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67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中含量极低,体外培养难度较大。体外分离培养纯度高、活力强、生物特性均一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组织工程及细胞的体内、体外实验显得至关重要。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表面标志物鉴定及多向分化能力检测。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分别向成骨、成脂方向诱导分化。结果与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以梭形细胞为主,呈放射状排列的细胞集落,细胞生长旺盛,可连续稳定传代10代以上。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符合正常细胞生长特征且生长活跃。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CD90,CD105均呈阳性表达,而CD34,CD45呈阴性表达。成脂、成骨诱导后,油红O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von Kossa法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操作简单,可大量分离、纯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获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经诱导培养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实验所用的全骨髓贴壁法法为组织工程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究中国年轻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向MPN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根据诊断时年龄分为年轻组(≤40岁)、中年组(41~60岁)和老年组(>60岁),在各疾病类型中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共收集到1727份可供分析的问卷,其中年轻组453例(26.2%),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27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80例、骨髓纤维化(MF)99例(原发性MF 45例,PV后MF 20例,ET后MF 34例);男性178例(39.3%),中位年龄31(18~40)岁。与中年、老年MPN受访者相比,年轻MPN受访者中未婚、高学历、无合并症、无合并用药、较低危险度分层占比较高(P<0.001)。年轻MPN受访者中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占比较高(ET:P<0.001;PV:P=0.007;MF:P=0.001),脾大的比例在初诊(PV:P<0.001)和调研时(ET:P=0.052;PV:P=0.063)最高,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在初诊(ET:P<0.001;PV:P=0.011)和调研时(ET:P<0.001;PV:P=0.003)均最低。年轻MPN受访者JAK2突变比例最低(ET:P<0.001;PV:P<0.001;MF:P=0.013),CALR突变比例最高(ET:P<0.001;MF:P=0.015),非驱动基因突变(ET:P=0.042;PV:P=0.043;MF:P=0.004)和高分子风险(HMR)突变(ET:P=0.024;PV:P=0.023;MF:P=0.001)的检出率均最低。结论与中、老年患者相比,年轻MPN患者有着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影响T2DM合并OSAS患者呼吸障碍程度的危险因素;运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探讨痰证素的作用。方法:纳入135例本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且以T2DM为第一诊断的患者,据AHI分为无OSAS组、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采集相关资料。结果:1)与无、轻度、中度OSAS组比较,重度OSAS组在BMI、腰臀比、颈围、痰证素积分上高于其他3组,而Hb A1c则较其他3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度、重度OSAS组UA明显高于无、轻度OS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以BMI、腰臀比、颈围为控制变量,偏相关分析显示AHI与Hb A1c呈负相关(r=-0.260,P0.05),与UA、痰证素积分呈正相关(r=0.219、0.190,P0.05)。3)BMI、Hb A1c、UA、痰证素积分是影响AHI的重要因素。结论:1)BMI、Hb A1c、UA是评估T2DM合并OSAS患者呼吸障碍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其中,BMI、UA与呼吸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而Hb A1c则为负相关,且独立于肥胖之外;2)痰证素可作为中医判断T2DM合并OSAS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护生学习适应性现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应用高职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高职高专3个年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总体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教学模式、身心健康得分较高,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得分较低;不同年级护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科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水平均高于理科生,尤其在学习策略和教学模式方面。[结论]高职护生的总体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级、文理科影响总体学习适应性的部分维度;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高职高专护生的分类指导,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提高高职护生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
开展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以社区居民糖尿病行为干预基线调查表为研究工具,通过对社区81例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病人在相关知识、健康信念、生活与行为方式方面的情况,监测病人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足背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和压力觉情况等指标,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在相关知识、健康信念、生活与行为方式方面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空腹血糖、清晨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优于干预前(P<0.05),病人皮肤温度觉、足背动脉搏动、足部压力觉正常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机体代谢指标,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病人致残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昼夜节律改变.方法 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心衰组,同期门诊体检的无心血管疾病者20名为对照组,采用生物阻抗法每小时1次动态监测心率(HR)和每搏输出量(SV).结果 心衰组与对照组HR、SV均存在昼夜节律,但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心衰组HR明显快于对照组(P<0.5),而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R与SV呈正相关(P<0.01),而心衰组HR与SV总体上也呈正相关(P<0.01),但在凌晨100~400之间,两组HR与SV分布曲线明显不同,心衰组HR与SV分布曲线出现分离现象,HR下降而SV上升,呈负相关(P<0.01),而同时段的对照组HR与SV则仍呈正相关(P<0.01).结论 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R和SV分布的昼夜节律受损,在凌晨100~400之间,HR与SV分布趋势存在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97.
张岩郅  苏伟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119-12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8例RA活动期患者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PE治疗1~2次,观察临床症状缓解、实验室指标变化:PE前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显效21例,占61.9%;部分缓解10例,占29.4%;总有效率为91.3%。出现轻微的过敏反应5例。血RF、CRP、ESR均有下降,明显低于置换前(P〈0.05)。结论:PE能明显缓解RA活动期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是治疗RA活动期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8.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左房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61名健康成人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率(Am),以评价Am在左房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观察61名无心脏疾患者的Am,Am值为二尖瓣前、后、左、右侧心房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率的平均值;并与左房收缩时左房面积改变分数(FAC)和容积改变分数(FVC)作相关性研究。结果61例研究对象平均FAC和FVC分别为(31±10)%和(42±11)%;Am为(13.4±3.2)cm/s;直线回归分析显示,Am与FAC和FVC均呈正相关(r=0.78和0.82;P均<0.001)。结论Am与FAC、FVC具有良好相关性,从而为临床评价左房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莲子心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抗动脉硬化作用.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其中西药组(厄贝沙坦150 mg/d)共32例,联合用药组(厄贝沙坦150 mg/d+莲子心2 g/d)32例,常规检测血压、心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及生化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3个月后及6个月后复测各个指标.结果 西药组与入组时比较,治疗6月后的颈动脉IMT明显下降(均P<0.05),联合用药组:与入组时比较,治疗3个月的IMT、MMP-9,治疗6个月的颈动脉IMT、ba-PWV、IL-6、hs-CRP、MMP-9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西药组同期比较治疗3个月后莲子心组颈动脉IMT、hs-CRP、MMP-9较西药组均显著下降,治疗6个月的颈动脉IMT、ba-PWV、IL-6、hs-CRP、MMP-9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加用莲子心干预治疗能够降低颈动脉IMT、ba-PWV等指标,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其对炎症因子及MMP-9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我母亲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今年已经65岁,患病11年。最近我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说她有糖尿病肾病。我听了很害怕,请问专家,患上糖尿病肾病后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