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88篇 |
免费 | 2150篇 |
国内免费 | 4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7篇 |
儿科学 | 542篇 |
妇产科学 | 670篇 |
基础医学 | 709篇 |
口腔科学 | 526篇 |
临床医学 | 2159篇 |
内科学 | 2532篇 |
皮肤病学 | 81篇 |
神经病学 | 598篇 |
特种医学 | 7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433篇 |
综合类 | 2629篇 |
预防医学 | 985篇 |
眼科学 | 121篇 |
药学 | 103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83篇 |
肿瘤学 | 10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346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319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298篇 |
2017年 | 361篇 |
2016年 | 1209篇 |
2015年 | 1119篇 |
2014年 | 1357篇 |
2013年 | 1384篇 |
2012年 | 714篇 |
2011年 | 651篇 |
2010年 | 764篇 |
2009年 | 1109篇 |
2008年 | 960篇 |
2007年 | 1103篇 |
2006年 | 1529篇 |
2005年 | 1630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牛梅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4):254-254
肠道是脓毒症、创伤、休克后受损的重要靶器官。许多动物实验已对细菌移位或肠系膜淋巴结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损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重症患者肠道菌群和环境的动态变化迄今未得到明确的阐述。最近日本科研人员对重症SIRS患者的肠道菌群和环境进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2.
罗红彬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8(3):340-342
大量研究显示瘦素在脂肪肝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瘦素抵抗可通过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的表达引起肝脏脂肪化的发生;同时高瘦素血症也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改变肝细胞内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途径使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加。另外,瘦素通过放大选择性炎性介质反应使肝脏脂肪化。 相似文献
993.
郑薇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8(3):352-353
糖尿病(diabetes)的慢性并发症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如神经、心血管、泌尿、肌肉运动、消化系统等,微血管病变是导致这些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危险性的同时,也导致了视网膜病变、肾病及神经病变等特殊的微血管病变,这些病变反映了潜在的内皮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细胞因子,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permeabilityfactor.VPF)。具有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基质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形成等作用。缺氧、胰岛素、糖基化终产物、血管紧张Ⅱ(angiotensinII,AngII)、内毒索、生长因子等均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等过度表达VEGF。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VEGF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关,现简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白藜芦醇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涛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8(3):357-359,362
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来阻断肿瘤的生长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和多种药用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起始、促进、发展三个阶段.并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癌化学预防和治疗药物。本文就白藜芦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和生长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细胞粘附分子及其研究已成为热点,对其调节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相互作用等功能,以及在细胞生长发育、免疫应答、炎症反应、血液凝固、组织修复和肿瘤转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给予高度关注。选择素(selectins)是新近被发现的细胞粘附分子中一个家族,包括P-selectin,E-selectint和L-selectin,主要功能为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自细胞、肿瘤细胞等粘附和相互作用,并与免疫损伤、炎症、血栓形成及肿瘤转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良性血管肿瘤,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发育不良,属错构瘤性质,具有肿瘤和畸形的双重特性。可生长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头颈部最为常见,约占60%,其次为四肢、躯干。 相似文献
997.
钱燕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25(6):371-373
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是一种甲基黄嘌呤衍生物,为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阻断环磷酸腺苷(cAMP)转变为AMP。近年来研究显示,PTX对脂肪性肝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似可改善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涉及抗炎、抗纤维化及保护肝细胞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8.
谷氨酰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最丰富的一种自由氨基酸,血液浓度为500~900mmol/L,占人体游离氨基酸20%以上,在骨骼肌和许多器官如肾脏中存贮,浓度达到血液中谷氨酰胺浓度的30倍以上,占游离氨基酸池的60%以上。谷氨酰胺是参与合成谷胱苷肽的谷氨酸的主要来源。谷胱苷肽系统是体内细胞减少氧化应激的主要机制之一。谷氨酰胺能够通过诱导谷胱苷肽的合成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从而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的恢复,并且能够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增强抗氧化物质活性的能力,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的功能复苏。围手术期早期使用谷氨酰胺保护心肌是一种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9.
1000.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中肺发育不成熟、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及损伤后异常修复是关键因素。白三烯是5-脂氧合酶途径的促炎介质,参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孟鲁司特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抗炎、抗氧化及抗纤维化等作用可能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该文将综述孟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