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血浆蛋白C、蛋白S在静脉血栓病人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血浆蛋白C(PC)和蛋白S(PS)活性水平,探讨它们对DVT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凝固法在Coulter Acl-Futura-plus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30例DVT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组血浆PC、PS活性.结果患者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较PC、PS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PC、PS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C、PS活性测定对DVT病人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相关的急性非少尿型肾损伤与大鼠血中水通道蛋白2(AQP-2)的相关性,探讨AQP-2作为DIC相关急性非少尿型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的意义。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9)静脉滴注10mL无菌生理盐水,大鼠滴注4h3只,6h3只,8h3只;实验组(n=15)注射脂多糖(LPS)溶液(LPS 30mg/kg体质量,溶于10mL无菌生理盐水,滴注LPS 4h5只,6h 5只,8h5只。各组静脉滴注后取血液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肌酐(SCr)、血尿素(BUN)水平,监测各组在滴注LPS时间段内的尿量;滴注结束后取各组肾、肺组织HE染色及纤维素染色,观察组织中微血栓形成情况以及组织病理损伤;同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液中AQ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加压素(AV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采用SNK-q及直线相关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AQP-2和SCr的诊断价值。结果各个实验亚组PLT和FI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实验组PT与对照组相比延长,尿量、血清中D-D、TNF-α和AVP,SCr、BUN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各亚组大鼠的血清中AQP-2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减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2和TNF-α、AVP、IL-1β呈负相关(r=-0.557、-0.629、-0.780);光镜下,LPS 6h组可见肺毛细血管有微血栓形成,肺间质水肿;肾有炎细胞浸润。结论大鼠静脉持续注射LPS诱导大鼠建立DIC相关急性非少尿型肾损伤模型,随着病程的发展,AQP-2在血中有下降趋势,并且与AVP、TNF-α、IL-1β呈负相关,提示AQP-2可能参与大鼠DIC早期的肾损伤,为非少尿型急性肾损伤早期辅助性诊断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概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79名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7天以上,分别用ADP和从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用光学法(广为使用的方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11.4%(n=9)。阿司匹林抵抗组高血压患者的比率(44.4%)与阿司匹林敏感组(25.0%)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要检测其血小板聚集功能。高血压患者易发生阿司匹林抵抗,这提示这类患者要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加大阿司匹林的剂量或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84.
对24例25~52岁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26例20~51岁的Graves病(GD)患者和35例健康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的表达情况、血浆中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甲状腺细胞Fas抗原及Fas配体(FasL)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探讨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关系。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的检测运用流式细胞术,血浆中sFas水平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均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分别取10例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甲状腺细胞Fas抗原及Fas配…  相似文献   
85.
作者前已报导了癌灵Ⅰ号体外抗癌(人早幼粒细胞株 HL—60,人慢粒急变白血病细胞株 K562)活性检测及癌灵Ⅰ号体内抗白血病(小鼠 T 淋巴性白血病细胞L_(651)作用检测。现将应用癌灵Ⅰ号对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抗癌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严重血液疾病。目前由于各种药物所引起的再障国内外报道较多。但尚未见有速效伤风胶丸引起再障的报道。现将我室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3岁,学生。1个月前因感冒发烧,口服速效伤风胶丸(1日3次,每次2丸),共服10天(60丸),感冒症状好转后,发现口唇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老年人血清中维生素B12、叶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随季节改变发生变化。方法选取151例研究对象,在冬春季和夏秋季分别采血1次,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微粒子技术测定叶酸和维生素B12,同时进行比较。结果冬春季血清中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没有呈现季节性变化。结论哈尔滨市老年人在冬春季应该适量服用维生素B12、叶酸,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细胞微粒(microparticles,MPs),也称微囊泡,是各类细胞遭受一系列应激(激活或凋亡)时,从细胞浆膜上脱落而释放的一些膜性小囊泡。1967年,Wolf[1]首先发现并描述了血小板微粒,称之为"血小板尘埃"。后来的研究证实,红细胞、白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肿瘤细胞等均可释放细胞微粒,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解癌灵I号抗癌作用。本研究采用死活细胞计数,^3H-TdR掺入法及克隆法,检测癌灵I号对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癌灵I号在细胞整体水平,DNA合成抑制和克隆增殖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细胞毒作用,并且有较好剂量效应曲线。同临床常用抗白血药物高三尖杉酯碱比较,3种方法ED50剂量均高于高三尖杉酯碱。癌灵I号同临床用药剂量大于高三尖杉酯碱相符合。  相似文献   
90.
生物学变异对正常人血小板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物学变异对正常人血小板数的影响。方法对成都、苏州和哈尔滨三地区707名正常人的血小板数进行测定,对地域、季节及个体因累包括出血时间(BT)、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网织血小板(Ret-PLT)、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等引起正常人血小板数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成都和苏州地区正常人血小板数的范围分别为52~202×109/L和60~259×109/L,显著低于哈尔滨的154~358×109/L(P< 0.0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成都(11.8~15.6fl)和苏州(10.9~15.8fl)显著高于哈尔滨(9.5~12.9fl)(P< 0.0001);成都与苏州地区正常人冬季的血小板数显著低于夏季(P<0.0001),而MPV高于夏季(P<0.05)。成都地区正常人低血小板组(<150×109/L)的PA-IgG(13.5±7.1 ng/107PLT)明显高于正常血小板组(>150~109/L)的PA-IgG (8.3±2.7 ng/107PLT)(P<0.0001);苏州地区正常人低血小板组的Ret-PLT(19.5±7.1%)明显高于正常血小板组(11.6±2.7%)(P<0.01):成都地区正常人低血小板组的BT(8.6±2.3 min)明显高于正常血小板组(6.0±1.2 min) (P<0.01)。同时,结果表明成都地区正常血小板组的HDL(1.60±7.6 mmol/L)显著高于低血小板组(1.23±0.31 mol/L)(P<0.01);冬季的Ch含量(4.58±0.86 mmoL/L)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