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5篇
肿瘤学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小儿大肠替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不同节段的大肠和汪同的手术方式替代各种器官的功能。结果 用大肠替代术治疗先天性阴道不发育,膀胱尿道缺失,短肠综合征,疤痕性食管狭窄共12例均取得理想疗效。结论 由于切取怕替代其它缺失管道,不仅可恢复器官的功能,且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太大影响,因而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皮尔复、甲硝唑或右旋糖酐对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伟明  高振宇  褚先秋 《贵州医药》2000,24(12):712-713
目的 探讨用皮尔复、甲硝唑或右旋糖酐灌注腹腔对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和腹腔粘连松解后粘连再形成的影响。方法 本地犬48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皮尔复组、甲硝唑组和右旋糖酐组,第组12只,每次于术毕前相应组分别腹腔灌注生理盐水、皮尔复、甲硝唑、右旋糖酐各25ml。每间隔2周做1次腹腔手术,并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共观察4次,结果 皮尔复(P〈0.005)、甲硝唑(P〈0.05)和右旋糖酐(P〈0.05)腹腔灌注能显著降低腹腔术后腹腔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结论 皮尔复、甲硝唑或右旋糖酐腹腔灌注是一种安全的用药途径。均有降低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以皮尔复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3.
小儿胆囊结石,回肠病变与胆囊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2例小儿胆囊结石,其中2例继发于回肠病变,2例合并胆囊畸形。男9例,女3例。年龄为3月~12岁。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为胆绞痛、右上腹压痛与肌紧张及白细胞中度升高。腹部X线平片、静脉与口服法胆道造影以及B超发现胆囊增大与胆囊结石。其中胆固醇结石27枚(9例),色素结石224枚(3例)。12例中5例为脓性胆汁,其中2例细菌培养阳性。胆囊病理检查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7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例,慢性胆囊炎2例。作者认为,回肠切除后严重胆汁酸丢失与总胆汁酸地减少导致胆固醇饱和指数增高是发生胆石的原因。小儿胆囊畸形可引起胆汁淤滞与胆汁排空障碍,胆汁水分吸收,胆酸降低而析出胆石。  相似文献   
34.
1984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邀请瑞士伯尔尼大学小儿外科专家BETTER教授来华讲学并做手术示范。下面两篇文稿是由遵义医学院小儿外科褚先秋主任听讲后整理的两个专题讲座,现刊出供有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5.
1.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需剖腹探查才能明确诊断的病儿;(2)不需要剖腹探查,但用本法能安全地进行检查和治疗的病儿,如卵巢囊肿穿刺放液。禁忌症:(1)具有全麻的禁忌症;(2)腹穿有危险的病儿如肠梗阻、腹膜炎或腹腔粘连等;(3)出凝血机制不良者;(4)心肺功能不全者;(5)新生儿,由于新生儿主要依靠腹式呼吸,在作腹腔镜检查时需向腹内注入 CO_2,则会影响新生儿呼吸,故不宜采用。2.特异性指征:(1)肝胆系统疾病。肝脏肿瘤,非肝细胞疾病如肝糖元累及病、半乳糖血症、溶酶体疾病、尼曼匹克氏病等,先天性阻塞性黄疸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等,以及病因未明的肝活检。(2)  相似文献   
36.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系指向胆囊腔内突起的乳头状病变,常见于成人,小儿罕见报道。本院近20年来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小儿胆囊息肉样病变12例,现结合文献介绍如下。1命名与范围胆囊息肉样病变以病变的形态学命名,尚未完全统一,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或胆囊小隆起病变。日本第21次问988)胆道疾患研究会定为胆囊小隆起病变的范围最大直径为15mm。当今已为国内外诸多学者认可。虽然小儿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最大直径尚无明确规定,但本组12例的直径为8~12mm,均在15mm以内。2清理特征2.1病变部位成年人统计以胆囊体部最多见,约占l…  相似文献   
37.
严重下消化道出血(Sever lower intestinal hemorrhage,简称SLIH)是指屈氏韧带以下消化道大量出血,伴有明显低血容量的临床表现或休克而急需输液输血者。由于SLIH的病情紧急,死亡率较高,病因繁多,临床特征少,下消化道范围广难以明确具体出血部位等问题,常给诊断与处理带来许多困难,有必要复习和探讨。 一、病因 病因繁多,出血部位广泛。据Wirsching总结132例SLIH的病例中57.5%的出血部位在直肠,30.3%在结肠,10.6%在小肠,未发现病变者占1.6%。出血病因:直肠癌与息肉占31.1%,痔25%。直肠溃疡9.1%,多发憩室7.6%,肠道感染  相似文献   
38.
前臂缺血性挛缩是小儿上肢骨折的一种最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困难且其预后很差。本文报导一例用掌长肌自体移植治疗前臂缺血性挛缩的病例。第一步是骨骼肌去神经,二周后切除肌肉疤痕,同时作骨骼肌自体移植,把骨骼肌移植于肌肉缺损间隙内。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已取得重要进展,如体外冲击波聚焦碎石,经皮取肾结石及肾盂镜取输尿管上段结石,经尿道使用输尿管肾镜取肾、输尿管结石以及超声、液电碎石术等。绝大多数上尿路结石患者可免除传统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40.
<正> 成分输血(Blood Component Therapy)系指将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用物理或(和)化学的方法分离并制成各种较浓与较纯的制品输入人体的措施。国外自70年代初期开始成分输血,国内80年代才逐渐开展。经过广泛的临床实践,人们已认识到成分输血的优点,已列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输血技术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成分输血与外科也有密切的关系,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