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大鼠皮瓣移植模型中雷帕霉素阶梯用药方案的疗效。方法建立近交系大鼠下腹部皮瓣移植模型。Ⅰ组(n=5)不予免疫抑制剂;Ⅱ组(n=5)给予雷帕霉素2mg·kg-1·d-1;Ⅲ组(n=5)给予雷帕霉素4mg·kg-1·d-1;Ⅳ组(n=8)术后第1~2周给予雷帕霉素4mg·kg-1·d-1,第3周改为2mg·kg-1·d-1,第4周后减量至1mg·kg-1·d-1。3组给药时间持续至术后60d或移植皮瓣死亡为止。大体观察各组移植皮瓣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别于术后7、15、30d取移植皮瓣皮肤组织(每个时间点每组3只)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Ⅲ组5例全部存活至术后60d,Ⅳ组7例存活至术后60d,而Ⅱ组移植皮瓣在术后60d前全部发生排斥反应,Ⅳ组与Ⅱ组比较移植皮瓣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anff07标准评分,术后7d时Ⅰ组为3级,其余各组为0级;术后15d时Ⅱ组为2级,Ⅲ、Ⅳ组为0级;术后30d时Ⅳ组中1例为4级,其余存活移植皮瓣为0级。结论本实验证实雷帕霉素阶梯用药与大剂量持续给药有相同的抑制排斥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肾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肿瘤大小、分期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4-2009年连续收治肾癌患者290例.男181例,女109例.平均年龄(56.3±13.5)岁.其中透明细胞癌252例、乳头状癌19例、嫌色细胞癌5例、囊性肾癌3例,其他类型11例.临床分期Ⅰ期202例(T1a 118例,T1b 82例),Ⅱ期32例,Ⅲ期32例,Ⅳ期24例.N0264例,N1 11例,N2 15例.M0 273例,M1 17例.病理明确诊断为肾良性肿瘤1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结果 肾癌组患者术前Fib值(39.6±15.6)g/L,对照组(32.8±8.2)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PT(11.2±1.3)s、APTT(31.7±5.2)s、INR 1.0±0.1,对照组分别为(11.1±1.3)s、(32.4±4.2)s、1.0±0.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T1a、T1b、Ⅱ、Ⅲ、Ⅳ期组患者Fib分别为(32.6±6.6)、(36.1±8.7)、(48.8±21.6)、(49.9±17.9)、(59.7±19.2)g/L,其中T1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其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癌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Fib>44.0 g/L)者74例(25.5%),以病理检查为标准,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预测肿瘤转移的敏感性为60.5%,特异性为80.6%,阳性预测值为35.1%,阴性预测值为92.1%.结论 肾癌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血清Fib升高,肿瘤直径>4 cm者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较大.术前Fib水平尤其是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有助于预测肿瘤转移,并协助制定手术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针状肾镜Needle-perc系统辅助建立标准皮肾通道PCNL治疗无积水肾脏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的21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鹿角型结石2例,不完全鹿角型结石7例,肾盂多发结石1例,上盏结石1例,中盏结石3例,下盏结...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头面部皮肤裂伤手术时机对伤口愈合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急诊行头面部清创缝合患者819例,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对伤口行清创缝合,统计患者外伤距手术的时间,术后随访伤口愈合等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本组819例患者手术时间:0~6 h 258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总结采用一款新式凝血电极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估其在手术辅助方面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6例,女50例;年龄23~76岁,平均54.9岁;左侧62例,右侧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完全超声定位下标准单通道PCNL。其中采用新式电极进行通道止血患者79例(新式电极组),传统电极进行手术通道止血患者47例(传统电极组)。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参数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通道数目、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采用新式电极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平均为(6.9±0.3) g/L,低于传统电极组(13.0±0.2)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新式电极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3±0.5) d,传统电极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2±0.4)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vs.79%,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通道数目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我们研发的新款肾镜下凝血电极具有良好的减少PCNL术后出血,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6.
经皮肾镜手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手术通道的建立是此项技术中的关键步骤,自经皮肾镜技术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手术通道的探索与研究从未间断。尤其是近10年来,手术通道在"微型化"技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获得了一些突破性的创新,本文将着重介绍及探讨经皮肾镜手术通道的演变及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67.
泌尿系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女性发病率逐渐升高。最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泌尿系结石患病率约为5.6%[1]。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通过影像学定位引导经皮穿刺进入肾脏集合系统,并通过扩张建立皮肾通道,引导碎石工具进入肾脏进行碎石取石。PCNL是泌尿系结石外科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对于较复杂的上尿路结石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PCNL相对传统开放取石手术创伤小、痛苦少,减少了家庭和社会负担,从整体上降低了医疗和社会成本。目前我国和欧美的专业学会指南都已经将经皮肾镜技术列为复杂上尿路结石治疗的一线手段[2]。  相似文献   
68.
正1概述泌尿系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为2%~3%,在结石高发地区可以占到泌尿科住院患者的40%以上,该病主要危害是梗阻引起的患肾功能丧失。目前我国和欧美的专业学会指南都已经将经皮肾镜技术列为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一线治疗手段~([1])。自经皮肾镜诞生以来,X线定位下的穿刺技术仍是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方式,其优势在于术者可以直观的通过X线定位判断穿刺的位置和扩张的深浅。但手术时间长,穿刺部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橙皮苷对糖尿病大鼠是否具有抗视网膜视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C组)12只,糖尿病损伤组(D组)12只、橙皮苷给药组(D+H组)12只。D组和D+H组注射链脲佐菌素建造大鼠的糖尿病模型。确定大鼠的糖尿病模型建造达标且血糖稳定后,每天对D+H组给予橙皮苷(50mg·kg-1)喂养,C组和D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喂养,共持续8周,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每周测量并记录空腹血糖1次,8周后,处死所有动物,迅速取右眼,制备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细胞情况,TUNEL法观测细胞凋亡情况,并算出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计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三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均可见凋亡的视神经细胞,其中D+H组视神经细胞凋亡最多,D组凋亡数较D+H组减少,C组最少。D组、D+H组AI值均高于C组(均为P0.01),D组AI值又高于D+H组(P0.05),三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亡指数计数(AI)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大鼠血糖表达水平C组正常,D组和D+H组均高于正常组,D+H组血糖较D组降低。结论橙皮苷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抗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能够延缓DR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 泌尿系结石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 结石成分分析对进一步了解泌尿系结石的病理生理过程、制订有效的预防策略和精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影像学评估是术前结石分析的主要方法, 双能CT检查在对结石主要成分识别方面表现出应用潜力, 光子计数能谱CT检查则有望实现像素级的结石成分精准化分析。术中结石成分分析主要依靠内窥镜下图像的自动化识别,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对常见结石成分进行较可信的预测, 引入形态结构分类法(MCC)和术中肾乳头病变的观察和描述是对结石成分分析及代谢成因评估的重要补充。本文对术前、术中结石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提高临床医生对结石成分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为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