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1.
肖明第 《家庭医生》2008,(20):12-12
上期我们讲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治疗最好赶在学龄前进行(见10月上半月版)。那么,目前先心病有哪些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利弊,病人又该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MVR)的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行MVR患者1 03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2例,女473例;年龄37~78(53.84±13.13)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712例,退行性瓣膜病323例;二尖瓣狭窄为主38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646例;均排除冠状动脉疾病。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不保留组)457例,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保留组)578例,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左心室大小与功能。结果不保留组与保留组患者的死亡率(2.63%vs.1.21%,P=0.091)及并发症发生率(8.53%vs.7.44%,P=0.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保留组左心室破裂发生率高于保留组(1.09%vs.0.00%,P=0.012);术后6个月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较术前缩小,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术前提高,保留组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患者的LVEF优于不保留组(56.00%±3.47%vs.53.00%±3.13%,P=0.000),两组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中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00%±5.58%vs.56.00%±4.79%,P=0.066)。结论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左心室破裂的发生并改善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儿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对51例经胸心脏超声选择的分流口直径4~8 mm、距主动脉瓣距离>1 mm的膜周部VSD患儿,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年龄4~12个月,(8.6±2.1)月,体重6~11 kg,(7.4±2.1)kg。胸骨下端4~5 cm切口,在食道超声(TEE)引导下经右心室前壁,置入导引钢丝,导入输送鞘管和装置鞘管,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并对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封堵成功46例(90%),5例封堵失败,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内直视修补。封堵成功患儿无残余漏、脱伞、心律失常,心彩超下无主动脉瓣反流,新增加三尖瓣轻度反流5例(13%)。3例(5.8%)输血50 ml。术后住院3~7 d,(3.9±0.7)d。46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3.6±1.4)月。无死亡,均行心电图、胸片及心脏彩超检查,无心律失常、残余漏、脱伞、血栓、出血事件,无新发瓣膜反流,心功能Ⅰ级。结论对于低龄低体重、分流口直径4~8 mm、距主动脉瓣距离>1 mm的先天性心脏病膜周VSD,实施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手术方式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主动脉瓣置换术中主动脉瓣环切除及重建术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18例患者,在全麻低温冠脉逆冠体外循环下行瓣环切除瓣环扩大重建术及瓣膜置换术。术前及术后6个月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血流动力学。结果全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效瓣膜开口面积指数(EOAI)、最大跨瓣压差(△P)和左室舒末直径(LVEDD),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达到临床治疗标准。结论主动脉瓣环切除及重建术在特殊类型的主动脉瓣膜置换中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疾病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寿命的疾病。国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脉搭桥术)已普遍开展,疗效肯定。而我国CABG仅在少数医院少量开展,远不适应冠心病患者的需要。因而,大力开展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刻不容缓。本课题借鉴国外先进的临床研究结果和经验,融于我国临床实践中,提高冠脉外科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三尖瓣置换术1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8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行三尖瓣置换术(TVR)16例,占同期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1.1%(16/1455)。现总结其治疗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男1例,女15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5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级4例,级8例,级4例。术前均有呼吸困难,同时伴有下肢水肿7例,肝大8例,腹水3例。既往曾行心瓣膜手术4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1例;退行性改变3例;医源性3例,其中安起搏器后起搏导线引起腱索断裂2例和安起搏器后发生心内膜炎1例;外伤性三尖瓣乳头肌断裂1例;同期行左心瓣膜置换术4…  相似文献   
17.
部分房室通道畸形的诊断主要是与继发孔房缺鉴别。手术关键是矫正二尖瓣返流和修补房缺时避免损伤传导系统。手术疗效与心脏大小、心功能、二尖瓣返流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冠状静脉动脉化--改善心肌灌注的又一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肖明第  袁忠祥 《上海医学》2005,28(10):890-892
目前对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然而,有12%~30%的患者冠状动脉呈弥漫性粥样硬化,这类患者行PTCA和CABG的效果均不理想,许多患者术后仍存在心绞痛症状.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性血管生成和细胞移植等方法的疗效仍存有争议,而心脏移植又因供体受限、费用高而受到限制.1983年Pratt提出通过冠状静脉系统逆行灌注心肌的概念,即冠状静脉动脉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行手术治疗的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肿瘤性质、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等.结果 66例患者中,心脏良性肿瘤57例,均为黏液瘤,其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另1例术后3年黏液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心脏恶性肿瘤9例,6例为转移性恶性肿瘤,3例为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均于术后1~10个月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心脏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报告 患者,男,52岁.因活动后胸闷、气急5年余,进行性加重,拟诊"风湿性心脏病"入院.患者自幼患有支气管哮喘,十余年前开始激素治疗.因长期应用泼尼松,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入院时泼尼松用量12.5mg/d.体检:全身皮内色素加深,尤以面部、四肢、外生殖器、下腹部中线显著,呈焦煤色.口腔、唇周有蓝黑色片状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