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咪哒唑仑联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均应用咪哒唑仑与氧化亚氮吸入麻醉行结肠镜检查,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检查第3分钟及退镜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给药后、检查第3分钟及退镜后各项观察指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2级以上占94.4%.提示镇静和镇痛效果好.结论 咪哒唑仑联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后迟发性出血急诊内镜止血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内镜治疗后迟发性出血12例行内镜下止血.结果 本组采用单纯的氩离子凝固术或热活检钳电凝止血5例,采用热活检钳电凝联合金属夹治疗4例,采用单纯金属夹治疗3例.均一次性止血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3±4.6)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7±1.4)d,随访时间7~28 d,无一例再发出血.结论 内镜治疗后迟发性出血是内镜治疗常见并发症,术前术中应最大限度预防,一旦发现应行急诊内镜止血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生后60 min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共123例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nCPAP组63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组(对照组)60例.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病死率、用氧、辅助通气使用和临床并发症情况. 结果 nCPAP组与对照组比较,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4.8%(3/63)与3.3%(2/60)]和病死率[7.9%(5/63)与6.6%(4/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6和0.07,P>0.05).nCPAP组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27.0%,17/63)低于对照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4,OR=0.3,90% CI:0.2~0.6,P<0.05).生后28 d时,nCPAP组辅助通气的比例(17.5%,11/63)低于对照组(25.0%,15/60)(OR=0.7,90% CI:0.4~1.4);至纠正胎龄36周时,nCPAP组辅助通气比例(6.3%,4/63)仍低于对照组(8.3%,5/60)(OR=0.8,90% CI:0.2~2.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5和0.01,P均>0.05).nCPAP组气漏发生率(11.1%,7/63)低于对照组(33.3%,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6,OR=0.3,90% CI:0.2~0.7,P<0.05). 结论 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相比,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早期使用nCPAP,不能降低病死率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但可缩短辅助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气漏和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特点、病因、转归等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94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7.2%。294例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中,早产儿213例(72.4%),低体重儿201例(68.4%),比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更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症(P<0.0001)。早期血小板减少症95例(32.3%),晚期199例(67.7%)。轻度血小板减少症144例(49.1%),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50例(50.9%)。早期病例的最常见原因为免疫性(26.3%)、感染(18.9%)、母亲先兆子痫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7.9%)和宫内发育迟缓(13.7%)。83.4%的晚期病例的病因是感染。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139例(47.3%)合并出血事件,其中合并重症出血事件34例(11.6%),病死率5.4%。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较高,早产儿、低体重儿是发病危险人群。早期病例的常见病因是胎盘功能不良,晚期病例的最常见原因是感染。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易合并出血事件,病死率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增大,机体多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任何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都可影响组织、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可致器官功能不全.营养支持的主要目的是早期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减少负氮平衡,有助于改变代谢反应,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1].当前空肠营养管置入方法主要有盲插法、经口胃镜直视法(导丝法、异物钳法等)、X线/超声引导法等,成功率报道不一;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肠管置入有较多难点,如开口困难、气管插管导致的食管入口狭窄、体位受限等,常规方法成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甘氨酸对脂多糖和缺氧诱导鼠坏死性肠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甘氨酸对抗内毒素和缺氧所诱导鼠坏死性肠炎(NEC)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给予麻醉和机械通气。试验组20只经静脉给予甘氨酸,5min后给脂多糖,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甘氨酸。所有大鼠90min后吸入浓度从21%降至5%的氧,继续机械通气至鼠死亡或存活180min,采血样和小肠标本进行检查。用ELISA法测血清TNF-α,硝酸还原酶法测NO,肠组织作病理检查并进行NEC分度。结果:两组的存活时间为甘氨酸组(159.25±22.78)min与对照组(138.75±19.05)min,差异显著(P<0.01)。甘氨酸组小肠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血清TNF-α的含量水平甘氨酸组为(120.74±47.22)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23±90.35)ng/L(P<0.01)。血清NO的含量水平甘氨酸组为(152.96±65.5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19±104.11)μmol/L(P<0.05)。结论:甘氨酸能降低脂多糖和缺氧诱导的NEC鼠血清TNF-α和过量的NO的含量水平,减轻肠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巨大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中心2008年3月~2010年12月常规胃镜检查中发现的6例胃巨大结石患者行内镜下胃石切割器碎石治疗,对病例资料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碎石成功,术后给予抑酸、预防感染及促胃动力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内镜下治疗胃石方便、安全、有效,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巨大创伤,是胃石症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肖萧  聂川  栾琰  金茜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237-1238
食管痈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丁许多患者就诊时往往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以改善其生活质量。氩离子凝固术(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技术,其能量经电离的氩气由探头传导至靶组织表面,使组织凝固从而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内镜下通过APC对食管癌病灶治疗,可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9.
2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PS) on the inci-dence of bronchopulmanary dysplasia. Method Four hundred and three premature infants with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ose of PS: low-dose group (L-PS group, ≤ 100 mg/kg, n =188) ,high-dose group(H-PS group, > 100 mg/kg, n = 94) and no-PS group (N-PS group, n = 121). The frac-tional inspired oxygen(FiO2) and ptlmonary oxygenating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6 hours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the durations of oxygen therapy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requency of repeated intubafion,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BPD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After 6 hours PS administra-tion, the FiO2,oxygen index and duration of oxygen therapy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5), while PO2 and the arterio-alveolar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in the H-PS and L-PS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N-P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L-PS and N-PS groups,the H-PS group showed a decreased incidence of BPD. Conclusions PS administration could improve the pul-monary oxygenation and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BPD, especially in high-do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