1997年7月,我们对住院腹泻病患儿168例进行了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研究对象:本文168例均符合1992年北京腹泻病会议诊断标准。男98例,女70例,年龄3个月至3岁。方法:HP抗体检测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HPIgG。试剂由福建蓝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待检血清在患儿入院后第2天空腹抽取。粪便检查:全部病例进行粪便常规、粪便轮状病毒(ARV)检测,并进行粪便培养试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HPIgG阳性的患儿全部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以明确有无…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对婴幼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4例6个月至3岁大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62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治疗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用面罩型筒式储雾罐吸入布地奈德200-600μg/d;对照组不吸入糖皮质激素。其余治疗方法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喘息发作次数、喘息天数、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吸入β2受体兴奋剂的剂量和次数均较对照组患儿显减少,治疗组患儿未见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借助面罩储雾罐吸布地奈德200-600μg/d治疗婴幼儿哮喘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的管理模式。方法对90例哮喘儿童进行为期1年的门诊治疗与管理和家庭治疗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研究,强调长期规范治疗并对全部患儿进行了峰流速仪(PEF)值测定。结果经过1年随访,规范治疗组哮喘缓解率及缓解期PEF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门诊治疗与管理和家庭治疗与自我管理相结合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全新医学模式,它可使儿童哮喘得到长期缓解及根本控制。  相似文献   
26.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3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胃肠功能障碍的 396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治疗有效率为 94 4 % ,中期为 4 3 0 % ,晚期为 7 9% ;伴呼吸、心脏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为 72 6 % ,伴肾脏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为 2 8 4 % ,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仅为2 7% ;危重病例评分 <70分者有效率为 4 5 8% ,评分 71~ 90分者有效率为 73 6 %。结论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的疗效与诊治的早晚及伴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危重病例评分越低 ,预后越差。及早诊治、综合治疗是抢救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以提高诊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 2 0 0 3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 346例患儿 ,其中 6 4例死亡。对各年龄段进行统计处理 ,采用 χ2 检验研究各种危险因素对死亡的影响。结果  0 1~ 3岁年龄组小儿病死率明显高于 3~ 14岁年龄组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 ;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数与病死率密切相关 ,发生 2个器官功能障碍时 ,病死率 13 9% ,3个器官功能障碍时 ,病死率 38 8% ,4个器官功能障碍时 ,病死率 77 3% ,5个或以上者 ,病死率 10 0 % ;从器官功能障碍的分布来看 ,以肺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 (4 7 1% ) ,其次为循环障碍 (2 7 2 % )及胃肠功能障碍 (2 3 7% ) ;危重病例评分 70分以下者病死率 33 6 % ,71~ 90分者病死率为 10 9%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χ2 =2 6 5 ,P <0 0 1)。结论 降低危重症患儿的病死率首先要降低 0~ 3岁儿童的病死率 ;积极控制炎症反应 ,阻止SIRS向MODS的发展 ,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在儿科危重症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与颅内感染的性质及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颅内感染患儿54例和对照组20例正常儿脑脊液中TNF-α与IL-6水平。结果 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中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化脓性脑膜炎中含量增高更为明显;脑脊液中TNF-α、IL-6水平与其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之间相关性分析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 TNF-α、IL-6参与了颅内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中TNF-α、IL-6含量的测定对脑炎的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9.
郭秀东  赵萍  严文康 《中国医药》2007,2(6):370-371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和吸入布地奈德对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身高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156例,其中对照组77例,予常规治疗;干预组7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IVIG 1.0g/(kg·d),连用2d,应用面罩筒式储物罐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连用一年,观察其3~5年后哮喘发病情况并测患儿1岁和5岁时身高.结果 干预组发生哮喘11例,占13.92%;常规治疗组发生哮喘33例,占42.86%,2组哮喘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1岁和5岁时身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IVIG和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能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日后哮喘的发生率,对患儿身高无影响.  相似文献   
30.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分析134例机械通气患儿308例次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状况,并对早发性和迟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检出致病菌498株,革兰阴性细菌416株(83.5%),革兰阳性球菌66株(13.2%),真菌16株(3.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7.0%)[含耐甲氧西林株22株],表皮葡萄球菌19株(3.8%)[含耐甲氧西林株为11株],前5位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55株(31.2%)、鲍氏不动杆菌56株(11.2%)、铜绿假单胞菌54株(10.8%)、大肠埃希菌39株(7.8%)、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7.0%);药敏结果显示这几类菌株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革兰阴性细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革兰阳性细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头孢唑林、利福平、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迟发性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混合培养阳性比例显著高于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结论 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真菌常见,抗菌治疗应依据于病原学和药敏实验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