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0篇 |
免费 | 212篇 |
国内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237篇 |
妇产科学 | 81篇 |
基础医学 | 94篇 |
口腔科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322篇 |
内科学 | 173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48篇 |
特种医学 | 100篇 |
外科学 | 293篇 |
综合类 | 672篇 |
预防医学 | 314篇 |
眼科学 | 15篇 |
药学 | 390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326篇 |
肿瘤学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211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247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 1,CT1)/破伤风毒素重链C端片段(tentanus toxin C fragment,TTC)(CT1/TTC)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C12)细胞的靶向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CT1/TTC融合蛋白。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将CT1/TTC融合蛋白与PC12细胞共培养,红色荧光免疫组化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能否在TTC的靶向作用下进入PC12细胞。结果:成功构建了CT1/TTC融合蛋白,测序显示融合基因序列正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融合蛋白能够进入PC12细胞,并发出红色荧光。结论:采用PCR和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能成功构建CT1/TTC融合蛋白.并且TTC能够将CT1靶向进入PC12细胞。 相似文献
6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手术并发症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126例颈椎OPLL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所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干预措施及恢复情况。结果:前路组51例患者中,脑脊液漏7例(13.7%),均因对骨化的后纵韧带进行打磨、分离所致,经腰大池置管并在切口局部加压后愈合,3例术后出现轻微头痛,余4例无特殊症状;喉返神经损伤4例(7.8%),未予特殊治疗,均在术后10d~3周内恢复正常,短期吞咽困难2例(3.9%),均于1周内缓解,其原因与术中显露术野时过度牵拉有关;喉上神经损伤1例(2%),限制患者进水及含水食物,加强护理,2周后恢复,主要原因与手术节段位置较高、显露困难和操作粗暴有关;食管瘘1例(2%),予禁食水、静脉加强营养,局部保持通畅引流等治疗,于术后6周痊愈,可能与牵拉过度和操作不慎有关;2年随访时发现邻近节段退变8例和内置物下沉2例,均无临床症状,继续密切观察。后路组75例患者中,颈项部疼痛9例(12%),给予对症治疗,2年随访时均有所缓解,其原因与后方软组织剥离或椎小关节破坏有关;颈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7例(9.3%),主要因为长节段内固定所致,未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未特殊处理;C5神经根麻痹6例(8%),通过加强患肢力量训练,辅以神经营养药物,术后3~8个月恢复,主要与减压后脊髓持续移位对C5的牵拉效应有关;骨化明显进展5例(6.7%),发生机制包括术后局部应力改变、不稳等,颈椎生理前凸消失3例(4%),二者均未诱发或加重症状,继续密切随访;硬膜外血肿1例(1.3%),术后13h及时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后症状迅速缓解,主要原因与第一次手术止血不佳有关。结论:颈椎OPLL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均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术前仔细分析病情,术中细心操作,术后加强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报告同指指背岛状皮瓣携带指神经背侧支一期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合并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18指手指皮肤缺损伴一侧神经断裂缺损应用携带指神经背侧支同指指背岛状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感觉.皮肤缺损面积为10mm×7mm~24mm×20mm.神经缺损长度9~22mm.结果 16例18指皮瓣全部存活,随访5~25个月,手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伤侧指腹感觉恢复至S3+,两点分辨觉恢复至4~7mm.结论 同指指背岛状皮瓣携带指神经背侧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合并神经缺损,能同时完成皮肤覆盖和神经缺损的修复,术后效果满意,是治疗手指皮肤合并神经缺损并重建感觉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指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根据指端软组织缺损形状及大小设计切取以指动脉为血管蒂的顺行"旗帜"皮瓣修复86例103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其中示指36指,中指42指,环指22指,小指3指.缺损面积最大为28 mm×20 mm,最小为10 mm×7 mm.结果 86例103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21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皮肤弹性好,皮瓣的两点辨别觉达5~8 mm,平均6.8 mm,手功能按TAM法评定优良率达98.1%.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越来越多见,由于血管撕脱呈缎带样,神经撕脱呈鼠尾样,再植难度大,曾被列入断指再植的相对禁忌证,自Pho等[1] 1979年报道应用血管、神经、肌腱转位行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获得成功后,应用此方法再植成功报道较多.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21例21指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应用腕掌侧静脉游离移植桥接于桡动脉鼻烟窝深支与拇指尺侧固有动脉之间,桡神经浅支及掌背静脉转位吻合重建拇指血运及感觉,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同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45例52指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结果 45例中除4指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经4~8个月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吻合神经皮瓣的两点辨别觉为6.0~9.0 mm,平均7.4 mm.未吻合神经的皮瓣的两点辨别觉为8~10 mm,平均9 mm.植皮区无明显凹陷,5指轻度色素沉着,4指出现植皮边缘瘢痕挛缩,其中1指远侧指间关节约10°伸直受限,经理疗后未见缓解.2指出现供区瘢痕触痛,经理疗后部分缓解.在常温下和冰水中均未出现苍白、发凉.供指指腹感觉均为S_4.手功能按ATM法,优42指,良7指,可3指,优良率达92%.结论 该术式不损伤手指的主要动脉,是治疗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对28例28指末节脱套伤患者,应用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其中示指10指,中指13指,环指5指,缺损平面均在远侧指问关节以远,脱套末节长度0.8~2.2 cm.急诊手术24指,末节皮肤坏死二期手术4指.结果 28例28指皮瓣.除3例皮瓣远端部分张力性水泡形成表皮坏死结痴经换药愈合外,余全部成活.25例经4~27个月随访,外形、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静态两点辨距觉达6.0~9.0 mm,平均7.6 mm.结论 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手术简便、安全,疗程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8.
2005年5月至2008年11月,我们应用改良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球拍形皮瓣修复68例83指指端缺损,并吻合指背神经恢复指端感觉,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9.
70.
IGF-2基因印迹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IGF-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2)基因的印迹状态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T-PCR及限制性内切酶(ApaⅠ)酶切等方法,检测33例胃癌组织中IGF-2基因的印迹状态,分析IGF-2基因印迹丧失(loss of imprinting,LOI)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IGF-2基因印迹的丧失率为48.5%(16/33),癌近旁黏膜的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为21%(7/33),癌远旁黏膜的丧失率为12.1%(4/33)。同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中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60.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0.0%);TNM分期Ⅲ、Ⅳ期的胃癌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60.0%)明显高于Ⅰ、Ⅱ期者(12.5%)(P均0.05)。结论:IGF-2基因印迹丧失是贯穿于胃癌发生、发展全过程的表观遗传异常,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病人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