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60篇 |
免费 | 390篇 |
国内免费 | 1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篇 |
儿科学 | 141篇 |
妇产科学 | 123篇 |
基础医学 | 353篇 |
口腔科学 | 33篇 |
临床医学 | 1583篇 |
内科学 | 671篇 |
皮肤病学 | 100篇 |
神经病学 | 128篇 |
特种医学 | 26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8篇 |
外科学 | 413篇 |
综合类 | 3235篇 |
预防医学 | 1270篇 |
眼科学 | 115篇 |
药学 | 1043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1131篇 |
肿瘤学 | 2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209篇 |
2021年 | 251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396篇 |
2013年 | 290篇 |
2012年 | 306篇 |
2011年 | 351篇 |
2010年 | 337篇 |
2009年 | 341篇 |
2008年 | 310篇 |
2007年 | 455篇 |
2006年 | 537篇 |
2005年 | 607篇 |
2004年 | 487篇 |
2003年 | 384篇 |
2002年 | 335篇 |
2001年 | 334篇 |
2000年 | 414篇 |
1999年 | 415篇 |
1998年 | 418篇 |
1997年 | 430篇 |
1996年 | 393篇 |
1995年 | 330篇 |
1994年 | 287篇 |
1993年 | 214篇 |
1992年 | 189篇 |
1991年 | 133篇 |
1990年 | 137篇 |
1989年 | 112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8篇 |
1963年 | 4篇 |
1960年 | 5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元胡及配伍药对中元胡索乙素的含量,研究中药配伍在增加疗效方面的合理性。方法固定相为Kromasil ODS-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V(甲醇):V(0.1%磷酸,用三乙胺调pH至6.5)=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元胡索乙素在6.9-1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9 961.8X-31 506.7,r=0.999 4,回收率为108.07%,RSD为4.08%。结论元胡与川楝子、元胡与白芷、元胡与当归配伍后元胡索乙素含量明显不同,元胡与川棟子配伍后元胡索乙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2.
83.
84.
目的研究温化胶囊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分设阴性对照组、低剂量温化胶囊组(150μg/m L)及高剂量温化胶囊组(750μg/m L),每组设置5个平行实验。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温化胶囊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凋亡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高剂量温化胶囊组能够提高Bel-7402细胞的凋亡率[(9.620±0.593)%vs(5.520±1.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剂量温化胶囊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期细胞比例[(31.92±2.19)%vs(24.90±1.16)%]增加(P<0.05)。结论温化胶囊具有诱导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并引起细胞周期的改变。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利用放射性核素153Sm体外标记胞嘧啶进行肿瘤代谢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胞嘧啶与DTPA的偶联产物C-DTPA,经纯化后体外标记153Sm,并对得到的显像剂C-DTPA-153 Sm的质量规格进行检测:①制剂要求:检菌,热原检测;②毒理学:急性毒理测定;③特殊参数:标记率,体外稳定性;④药动学:家兔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⑤药效学:体外细胞显像,荷瘤小鼠显像.结果 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显示C-DTPA-153Sm为无菌、无热原、无毒性的安全制剂,并且可以在肿瘤部位浓集.结论 153Sm标记胞嘧啶代谢显像方法对多种肿瘤有诊断价值,可以无创性的体内评价肿瘤的增生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87.
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40侧上肢穿经伸肌总腱的血管神经束进行了观测,并用 H.E、Weil 髓鞘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神经束的组成结构。讨论了此血管神经束与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8.
刘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4):145-146
儿童眩晕属常见病,引起儿童眩晕的原因较多,如各种内耳病、颅内新生物和若干全身性疾病等。在耳科较常见的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非器质性眩晕,这类儿童来就诊时多已为学龄儿童,在紧张劳累后容易发作眩晕,如考试、感染、烈日下活动、看电视过久、休息或睡眠不足、气候骤变等常成为诱发眩晕的原因。这类眩晕具有外周性眩晕的特点,发作多较快,不能保持平衡,伴眼震及恶心、苍白、手足发凉、唾液增多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部分患儿在眩晕前和(或)发作时感一侧或双侧颞部、眶部或顶枕部头痛。 相似文献
89.
90.
对32例再障患者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及血粘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再障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异常改变(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再障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再障患者的Hb与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