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2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7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新生儿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新生儿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6/2004-01解放军总医院及其309临床部病房及门诊收治的早产儿27例及足月健康儿10人。将1岁以内接受早期干预和定期随访的早产儿分成3组:出生后即开始接受干预早产儿设为新生儿早期干预组(n=10),生后1个月-1岁开始接受干预早产儿设为婴儿早期干预组(n=12)。将1岁后才就诊的早产儿(n=5)设为非早期干预组;正常健康足月儿设为足月儿组(n=10)。生后即接受指导和随访。在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期采用不同有针对性的康复干预措施。在生后1周及4周即新生儿期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评价新生儿神经运动发育情况,包括5部分内容,即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1个月后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检查幼儿的大运动发育建立时间。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早产儿27例,足月儿10人。①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评分中5部分内容评分:新生儿早期干预组在生后4周均明显高于生后1周(t=-4.12~-6.82,P&;lt;0.05)。足月儿组在生后4周虽较生后1周时有所进步,但无明显差异(P&;gt;0.05):生后4周时新生儿早期干预组与足月儿组无明显差异(P&;gt;0.05)。②4组婴儿神经运动发育存在差距,但随着干预指导的进行,早期干预组可翻身、抬头、独坐时间晚于足月儿组[(3.7&;#177;0.25),(4.3&;#177;0.34).(6.7&;#177;0.35)个月;(3.0&;#177;0.27),(3.5&;#177;0.13),(6.1&;#177;0.19)个月,t=6.16,6.99,4.70,P&;lt;0.01];可爬、站、走时间接近足月儿[(8.7&;#177;0.68).(10.2&;#177;0.74),(13.0&;#177;1.28)个月;(8.2&;#177;0.22),(9.8&;#177;1.07).(12.9&;#177;0.84)个月,P&;gt;0.05]。婴儿期干预组和非早期干预组在大运动发育时间明显落后于足月儿组(t=4.89.8.91,P&;lt;0.01)。结论:新生儿早期干预较婴儿早期干预及1岁以后干预可更好地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使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接近足月儿。 相似文献
72.
例 1,女 ,40d ,因腹泻、呕吐 5d入院 ,大便蛋花汤样 ,10次 /d ;呕吐 45次 /d ,尿少 ,色黄。查体 :体温 3 7.2℃ ,脉搏15 0次 /min ,呼吸 42次 /min ,营养差 ,呻吟 ,呼吸浅快 ,面色灰 ,皮肤弹性差 ,前囟及眼窝凹陷 ,心肺无异常 ,四肢末梢凉。血WBC 15 .3× 10 9/L ,N 0 .5 68,L 0 .3 93 ;Hb 13 6g/L ;大便常规有较多脂肪滴 ;入院时血葡萄糖 2 1.6mmol/L ,尿素氮2 8.6mmol/L ,肌酐 163 μmol/L ,Na+168mmol/L ,Cl-13 3mmol/L ,K+5 .6mmol/L ,Ca2 +2 .15mmol/L ,Mg2 +1.2 9mmol/L ,ALT 42 .8IU/L ,AST 5 2 .5IU/L ,TCO2 4.5mmol…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67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同时测定50例健康儿童以上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及与治疗后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与血小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ITP患儿治疗前PL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后PLT上升,PDW、MPV、P-LCR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2)ITP轻、中、重度患儿随病情加重PLT进行性下降,而PDW、MPV、P-LCR进行性增大,但极重度患儿MPV反而变小。(3)PLT与MPV呈负相关(P<0·001)。MPV与PDW、PDW、MPV与P-LCR、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有助于ITI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脊液及血清TNF-α测定,另有15名临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也进行TNF-α测定。TNF-α应用ELISA法检测。结果病毒性脑炎组急性期血清、脑脊液TNF-α水平明显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显著下降(P〈0.01),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急性期脑脊液及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NF-α不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还参与了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患儿,男,2岁5个月,因双下肢运动障碍1月,大小便失禁4天入院。初时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渐加重,不能坐及站立,并伴双下肢痛,病前运动、智力发育正常,无惊厥。1.5岁时曾从80cm高处坠地,腰部着地。查体 精神好,不能独坐和站立,颅神经未见异常,颈部抵抗,四肢肌肉无萎缩,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Ⅱ级,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碳氧血红蛋白(COHb)检测的意义。方法用德国80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270-血氧仪测定18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142例日龄匹配无病理性黄疸(对照组)患儿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及静脉血血清总胆红素(STB)。新生儿溶血组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2 d后测定COHb及STB水平。结果溶血组COHb及S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颅内出血组CO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T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母乳性黄疸组S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而CO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溶血组大剂量静脉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后COHb及ST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COHb测定可作为胆红素水平的指标,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因诊断及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77.
78.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发病因素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收集了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5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共2384例,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以探讨我国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发病情况,易患因素及临床意义。2DE检出退行性主动脉瓣钙化和/或二尖瓣钙化1149例,发生率为49.8%,随增龄而增高,受累瓣膜以主动瓣为主,约为二尖瓣环4倍。主动脉瓣钙化无明显性别差异,而二尖瓣环钙化多见于女性。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及肾功能异常是本病的易患因素。临床分析显示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发充血性心衰不少见,尤在合并高血压和/或冠心病者 相似文献
79.
80.
小儿支原体肺炎54例胸部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0年9月—2011年2月间明确诊断的54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胸部CT显示病变部位:单侧者39例(72.22%),双侧者15例(27.78%);单侧中右侧者20例(51.28%),左侧者19例(48.72%);多个叶段受累30例(55.56%)多于单个叶段受累24例(44.44%),各受累叶段分布情况为:右下叶18例(33.33%),左下叶15例(27.78%),左上叶11例(20.37%),右上叶7例(12.96%),右中叶7例(12.96%),左中叶2例(3.70%);病变性质显示为大片实变影31例(57.41%),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22例(40.74%),云絮状或磨玻璃样或网格样密度增高影各1例(1.85%),双肺散在斑片影7例(12.96%),其中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与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多同时存在。其他病变还有胸腔积液14例(25.93%),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12.96%),肺不张7例(12.96%),心包积液1例(1.85%)。婴幼儿MMP胸部CT以散在斑片影为主,年幼儿以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为主,年长儿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结论小儿MPP单侧病变多于双侧,右肺病变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次为斑点及斑片状实变影,也可见双肺散在斑片影。其影像学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婴幼儿及年幼儿MPP的诊断及儿童MP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