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7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王莉邢伟吴凝萃于润江对象:(1)研究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60±10岁。全部病例均为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5.43±1.26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葡萄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里,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7-MGTP pulldown实验检测细胞翻译起始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TORC1信号通路分子的活化.结果 与培养基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相比较,当浓度为15 mmol/L时,促进细胞增殖,与7-MGTP结合的翻译起始复合物增加,mTORC1信号通路活化;当25 mmol/L时,抑制细胞增殖,与7-MGTP结合的翻译始复合物减少,mTORC1信号通路中与细胞增殖相关的4EBP1和与细胞生存相关的Akt的磷酸化减弱.结论 葡萄糖通过对mTORC1信号通路的双向调节作用调控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3.
反应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反应性氮类(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 所导致的氧化损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参与多种病变如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细胞及红细胞膜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重金属、药物及雾毒中毒等的发生发展,其中丙二醛(MDA)和4-羟基-壬烯醛是两种重要的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同时机体存在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SSH-R)、谷胱甘肽(GSH)等)。但一旦LPO如MDA水平增高,则表明脂质过氧化损伤超过了机体的抗氧化作用,故MDA反映了氧化损伤与抗氧化作用的结果[1],可用于评价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程度。研究表明氧化损伤存在于多种急、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2, 3],引起、加重其病理过程。本研究采用CCl4复合因素引起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探讨蒿鳖养阴软坚方通过抗氧化损伤和诱导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凋亡的抗肝纤维化机理。  相似文献   
54.
蒋振兴  王毓  邢伟  邱建国 《淮海医药》2010,28(6):475-478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的特点。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灶、肿块,边缘光整,境界清,位于左肺者略多,钙化2例,1例同时有空气新月征及晕征,增强病灶多呈明显强化,2例可见贴边血管征。结论中年妇女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整、境界清,明显强化,伴有空气新月征者,需重点考虑肺硬化性血管瘤。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CRCC)多b值DWI的单、双指数函数分析在术前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根据Fuhrman核分级法分成低、高级别两组。参考常规序列,在肿瘤实质区手动勾画大小约0.30 cm×0.30 cm~0.45 cm×0.45 cm的ROI,记录各b值对应的信号强度值。采用单指数函数计算两组的参数ADC值;应用双指数函数计算两组的F、Dfast和Dslow。比较各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高、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效能。当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级别组20例,高级别组12例。与低级别的CCRCC相比较,高级别组的ADC值无明显差异(U=50.0,P=0.71),F减低(U=18.0,P=0.01),但是Dfast、Dslow都增大,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U=15.0,P=0.01;U=20.0,P=0.02)。而且,F,Dfast和Dslow预测高、低级别CCRCC的效能相似(P值分别为0.61、0.77和0.44)。结论与多b值DWI的单指数函数分析相比,双指数函数更适合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6.
《医学磁共振》杂志(MRM或官方简称“Magn Reson Med”)是一本国际性期刊,迄今为止已收到来自3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稿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关注我们的杂志.本文是Magn Reson Med杂志主编应邀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2012年国际磁共振年会上“聚焦中国”的发言稿,将向大家介绍《医学磁共振》杂志的概况、审稿流程、对审稿人的要求以及杂志社给作者的一些写作建议和投稿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最大b值对透明细胞癌多b值的Dwl分析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多b值(0S/mm。~1200S/mm。)DWI图像中透明细胞癌的信号强度,采用双指数函数分析数据,根据最大b值(bmax)的选择分为两组:组1(b=800S/ram0)和组2(b=1200S/1111112)。分析两组的参数F、Dfast和DslOW有无差异,组间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WiICOX011)。结果透明细胞癌的Dwl信号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双指数函数分析的参数F、Dfast和DS1OW的中位数(及75%区间)在组1中分别依次为60.79%(37.79%、89.54%)、3.485×10—3mm2/S(2.028×10—3mm2/S,7.053×10mm2/S)和0.5837×10-3mm2/s(0mm0/S,1.161×10-3mm0/S);在组2中分别依次为77.84%(60.13%,89.06%)、2.91801013mm’/S(2.309×100mm0/S,5.749×10-3mm2/S、和q.1s01×10-3mmz}S00ram27S,0.6583×10-3mm2/S)。各参数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透明细胞癌的多b值Dwl分析中,最大b值为800S/ram。和1200S/m111。对多b值DwI的分析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对于发现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出血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DAI的19患者,受伤两周内行头部磁共振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扫描,将sWI序列与常规T2wI序列发现的病灶数目进行比较。并对SwI序列发现的病灶数与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票SwI序列、T2WI序列、T1WI序列发现病灶数目分别为:538个、128个、101个。SWI序列对于发现DAI病灶的能力显著高于常规T2WI序列(z=-3.764,P〈0.01),并且DAI病灶的数目与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呈高度的负相关(r=-0.746,P〈0.01)。结论SwI序列能较MRI常规序列更敏感的发现DAI出血性病灶,对临床医生准确评估DAI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脾脏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脾脏炎性假瘤的临床和CT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CT表现。结果:8例患者共9个病灶中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灶,其中7个病灶边界清楚,2个病灶边缘稍模糊,较大的病灶其内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2个病灶无明显强化,7个病灶仅有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扫描8个病灶呈渐进性持续强化,较小的病灶甚至可呈等密度。结论:脾脏炎性假瘤在CT动态增强扫描时具有持续性、渐进性强化和延迟强化的特征性表现,螺旋CT对脾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刘伟  邢伟 《医学综述》2011,17(17):2617-2620
胃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微转移是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中播散在血循环、淋巴管、骨髓以及各组织器官的微小肿瘤转移灶。已发现微转移与各种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目前对胃癌微转移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寻找不同的检测方法、途径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以发现早期诊断胃癌的新思路,从而为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