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32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围产期窒息母儿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窒息新生儿母、儿血浆催乳素( PRL)水平变化与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25例围产期窒息儿及 20例正常对照组母血、脐血及新生儿血浆 PRL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窒息组母血、脐血及新生儿血浆 PR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01);重度窒息组母血、脐血及新生儿血浆 PRL水平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0.001, <0.01),窒息儿母血、脐血及新生儿血浆 PRL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0.54,P<0.05).窒息新生儿复苏后血浆 PRL水平显著增高,生后第 2 d PRL水平逐渐下降,生后第 10 d血浆 PRL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P>0.05).提示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浆、脐血、母血 PRL水平显著增高,其可能的机理是窒息时缺氧缺血导致脑组织释放兴奋性氨基酸增加,进而刺激垂体前叶释放 PRL,导致血浆及脐血 PRL水平增高.因此认为,血浆 PRL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及由窒息缺氧所致新生儿脑损伤恢复状况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与分析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噻氯匹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术后凝血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栓素B2水平.结果:治疗组术后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参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血栓素B2水平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不会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利于改善血小板聚集情况、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绝经前、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EP)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B-细胞淋巴瘤基因蛋白(Bcl-2)、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为研究EP形成机制提供思路。方法:随机选取绝经前、绝经后EP标本各15例,及绝经前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绝经后正常萎缩型子宫内膜各10例,共50例标本。用生物素蛋白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各组织上EP、PR、Bcl-2、Ki-6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绝经前组:PR在EP腺体和间质的表达均低于其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Bcl-2在EP腺体和间质的表达均高于其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ER、Ki-67在EP和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②绝经后组:ER、PR、Bcl-2在EP间质和腺体中的表达均高于三者在绝经后正常萎缩型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Ki-67在EP和绝经后正常萎缩型内膜中的表达没有差异;③PR在绝经后EP腺体及间质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绝经前EP中的表达(P<0.05),ER、Bcl-2、Ki-67在绝经前、后EP中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局部ER、PR的分布不均和功能改变在EP的形成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局部细胞凋亡的异常在EP的形成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监护、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分娩的MCMA双胎,按照分娩孕周≥28周的标准选取1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孕妇的基本情况、合并症、围产期监护及妊娠结局。结果(1)13例MCMA双胎孕妇的平均年龄(29.3±4.7)岁,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2例;自然受孕1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1例。(2)MCMA双胎13例中不规律产检组6例,平均分娩孕周为(34.3±3.2)周。其中5例急诊剖宫产,1例择期剖宫产;规律产检组7例,平均分娩孕周为(33.0±0.4)周;2例急诊剖宫产,5例择期剖宫产。术后证实脐带因素占76.9%(10/13)。(3)胎死宫内1例;活产新生儿25例,有22例出生后转NICU治疗,其中1例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急诊剖宫的双胎之一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围产儿死亡均发生在不规律产检组。结论单羊膜囊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高,早产风险大,规律的产前检查及加强围产期管理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6.
37.
薛翔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9,(1)
慢性盆腔痛(CPP)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问题,最多见的病变是盆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探讨腹腔镜下切断子宫骶骨韧带治疗CPP的效果,选择用非甾体类镇痛剂无效,未进行过心理咨询的CPP患者先行腹腔镜检查,腹腔镜阴性者,同时切断子宫骶骨韧带,共16例患CPP至少6周。患者年龄平均25(19~47)岁,87.5%盆腔痛为中、重度,62.5%的疼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68.75%用镇痛剂后疼痛暂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6月接受门诊宫腔镜检查患者10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6例,对照组在检查前做一般健康及整个检查流程介绍,实验组分别在检查前、中、后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2组比较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宫腔镜检查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该研究通过对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的改进,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肌瘤直径≥5 cm为研究对象,其中改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改进组)50例与以往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对照组)58例进行比较,观察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对改进后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组(改进组)与常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手术时间:改进组(101.90±30.84)min,对照组(136.90±49.87)min;P0.001,术中出血:改进组(145.40±92.19)ml,对照组(207.41±158.74)ml;P0.05,手术并发症:改进组术中无输血,对照组术中输血3例;改进组术后无肠粘连发生,对照组肠粘连2例。结论腹腔镜下较大子宫肌瘤剔除方法安全且可行,改进后手术时间短且出血少,减少了输血事件发生,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FNC。观察治疗后2、6、12、24 h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及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
结果两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各时间点PaO2、Pa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LVEF、SV及NT-pro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28.302、18.402、32.514、24.510、16.165、23.452、19.167、30.424,P均<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PaO2、SaO2、LVEF及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PaCO2、心率、呼吸频率及NT-pro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0.05);两组患者6、12、24 h PaO2、Pa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LVEF、SV及NT-proBNP与同组2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患者12、24 h PaO2、Pa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LVEF、SV及NT-proBNP与同组6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率[7.89%(3/38)vs. 23.68%(9/38),χ2= 3.982,P= 0.026]、28 d病死率[2.63%(1/38)vs. 10.53%(4/38),χ2= 4.307,P= 0.011]及ICU住院时间[(6 ± 3)d vs.(10 ± 5)d,t= 2.654,P= 0.03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HFNC早期可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氧合功能和心功能指标,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