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3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专家点评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PS)用于新生儿的临床研究始于1985年.由于其具有非损伤性的实时床旁监测及不干扰护理和治疗等特点,受到新生儿医生的重视,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相关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2.
本文采用无创性方法对正常新生儿和窒息新生儿的动脉导管分流进行系统观察,旨在探讨出生后动脉导管的生理性关闭过程及围产期缺氧性损害对动脉导管关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亚低温对急性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的脑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HD)复合酶Ⅱ的活性及ATP合成能力的影响,以探讨亚低温治疗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HIBD模型鼠随机分为缺氧缺血(HI)常温恢复组和亚低温干预组,同时设对照组。各组动物在HI后不同时间点(0、2、6、24、48、72h)断头取脑,用密度离心及差速离心方法提取线粒体,生化法测定脑线粒体SDH和复合酶Ⅱ的活性,并用酶萤光法检测脑线粒体的ATP合成能力。结果:HI常温恢复组结扎侧大脑脑线粒体SDH的活性在HI后2—6h先下降后再逐渐恢复,72h最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脑线粒体复合酶Ⅱ的活性及脑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在HI后2h明显恢复,6h出现第2次下降,72h恢复正常。亚低温干预组各时间点脑线粒体SDH活性、脑线粒体复合酶Ⅱ的活性及ATP的合成能力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常温组,SDH在72h恢复正常,复合酶Ⅱ在48h恢复正常,ATP合成能力在24h恢复正常。结论:亚低温可减轻HIBD鼠线粒体SDH及复合酶Ⅱ活性的下降,增加脑ATP的合成,缩短继发性能量衰竭的时间,从而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94.
王艺教授:Einspieler博士、da Silva教授,首先非常感谢您二位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中国培训基地”培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在刚刚结束的中国首届暨全球第31届“Prechtl’s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基础培训课程”中,包括我和邵肖梅教授在内的我国近30多名儿科医生学习和了解了这项新的评估技术。今天非常高兴邀请您二位更深入地探讨GMs质量评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分析了一组并发心肌损害的窒息新生儿,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复苏后酸中毒和低氧血症是导致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心力衰竭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窒息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也是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十二年来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2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30例血清总胆红素(sb)≥340umol/L患儿的随访资料,并探讨新生儿溶血病中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预防的关键。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6年6月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者218例,其中男119例、女99例;早产28例,足月190例;出生体重<1500g2例、~2500912例、>2500g2…  相似文献   
9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对象 临床诊断HIE的足月儿4 1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 (2 1例 )和非干预组 (2 0例 )。方法 干预组接受早期训练 ,定期随访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 ,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 ,在 12~ 18个月对所有患儿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最终评估 ,同时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育儿指导。结果  3月龄、6月龄时干预组CDCC量表的智力发育指数均高于非干预组 (P <0 0 5 ) ;两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干预组总发育商 (DQ)和言语能DQ高于非干预组 (P <0 0 1) ;而两组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DQ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托吡酯对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制作毛果芸香碱惊厥持续状态动物模型,给予托吡酯干预,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坏死、凋亡、凋亡蛋白表达和胶质细胞增生变化情况。结果:毛果芸香碱惊厥持续状态模型鼠病理损伤特点为神经元坏死、细胞凋亡、凋亡蛋白表达增多,胶质细胞增生。托吡酯可减少海马区细胞坏死:CA3区坏死细胞百分比由(72.1±13.4)%降至(20.6±7.2)%(P<0.05);CA1区由(67.1±9.3)%降至(18.3±4.8)%(P<0.05);减少细胞凋亡:CA1区单位面积凋亡细胞数由9.4±6.1降至1.7±0.8(P<0.05);减少凋亡蛋白表达:单位面积caspase-3阳性面积由1.49±0.25降至0.71±0.12(P<0.05);缓解胶质细胞增生:单位面积胶质细胞数由47.3±3.6降至19.5±3.9(P<0.05)。结论:托吡酯对幼鼠惊厥性神经变性,可减少神经的死亡和凋亡,缓解胶质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出生12 h内采用NicoletOne脑功能监测仪对71例早产儿进行aEEG描记。根据aEEG背景活动的方式及有无惊厥样活动,将aEEG结果判断为正常和异常aEEG(包括轻度异常及重度异常)。床旁颅脑超声监测脑损伤的发生。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低氧血症、辅助通气及脑损伤对早产儿aEEG的影响。结果 1.早产儿71例中,正常aEEG 40例,异常aEEG 31例。2.胎龄<34周者54例,正常aEEG 25例,异常aEEG 29例(53.7%);≥34周者17例,正常aEEG 15例,异常aEEG 2例(11.8%);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5 2,P<0.01)。3.出生体质量<1.5 kg者25例,正常aEEG 8例,异常aEEG 17例(68.0%);出生体质量≥1.5 kg者46例,正常aEEG 32例,异常aEEG14例(30.4%);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1 9,P<0.001)。4.产时有窒息者36例,正常aEEG 15例,异常aEEG 21例(58.3%);无窒息者35例,正常aEEG 25例,异常aEEG 10例(28.6%);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0 4,P<0.05)。5.低氧血症24例,正常aEEG 16例,异常aEEG 8例(33.3%);无低氧血症者47例,正常aEEG 24例,异常aEEG 23例(48.9%);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2 4,P>0.05)。6.辅助通气者19例,正常aEEG 8例,异常aEEG 11例(57.9%);未辅助通气者52例,正常aEEG 32例,异常aEEG 20例(38.5%);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6 4,P>0.05)。7.有脑损伤者51例,正常aEEG 24例,异常aEEG 27例(52.9%);无脑损伤者20例,正常aEEG 16例,异常aEEG 4例(20.0%);2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7 5,P<0.05)。结论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对早产儿aEEG有显著影响。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以及出生时窒息和脑损伤的早产儿异常aEEG的发生率高。在分析早产儿aEEG时应考虑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及脑损伤等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评估髙危新生儿和小婴儿的神经运动行为的方法,可以帮助临床超早期地预测髙危儿的神经发育结局,特别是脑瘫。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和减轻家庭及社会精神与经济的负担。但GMs质量评估在低危新生儿随访中的预测价值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