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65篇 |
免费 | 393篇 |
国内免费 | 2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6篇 |
儿科学 | 44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341篇 |
口腔科学 | 51篇 |
临床医学 | 898篇 |
内科学 | 463篇 |
皮肤病学 | 189篇 |
神经病学 | 178篇 |
特种医学 | 26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673篇 |
综合类 | 2167篇 |
预防医学 | 732篇 |
眼科学 | 68篇 |
药学 | 823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775篇 |
肿瘤学 | 1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55篇 |
2022年 | 204篇 |
2021年 | 245篇 |
2020年 | 185篇 |
2019年 | 171篇 |
2018年 | 202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187篇 |
2014年 | 578篇 |
2013年 | 331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367篇 |
2010年 | 371篇 |
2009年 | 364篇 |
2008年 | 288篇 |
2007年 | 366篇 |
2006年 | 360篇 |
2005年 | 429篇 |
2004年 | 351篇 |
2003年 | 301篇 |
2002年 | 175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216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42篇 |
1997年 | 128篇 |
1996年 | 147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88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液中表达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 (ELISA), we measured levels of interleukin-6 (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 in middle ear effusions (MEE) from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 undergoing auripuncture to study the role of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Significant levels of IL-6 (> 62.5 ng/L) were found in 19 (86.36%) of 22 MEEs and those of TNF-alpha (> 37.5 ng/L) in 19 (70.37%) of 27 MEEs. The mean (+/- s) levels of IL-6 and TNF-alpha were 507.68 +/- 813.11 ng/L and 186.86 +/- 166.93 ng/L, respectively. It revealed that the shorter the course,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IL-6 in MEE: the longer the course,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TNF-alpha in MEE.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SOM, IL-6 might participate in the defensive reaction of organism, while TNF-alpha might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sistence of SOM, resulting in an excessive inflammatory reaction with a potential for pathological chan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probabl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OM. 相似文献
33.
主控计算机右视窗中实时采集的B超图像逐渐消失,但B超机的图像显示正常。系统重启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上述故障又出现。 相似文献
34.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I型和II型属a疱疹病毒亚科,为DNA病毒,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在美国,新生儿HSV感染率为1∶30000~1∶1400,出生新生儿70%为HSV II型感染,30%为HSVⅠ型感染;大约85%的新生儿HSV感染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因接触污染的产道分泌物所致,宫内感染者仅占5%〔1〕。孕妇原发感染Ⅱ型HSV者,新生儿垂直感染HSV的发生率高达35%~80%,孕妇再次感染Ⅱ型HSV者,新生儿垂直感染HSV的发生率仅为0%~5%〔2〕,而大多数出生时感染HSV的新生儿,其母亲和母亲的性伴侣否认疱疹病毒感染病史。新生儿HSV原发感染,临床… 相似文献
35.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手术是近年来深受医学界重视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因其具有无创伤、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随着这种新治疗方法的诞生,其麻醉方法的选择、用药及处理与常规手术麻醉有较大不同,特别是HIFU手术时间长,体位变化较多,病人术中易出现不合作现象,这要求其麻醉镇静要充分、合作评分满意。本文应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HIFU手术的镇静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起搏器单纯囊袋感染患者经静脉导线拔除术后48 h行新器械再植入的安全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因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单纯囊袋感染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经静脉导线拔除术并行CIED再植入术的患者, 并进行随访。根据导线拔除术与新器械再植入术的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48 h再植入组与对照组(≥72 h再植入), 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相关再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共纳入541例患者, 年龄(66.32±14.63)岁, 其中男421例, 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48 h再植入组227例, 其中2例患者发生再感染, 6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14例, 3例患者发生再感染, 12例患者死亡, 两组再感染发生率[0.88%(2/227)对0.96%(3/314), P=0.920]及全因死亡率[2.6%(6/227)对3.8%(12/314), P=0.5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囊袋感染患者如导线拔除术后无发热等全身感染表现, 术后48 h行新器械再植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干预下的治疗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方案,对照组予西医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方案。两组疗程均为2周,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相关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后6个月组内比较,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2周、治疗后6个月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但就诊6个月内相关医疗总费用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能减少相关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8.
响应面法优化黄芩中黄芩苷闪式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黄芩苷闪式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以黄芩苷得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统计学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4倍量70%乙醇提取102 s,在此条件下得到黄芩苷的实测值达13.588%,理论值可达13.592%,两者较吻合.结论: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血脂、脑梗死面积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其TIMP1的浓度变化,并检测血脂的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数值在检测不同的天数有不同改变,脑梗死面积增大,则MMP-1、MMP-9、TIMP1数值变大(P〈0.05);血脂指标的改变在脑梗死入院后第7天内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三项血浆浓度与脑梗死面积表现为正相关系,但与患者的血脂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