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志贺菌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肠道致病菌,每年均散发或小规模暴发流行.近年临床上分离的志贺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逐渐耐药,有的菌株甚至出现多重耐药[1,2].自1999年Ahamed等在印度首次发现志贺菌中存在SHV-11型广谱β-内酰胺酶以来,世界各地均有志贺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报道[3,4],且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影响胸腰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再次行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578例,术后12-36个月内胸腰椎再骨折患者43例.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再骨折组...  相似文献   
33.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影响着全世界1%~3%的人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银屑病均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与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目前仍不明确.本文就肠道微生物群落紊乱,IL-17A、IL-22、...  相似文献   
34.
对27例气道异物,采用气管切开途径取出异物后不插气管导管即缝合气管的气道异物取出术,与采用常规经气管切开径路取气道异物手术方法对照比较,该术式具有①减轻术后繁多护理;②减少并发症发生率;③缩短住院时间;④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体外探讨三七总皂甙、维甲酸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 方法: 以三七总皂甙和维甲酸为诱导条件诱导大鼠MSCs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化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乙酰胆碱酯酶(AchE)、γ-氨基丁酸(GABA)、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 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显示MSCs诱导后具有神经细胞的形态, NSE、AchE、GABA、TH有阳性表达,GFAP表达为阴性。 结论: 三七总皂甙和维甲酸联合应用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在提高其分化率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及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全骨髓培养法,培养来源于正常成人献髓者的骨髓基质细胞。传至第5代,用全反式维甲酸(RA)等细胞因子诱导分化,于诱导后第7d和第14d行神经元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丝蛋白(β-tubl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计数诱导前后的细胞。结果成人骨髓基质细胞经RA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出现,经NSE、MAP-2及β-tublin免疫组化和荧光鉴定阳性,NSE表达率达到48.5%±0.2%。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扩增迅速,纯化需时短,并可在全反式维甲酸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7.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