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7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93篇 |
内科学 | 54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37篇 |
综合类 | 131篇 |
预防医学 | 142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5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3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对西他沙星与莫西沙星抑制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进行体内外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方法本研究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药物的MIC,MBC及MPC;构建新型巨噬细胞RAW264.7细菌感染模型,检测体外药物的胞内外活性;构建药物胞内蓄积模型,采用HLPC检测胞内药物含量;构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菌感染模型,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药物时间及浓度杀菌曲线。结果在体外实验中,MIC,MBC,MPC及时间与浓度杀菌曲线实验表明西他沙星胞内外抑菌活性均强于莫西沙星;在体内试验中,结果表明细胞内药物活性取决于给药频率及药物浓度,同时得出药物胞内含量与胞内活性并非一致。通过药物时间与浓度胞内外杀菌曲线测定,得出西他沙星的抑菌活性强于莫西沙星。结论体内外研究表明西他沙星抑制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强于莫西沙星,能够更好的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2.
63.
64.
随着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普及,作为关键步骤的常规食管空肠吻合技术已逐步成熟,但中高位食管空肠吻合由于位置高而深导致吻合操作困难及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问题。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充分的术野暴露是降低腹腔镜中高位食管空肠吻合操作难度的必要手段,而管型吻合或线性吻合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及操作技巧更是需要术者仔细考量。在现阶段腹腔镜下使用线型切割缝合器行食管空肠侧侧吻合可能是最常用的选择,但在中高位吻合时管型吻合器具有诸多优势,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临床实践中需在把握适应证同时注重操作细节,以便更好地完成中高位食管空肠吻合。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2~9月在我科住院的肠造口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1年2~5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6~9月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情况、造口袋的更换、扩肛技巧、饮食选择、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及家属尽快掌握造口护理知识,达到有效自我护理状态;个性化护理还可以促进护士主动学习,增强护士工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66.
67.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识别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微量清蛋白尿(MA)是一种广泛血管损伤的标志物,本文通过观察SAP患者尿MA的变化,结合临床病情转归探讨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2004年间我院收治SAP患者3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45例。SAP组: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岁。MAP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岁。根据199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制定的MODS诊断标准SAP组32例中未发生MODS的23人发生MODS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47岁。因骨痛、低热9个月,颅骨、肩胛骨、骨盆多发性溶骨改变,于199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经骨髓及血浆蛋白免疫电泳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轻链型,经化疗骨髓中浆细胞由80%降至10%,达部分缓解,骨痛症状于1994年9月消失。此后间断化疗(M2和VAD方案)及注射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通过病例报道和文献回顾总结儿童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3例眶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复习2006年以来发表的141篇文献。结果按影像学分类眶隔前蜂窝织炎4例(17%)、眼眶蜂窝织炎19例(83%)。男13例(57%),女10例(43%)。5岁19例(83%),≥5岁4例(17%),平均年龄为3.7岁。秋冬季发病15例(65%)。致病途径包括:眼眶周围组织感染蔓延17例(74%)、血流感染5例(22%)和额部撞伤1例(4%)。血培养阳性5例(24%):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星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各1例;眼/鼻分泌物培养阳性5例:MRSA 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各1例;脓液培养阳性2例:MRSA、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屎肠球菌混合感染1例,啮蚀艾肯菌、模仿葡萄球菌混合感染1例。所有病例入院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高,均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其中外科治疗3例(13%)。平均住院时间为14(4~32)d。检索2006年至今文献发现:儿童眶蜂窝织炎发病率低,主要病因是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结论儿童眶蜂窝织炎多见于5岁以下者,经验用药应覆盖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较大脓肿及时切开引流有助于避免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