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07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GATA-3及Th2细胞因子IL-4与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PM/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ATA-3、IL-4的mRAN表达,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PM、DM组中GATA-3mRNA表达阳性率(85.7%,86.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5%)(P<0.05);PM、DM组GATA-3的表达强度(0.268,0.41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P<0.05);皮肌炎IL-4mRNA的表达强度(0.251)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P<0.05);GATA-3与IL-4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475,P<0.05)。结论皮肌炎的Th2细胞过度分化及体液免疫增强可能与GATA-3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2.
医院船女性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船上的女性医护人员,承担着海难遇险人员、海上重症伤病员实行适时救护和跨海区远程运送救治的任务。由于女性医护人员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面对复杂的海况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处于健康状况尤显重要。本调查旨在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生理、心理健康问题,探索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3.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附7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临床特点,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7例PK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4岁,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由突然起始动作诱发的发作性姿势性肌张力障碍,单侧受累多见,发作时间不超过2min,发作时意识清楚,口服卡马西平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本病的诊断依靠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卡马西平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4.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9位育龄期妇女正常和结扎后的输卵管上皮。结果表明:在输卵管结扎疤痕两侧各0.5cm处,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大量扭曲和粘连,局部上皮纤毛和微绒毛脱落,细胞形态不规则,而在距输卵管结扎疤痕两侧各1.0cm处,上皮细胞的纤毛和微绒毛形态和结构均正常。表明输卵管结扎后上皮的超微结构变化,使卵细胞输送功能丧失,可能是输卵管复通术后不孕的重要原因。因此,施行输卵管复通术时,输卵管疤痕切除的范围应不少于疤痕两侧各0.5cm,以提高输卵管复通率。此外,发现输卵管小孔仅位于输卵管积水处粘膜的分泌细胞间,可能与输卵管浆膜下毛细淋巴管相沟通,与引流输卵管积水有关。在输卵管积水处粘膜的表面纤毛细胞的纤毛大量脱落,微绒毛增生,许多纤毛细胞转变为分泌细胞。提出了形成输卵管积水新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5.
患者男,44岁,因肢体抖动、发作性全身抽动20余年于2007年12月24日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持续性细微抖动,发作性全身抽动,每次发作仅持续数秒,无意识障碍,两次发作间隔数天数月不等,起病初始阶段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劳作,此后发作次数缓慢渐进增多,发作间隔时间缩短,至2007年5月因肢体抽动频繁、剧烈以致不能独立行走、不能持筷进食.2007年7月12日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强直,双睑上翻,双眼球向上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持续约10 min后自行缓解,发作后不能回忆发作时情况,当天总共发作3次,发作形式相似,之后未再出现类似大发作.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的基因LCAT 608C/T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therosclerotic cerbral infarction,ACI)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0例ACI患者和12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LCAT 608C/T多态性。结果LCAT 608C/T位点基因型分布在ACI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ACI组CT基因型频率(14.0%)、T等位基因频率(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I和对照组中608CC亚组HDL-C水平均高于同组内608CT亚组(P〈0.05)。结论LCAT 608C/T多态性可能为中国人群ACI易感因素,T等位基因可能与HDL-C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7.
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utologous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AMLR)是人T 细胞识别自身非T 细胞上的HLA-DR分子而发生的T 细胞增殖反应。Opelz 等(1975)首先发现人类外周血T 细胞在自身非T 细胞的刺激下出现增殖反应。出此表明:在不存在异己抗原的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细胞通过识别自身成份也能诱导活化T细胞。因此,AMLR 作为一种自身识别而引起了免疫学家的广泛注意。已经证实在人、小鼠、大鼠和豚鼠等动物体内均存在AMLR 。由AMLR 或外源性抗原激活引  相似文献   
28.
实验性变态反应神经炎(EAN)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动物模型。T细胞的活化和克隆扩增导致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在EAN及GBS中起重要作用[1]。T细胞活化需要的两个信号为:(1)由T细胞表面的TCR/CD3复合物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I类抗原相互作用,赋予免疫应答的特异性;(2)由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与APC表面的配体结合所提供[2]。已发现,阻断CD28/CTLA4:B7的结合后可预防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生或减轻其发病程度[3]。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CD28/CTLA4:B7及CT…  相似文献   
29.
肖波  黄扶正 《河北医学》2000,6(7):620-620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因其病因及腹股沟区解剖与成人不同,故其手术方法亦有区别,我手术组近二年来开展经腹腔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1997年6月至1999年6月间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共153例,年龄分布6月至6岁,其中经腹腔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病例52例,男性50例,女性2例,经腹股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101例,男性100例,女性1例。1.2 手术方法:1于内环上方经下腹部自然横纹切口2~3cm;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腱纤维方向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横形切开腹横筋…  相似文献   
30.
目的为了探讨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小鼠胸腺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电镜检测EAN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结果以上两种方法均发现地塞米松处理组胸腺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自然病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可明显增强EAN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