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陕西省黑热病流行病学和时空聚集特征及疫情长期流行的动态趋势,为疫情监测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陕西省1953年7月—2016年12月黑热病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黑热病的三间分布,并应用SaTScan 9.04和ArcGIS 10.2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陕西省1953年7月—2016年12月累计报告黑热病发病41 990例,年均发病率为2.25/10万;死亡210例,年均死亡率为0.01/10万;总病死率为0.50%。陕西省黑热病在1950年代发病数、死亡数和病死率均较高,1960年代以后大幅下降,到2004年疫情有小幅回升,部分地区出现小的暴发点。黑热病发病高峰以夏秋季7—9月为主,占总发病数的36.98%;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93:1;职业以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8.10%和34.18%。黑热病病例主要分布在陕西省10个地级市92个县(区);时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黑热病共探测到5个聚集区域,聚集中心分别为靖边县、勉县、武功县、蓝田县和澄城县;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950年代关中地区有多处黑热病高-高聚集区,1960-1990年代以陕北地区为主,2000年代在汉中市出现高-高聚集区,2010年代高-高聚集区为宜川县和韩城市等地貌特点为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地带。结论陕西省黑热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局部有所回升,应针对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控制黑热病重新流行。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矮小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31例矮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矮小症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0例(32.26%),包括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IGHD)8例(25.81%);特发性矮小(ISS)3例(9.68%);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S)3例(9.68%);软骨发育不全(ACH)2例(6.45%);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3例(9.68%);先天愚型1例(3.23%);Silver-Russell综合征1例(3.23%)。结论矮小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确诊困难。故对于矮小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项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3.
陈忠  张斌  覃凌智  张雅琪  邱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65-2768
目的:了解武汉市儿童伤害的发生现状以及家长认知水平、意识行为对伤害的影响,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老街道、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密集地)、城关、乡镇等四个层次,抽取城区一条街道、农村一个乡镇,调查表采用了儿童安全联盟(TASC)在亚洲各国普遍应用的调查表为基本模板,根据武汉市实际情况进行了必要的修订。结果:武汉市儿童伤害的发生率为78.7%。未伤害组的监护人认为应"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比例高于伤害组,且未伤害组经常接受安全教育的比例明显高于伤害组;未伤害组监护人认为意外伤害能预防的比例明显高于伤害组,而认为无所谓学习防治知识、孩子未接受过安全教育、不注重为孩子创造安全环境是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为孩子投意外伤害保险是保护因素。结论:家长对儿童伤害的认知情况、意识行为不容乐观,提供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更多的接受安全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家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控制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正>患者,男,37岁,因“咽痛10天,畏寒、发热7天”于2020年10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0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无咳嗽、咳痰、畏寒、发热等。7天前患者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 ℃,伴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四肢酸软等。患者于当地医院经“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反复发热,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既往史:3个月前患者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荨麻疹”,经治疗后好转(具体不详),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相似文献   
75.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6岁,因左足肿胀活动受限十余年、逐渐加重至左足变形、活动异常一年而就诊。患者有糖尿病史二十余年,否认外伤史。查体:患者身高155cm,蹒跚步态,左足及左踝肿胀,畸形,活动异常,痛温觉消失,以足部明显;X线检查:左足舟骨、骰骨、及距骨见不规则骨质破坏,且见碎裂改变,以  相似文献   
76.
芥子碱平喘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芥子碱的平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整体动物引喘法研究芥子碱的平喘作用;豚鼠肺支气管灌流法,考察芥子碱对气道平滑肌的舒张作用。结果中、高剂量(14.8、74 mg/kg)芥子碱(ig给药),低、中、高质量浓度(91.9、459.5、919.0 mg/L)芥子碱(喷雾给药)均可明显延长Ach所致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芥子碱能够明显增加气道灌流液流速和灌流滴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芥子碱以ig或喷雾方式给药,均具有明显的平喘作用;芥子碱能通过扩张气道平滑肌,增加肺和气管容量,从而起到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考察几种促渗剂对青蒿琥酯体外经皮吸收的影响,为青蒿琥酯贴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K-6A型透皮扩散仪,以SD大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测定含有不同浓度促渗剂的青蒿琥酯贴剂的累计透过量和经皮渗透速率。结果各促渗剂对青蒿琥酯促渗作用大小依次为:油酸(OA)〉N-甲基吡咯烷酮(NMP)〉丙二醇(PG)〉氮酮(Azone)〉己二酸二异丙酯(IPA)。NMP和OA的促渗作用呈浓度依赖性,IPA和PG的促渗效果不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处方中高浓度的IPA和PG反而会抑制青蒿琥酯的透皮吸收。结论10%OA对青蒿琥酯的促渗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比分析孕三烯酮在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价值。方法:系统检索OVID、MEDLINE、CNKI数据库获得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孕三烯酮的症状缓解率优于妈富隆(RR=8.270,95%CI:1.046~65.384),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RR=0.888,95%CI:0.845~0.933),与达那唑(RR=1.043,95%CI:0.949~1.146)、米非司酮(RR=0.972,95%CI:0.943~1.003)及中药治疗(RR=0.954,95%CI:0.905~1.00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后累计妊娠率的改善方面孕三烯酮弱于GnRHa(RR=0.792,95%CI:0.657~0.954),与米非司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13,95%CI:0.730~1.140)。孕三烯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肝损伤)高于米非司酮(RR=1.865,95%CI:1.453~2.394)和妈富隆(RR=8.270,95%CI:1.046~65.384),与GnRHa相比总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08,95%CI:0.965~1.772),但相应表现有所不同。2种剂量的孕三烯酮对EMs患者的美国生殖医学协会EMs分期(AFS评分)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85,95%CI:-0.491~0.861)。结论:孕三烯酮作为治疗EMs的二线药物,总体效果弱于GnRHa,增加剂量对疗效无明显改善。在不良反应可接受的范围内,是可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中丙酮酸激酶M型同工酶(PKM)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D)核心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ADNI数据库中痴呆(AD)组62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130例,以及健康对照(CN)组83例,共275例研究对象。分析各组间CSF PKM水平差异以及PKM与AD生物标志物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CN组相比,MCI组及AD组CSF PK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非载脂蛋白Eε4(APOEε4)基因携带者相比,该基因携带者PKM水平显著升高(P=0.011)。MCI组及AD组患者CSF PKM水平与CSF中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呈相关性(MCI:r=0.802,P<0.001;r=0.759,P<0.001。AD:r=0.783,P<0.001;r=0.715,P<0.001)。结论 AD及MCI患者中CSF PKM水平与CN组相比显著升高,其与tau蛋白呈正相关,且与APOEε4基因携带情况相关,提示其有待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志物和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滇北球花报春的化学成分及其镇痛活性,为报春花属植物开发创造条件。方法:滇北球花报春85%乙醇回流提取物经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结合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利用TLC,NMR等方法确定相应化学结构;采用乙酸扭体法、热板法对总提物、各溶剂萃取部位和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镇痛活性研究。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二羟基查尔酮(1),5-羟基黄酮(2),3'-羟基黄酮(3),槲皮素3-O-(2,6-二-O-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片叶苔素C(5),樱草苷(6),棕榈酸(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镇痛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2,3,7均能抑制乙酸诱发的小鼠扭体次数,但不能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结论:滇北球花报春提取物富含黄酮类及酚性成分,部分黄酮类成分具有镇痛活性,其镇痛效果接近或优于阳性药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