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48篇
  3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 68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发生术后感染 10例 ,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4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6例 ,全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同时采用抗生素连续灌注。结果 病程在 2周内的 4例用此方法全部保留假体成功 ,其余 6例病程都在 4周以上 ,保留假体失败。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严重并发症 ,本方法是一种保留假体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14例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2年手术治疗的14例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血管球瘤中,男女比例为1∶1.3(6∶8),平均年龄(37±10)岁,多发瘤占14.3%(2/14),64.3%病例(9/14)发生于四肢指(趾)末端,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球瘤中的发现率为100%(7/7),而X线检查发现率为35.7%(5/14)。经手术切除后随访2~6年无复发。结论疼痛三联征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血管球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查骨肉瘤miRNA(微小RNA)基因,建立骨肉瘤miRNA基因表达谱,分析明显上调或理调的基因.方法 提取7例骨肉瘤组织和正常骨组织的RNA,利用丹麦Exiqon公司的micm RNA芯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筛查出骨肉瘤中上调的基因有28个,下调的基因有26个;其中上调大于2.5倍的miRNA基因有5个:miR-381、miR-18a、miR-586、miRPlus_42780、miR-377*,表达差异最大的为miR-586,5倍;其中下调大于2.5倍的miRNAA基因有9个:miR-126、miR-146a、miR-16、miR-191、miR-142-5p、miR-106b、miR-144、miR-26b、miR-20a,其中miR-144基因下调最为明显为39倍.结论 建立了骨肉瘤的miRNA基凶表达谱,miR-586、miR-144基因为骨肉瘤表达最特异的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5例锁骨下动脉损伤合并臂丛损伤,其中锁骨下动脉第一段损伤1例,第三段损伤4例;2例合并动脉瘤,1例动脉瘤加动静脉瘘.2例血管纤维化自行闭塞。根据锁骨下动脉损伤性质,分别采用静脉移植、直接缝合、血管结扎处理,损伤臂丛神经采取直接缝合、神经松解。结果 3例开放性损伤患者早期手术修复动脉和神经,术后伤肢无疼痛,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2例闭合钝器伤晚期患者,1例行血管、神经松解术,仅疼痛减轻,1例血管臂丛神经广泛粘连,神经松解术后无任何恢复。结论 除原发性损伤外,进行性增大的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压迫可加重臂丛神经损害.如能早期处理血肿或动脉瘤,解除压迫,可减轻神经损害,有利于臂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小腿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因其创伤严重、伤情复杂,处理棘手。我们于2000~2004年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急诊治疗小腿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患者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长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异体长骨治疗大块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2只兔随机分成3组:A组12只,用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作异体骨移植;B组12只,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异体移植术后4周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e A CsA);C组8只作新鲜的吻合血管异体骨移植。术后2、4、8、12周摄X线片,第3周取外周血栓测自发性淋巴母细胞生成率,第8周取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并于12周通过灌注墨汁等检测吻合血管的通畅情况,并对移植骨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A、B2组术后12周两端可达骨性连接(愈合),而C组仅1例近端达骨连接且明显延迟。术后3周A、B2组自发性淋巴母细胞生成与未移植兔比值均<2。术后8周外周血IL-2活性,C组最高,A组次之,B组最低,且任意2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2周,A、B2组血管通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切片中可见移植骨与受区两端有骨小梁连接。结论:深低温冷存吻合血管异体长骨可修复大块骨缺损;深低温冷存和CsA可协同抑制吻合血管异体长骨移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经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加重建术治疗颈椎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SP)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治疗颈椎SP提供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6月—2015年3月行一期经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的12例颈椎S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8~74岁,平均46岁。病程3~15个月,平均8.4个月。发病部位:C_2 2例,C_3 4例,C_4 2例,C_5、C_6 1例且为复发病例,C_73例。根据WBB(Weinstein-Boriani-Biagini)分期,累及椎体且超过一侧4扇区或9扇区8例,同时超过两侧4扇区或9扇区4例;肿瘤侵及A^D层7例,B^D层5例。术前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6例,D级5例。5例椎动脉被侵袭,其中4例单侧累及,1例双侧累及;病变累及单椎节11例,2个椎节骨质破坏1例。患者术后均接受辅助放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8~9.3 h,平均7.2 h;术中出血量1 100~2 600 mL,平均1 600 mL。1例C_5、C_6复发SP患者术后1周出现食道瘘,1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无大血管损伤(特别是椎动脉),膈神经、喉上、喉返神经损伤,呼吸衰竭等并发症。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98个月,平均58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恢复至Frankel E级;VAS评分由术前(6.7±2.7)分减小至(1.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5,P=0.014)。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9、37个月复发,均行辅助化疗,其中1例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术后43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患者带瘤生存。1例术后4年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予以翻修。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颈椎SP的主要手段,一期经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术能明显降低颈椎SP复发率,并能缓解脊髓压迫症状,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进展到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接受个体化治疗,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运用,再探讨交腿皮瓣在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先用VSD和游离植皮的方法控制感染、缩小创面,再行交腿皮瓣手术修复复杂性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28例.其中传统交腿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1例,隐动脉交腿皮瓣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22例,带部分比目鱼肌的隐神经营养血管交腿复合组织瓣逆行转位2例.结果 经VSD治疗后创面感染控制良好并明显缩小,交腿皮瓣均成活,其中4例出现皮瓣边缘坏死,1例带远端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交腿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经7~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站立及行走功能,双小腿未发生膝踝关节僵硬.结论 交腿皮瓣手术简单、可靠、创伤小,加之VSD技术的运用,仍是修复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唐琦  贺俊  蔡林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3,(11):1480-1484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味颗粒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78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和模型组(n=66)。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喂养高脂饲料造模9周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2)、高剂量组(n=13)、低剂量组(n=13)、复方鳖甲组(n=13)及扶正化瘀组(n=12)。正常组与模型组不进行干预;高剂量组用逍遥散加味颗粒灌胃16 g·kg-1·d-1;低剂量组用逍遥散加味颗粒灌胃8 g·kg-1·d-1;复方鳖甲组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0.5 g·kg-1·d-1;扶正化瘀组采用扶正化瘀胶囊灌胃0.5 g·kg-1·d-1,1次/d,连续4周。末次给药禁食8 h后,大鼠进行目内眦取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TGF-β1的含量;禁食24 h后,麻醉,固定,解剖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变化情况,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抗感染重点病例,对患者用药合理性和思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经验,探讨抗感染临床药师的工作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