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合并糖尿病(DM)CI患者(DMCI组,30例)、非DM的CI患者(NDMCI组,30例)、DM患者(DM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人)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根据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CI患者按病情进行分组。结果DMCI组、NDMCI组及DM组血清IL-1β[(0.60±0.04)ng/ml、(0.33±0.03)ng/ml、(0.30±0.02)ng/ml]、IL-6[(231.07±7.68)pg/ml、(141.34±6.50)pg/ml、(118.92±5.82)pg/ml]、TNF-α[(2.70±0.11)ng/ml、(1.85±0.11)ng/ml、(1.21±0.13)ng/ml]及CRP[(7.44±0.26)ml/L、(4.67±0.21)mg/L、(4.54±0.24)mg/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20±0.03)n...  相似文献   
62.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也是造成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然而几乎所有针对经典发病机制的药物都未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使得科学家逐渐从简单的淀粉样蛋白假说转向新的发病机制理论,包括伽玛振荡、朊病毒样传播、脑血管收缩、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1α通路的作用、微生...  相似文献   
63.
Nogo—A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髓磷脂中发现的一种抑制轴突生长的蛋白,它含有两个完全独立的具有抑制活性的结构域;位于细胞内的amino—Nogo和位于细胞表面的Nogo-66。Nogo-66是通过与其受体复合体NgR/p75/Lingo-1结合发挥作用的。Nogo—A在发育的神经元胞体和轴突表面的表达,暗示它可能在初期参与了髓鞘的形成。Nogo蛋白及其受体的发现是中枢神经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的重大突破。本文就Nogo—A及其受体的结构、分布、功能及有关最新研究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4.
额叶癫痫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癫痫综合征,其发生率仅次于颞叶癫痫。额叶癫痫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大,为提高对额叶癫痫认识及诊断水平,总结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4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报告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青年性卒中发生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45例45岁以下青年性卒中病人进行个人史、家族史、颈部血管彩超、血糖、血脂水平及HCY、FA、VitB12水平的测定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老年脑梗塞组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HCY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叶酸及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青年对照组。结论:青年性卒中的发病病因多样且复杂,但仍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血清HCY含量高于正常,也是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生脑梗死与复发脑梗死的l临床特点。方法采用Logi5tic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以脑梗死为因变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痛、糖尿病、三酰甘油(TG)、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斑块及吸烟为自变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生脑梗死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复发性脑梗死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糖尿病、LDL-C、颈动脉斑块及吸烟是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脑卒中首次脑梗组年龄63.26岁±9.93岁,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复发脑梗死组,收缩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o.05);首次脑梗组胆固醇、TG、LDI。一C均高于复发组(P〈O.05);复发脑梗组年龄66.35岁±9.51岁,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首发组(P〈O.05)。颈动脉斑块性质分析,两组均以硬斑为主,结果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组入院及出院时NHISS评分均低于复发组(P〈0.05)。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率中首发组以部分前循环梗死(PICA)比例最多,而复发组以腔隙性脑梗死(LACI)比例最多,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首次脑梗死组收缩压高,血脂明显异常,而复发脑梗组血液黏度升高;首次脑梗组以部分前循环梗死为主,复发脑梗组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呈多灶病变;复发脑梗组患者预后差,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较明显,住院时间延长,卒中相关性痴呆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我们将对内蒙古蒙古族人群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CYP11B2基因启动子区C-344T、AGTM235T多态性及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蒙古族人群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危险因素。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09名健康受试者ACE基因I/D、AGT基因M235T、CYP11B2基因C-344T多态性。结果(1)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经比较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为两组资料在年龄、饮酒、高血压家族史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13,0.006,0.005),年龄、饮酒及具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增加1.031,2.122和2.399,95%可信区间为1.006-1.056,1.238-3.637和1.306-4.405。(2)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3个基因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之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CYP11B2位点CT基因型的发病风险为0.592,P值为0.047,χ2值为3.929,95%可信区间为0.353-0.994,其他基因型结果均为P0.05。结论年龄、饮酒及具有高血压家族史在蒙古族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交互作用;CYP11B2位点CT基因型与其它位点存在交互作用,可能是高血压的遗传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中国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adiponectin,ADIPOQ)+276G/T(rs150129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检索自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PubMed、Ovid、CBM、Springer、CNKI和WanFang Data中关于中国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rs1501299(+276G/T)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并辅以文献追溯。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其中T2DM患者3 384例,健康对照者3 1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隐性遗传模式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9,95%CI(1.13, 1.49),P<0.05]。该位点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结果发表偏倚较小,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大、精度较高,所有研究组都具有较好代表性。结论中国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276G/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布鲁氏菌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兽共患病,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7大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由于管理不善和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种内/种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感染率不断增加,至今仍困扰着世界。人类布鲁氏菌病易使多系统受累,一旦发展到慢性阶段,将难以治愈,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受累为布鲁氏菌病的并发症之一,称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neuobrucellosis,NB),NB在布鲁氏菌病中的发病率为1%~2%,本文重点总结了NB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疫苗制作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该病在诊断及预防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0.
布氏杆菌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它以动物为主要宿主,人类是其第二主要宿主。在国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布氏杆菌可侵犯人体各个系统,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侵犯神经系统则称其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较罕见,但表现十分复杂,可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急性脑血管病、癫痫等。正因如此,临床诊断较困难,很容易误诊。虽然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病死率较低,但误诊或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终身残疾。为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对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认识与重视,现将其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防预后综述如下,并就目前国内对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诊断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