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三级管理体系对住院手术儿童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的2 000例住院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12月收治的1 000例儿童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收治的1 000例儿童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管理体系,观察组则采用三级管理体系,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知晓度、预防态度合格率以及两组住院手术儿童院内感染率,并对感染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知晓度为84.55%,预防态度合格率为9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8.561、11.269,P = 0.019、0.008);观察组患儿院内感染率为5.40%,显著低于对照组(14.60%)(χ2 = 6.148、P = 0.026);共分离出124株病原菌,其中6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构成比最高(占54.84%),其次是链球菌和气球菌等。
结论三级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预防住院手术儿童发生院内感染,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知晓度和预防态度合格率。 相似文献
22.
23.
某健胎中药致畸作用及对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保证新药某健胎中药 (PAKRQAB)的临床用药安全 ,评价其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效应。方法 设 3个剂量组 :6 0、12和 2 4g (kg·d) ,最高剂量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 80倍 ,另设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于孕期 6~ 15d经口给予受试物 ,第 2 0天检查对孕鼠和胎鼠的毒性和致畸性 ,并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孕鼠和胎鼠肝组织HSP70水平。结果 3个健胎液剂量组均未诱发畸形 ,但高剂量组妊娠率下降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孕鼠各剂量组HSP70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对胎鼠HSP70表达影响不明显 ,孕鼠表达量较胎鼠高。结论 该健胎中药无致畸性 ,无母体毒性及发育毒性 ,但对高剂量组孕鼠妊娠率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6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整体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儿及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4.805, P=0.028),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521, P<0.001);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 =3.910, P=0.048)。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中,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自1993~1998年来,笔者采用胃康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500例均有上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嗳气或反酸等),经胃镜与活检确诊为良性溃疡,并无溃疡并发症,无胃部手术史,无心、肺、肝、肾疾患.其中男353例,女147例;年龄18~60岁,平均49岁;病程3~21年;溃疡位于胃窦者214例,胃体127例,十二指肠159例;复合性溃疡57例;HP阳性279例.诊断标准参考《消化性溃疡病》[1].
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3年~1999年共收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3例 ,现就合并住院后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自1993年元月~1999年10月住我院儿科肾病综合征患儿43例 ,按全国儿科肾病科研组制订的标准 [1],诊断为单纯性肾病28例 ,肾炎性肾病15例。其中男性37例 ,女性6例 ;年龄2岁~13岁。全部病例应用激素治疗 ,激素应用时间为2周~48周 ,每日剂量2mg/kg(总剂量<60mg/d)。二、院内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均为入院后48小时发病 ,且符合以下标准[2]。(一 )呼吸系统感染1…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金属矿山和陶瓷厂生产性粉尘刺激巨噬细胞引发炎性反应及炎性因子释放情况,为早期发现粉尘对健康损害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为靶细胞,选取瓷厂、钨矿、锡矿3种厂矿作业点采集的呼吸性生产性粉尘样为实验组,以标准石英为对照组,按37.5、75、150、300μg/mL浓度组染毒细胞6h,测定细胞活力(MTT法)、活性氧(ROS)释放量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TGF-β1、IL-18)的水平。结果瓷厂、钨矿及锡矿粉尘均导致巨噬细胞的存活率下降,释放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IL-18)及抗炎细胞因子(TGF-β1),并随粉尘浓度的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瓷厂粉尘导致巨噬细胞活力下降的能力最强,锡矿粉尘次之,钨矿粉尘最弱;钨矿和锡矿粉尘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能力强于瓷厂粉尘,在低浓度组(37.5、75μg/mL),钨矿和锡矿粉尘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1β的能力显著强于标准石英,而在最高浓度组(300μg/mL),标准石英诱导产生IL-1β的能力显著强于瓷厂、钨矿及锡矿粉尘。钨矿和锡矿粉尘在各浓度组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均显著强于标准石英。但钨矿粉尘未能影响巨噬细胞产生TGF-β1的水平,锡矿粉尘未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18。结论不同来源生产性粉尘可引发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其严重程度与前期报道的人群尘肺发病危险度相一致,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可作为早期预测粉尘对人体健康损害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