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方法: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通过十二指肠镜在十二指肠(多为降段)附近发现憩室后直接诊断。结果:1230例行ERCP的患者共诊断245例,占19.9%。造影发现合并胆道疾病201例,占82.0%,合并胰腺疾病24例,占9.8%,有的患者同时合并两种以上疾病,总计胆胰疾病225例,占91.8%。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胰疾病存在较大的病理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蝮蛇毒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与血清NT-proBNP表达情况,以探讨蝮蛇毒诱导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96只小鼠随机分成蝮蛇毒组和正常组,蝮蛇毒组1.50 mg/kg蝮蛇毒肌注,正常组生理盐水肌注。肌注后1 h、12 h、24 h、48 h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肌钙蛋白(cTnT)和N末端B型尿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观察心肌组织病变。对心肌病变积分、血清cTnT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蝮蛇毒组各时相点心肌病变积分和血清NT-proBNP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时间延长而增高(P<0.05);除1 h组外,蝮蛇毒组各时相点血清cTn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时间延长而增高(P<0.05)。小鼠心肌病变积分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47,P<0.05),血清cTnT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29,P<0.05)。结论蝮蛇毒可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随时间的延长心肌损伤加重,NT-proBNP水平增高。NT-proBNP的合成与释放增加可能是蝮蛇毒诱导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目的报告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效果,探讨此技术的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实施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并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可在术后7 d内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2个月,优良率为99.0%.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口腔黏膜癌前损害及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方法 选取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及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及其相应转移淋巴结石蜡组织标本共55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原位杂交检测Cyclin D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yclin D1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和上皮单纯增生中无过表达,在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和浸润癌中出现Cyclin D1过表达并随病程演进而逐渐增强;随机抽取用于组织原位杂交研究的14例组织中Cyclin D1 mRNA的表达规律与Cyclin D1蛋白表达规律一致.结论 Cyclin D1的过表达与口腔黏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妇科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配方为地佐辛与昂丹司琼;B组配方为芬太尼与昂丹司琼。观察术后镇痛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VAS评分、舒适度评分、Ramsay评分在术后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地佐辛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地佐辛和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均能达到满意效果,但地佐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76.
【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AVB)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处理策略。方法 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312例ASD患儿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即刻和术后2 h出现AAVB。对2例患儿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12例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发生AAVB 2例,发生率为0.6%。患儿1经药物治疗后AAVB无好转,术后24 h接受外科开胸术取出封堵器并恢复窦性心律,术中见封堵器边缘压迫Koch三角顶端。患儿2经药物治疗后AAVB逐渐转变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5 d恢复窦性心律。结论 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AAVB少见。根据不同发生机制选择相应治疗策略,需要仔细观察和评估。若考虑AAVB由封堵器机械性损伤引起,建议尽早取出封堵器。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比观察莫西沙星片联用桔梗与单用莫西沙星片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差异。方法:76例病例均为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在广州市中医医院急诊门诊和内科门诊就诊的CAP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莫西沙星片,观察组口服莫西沙星片和桔梗煎剂,疗程均为7 d,治疗前后均抽血检查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黏蛋白(SM)等指标,并进行咳嗽评分、临床有效率评价,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降幅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SM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咳嗽评分和临床有效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WBC、PCT、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桔梗能加强莫西沙星片治疗CAP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8.
罗刚  喻坚柏  陈涛  唐宁  李春辉 《安徽医药》2021,25(8):1492-1496
目的 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基因突变对替莫唑胺干预下脑胶质瘤U87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化疗敏感性.方法 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携带野生IDH1基因(wIDH1)或突变的IDH1基因(mIDH1)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CCK-8检测三种稳定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活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稳转细胞系细胞凋亡率及替莫唑胺干预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替莫唑胺干预,ELISA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相关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情况;测量肿瘤大小为宽和长度,计算肿瘤大小;统计不同处理组肿瘤形成抑制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wIDH1组(100.37±10.24),对照组(102.45±13.57)和mIDH1组(100.63±12.42)之间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H1组U87细胞在CCK-8测定中显示出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mIDH1组(36.84±3.55)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较wIDH1组(98.17±8.54)和对照组(73.26±5.37)低(P<0.05);mIDH1组(62.18±3.47)%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33.16±6.54)%和wIDH1组(15.36±2.33)%;蛋白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结果显示,三组不同处理中,mIDH1组在Caspase-3,Caspase-9和Bax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最高,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wIDH1的异位过表达诱导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及Caspase-3,Caspase-9和Bax蛋白水平的下调(P<0.05);与其余两组相比,mIDH1组(220.17±12.15)mm3的肿瘤体积最小(P<0.05).wIDH1组(624.36±33.54)mm3与对照组(601.17±36.18)m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替莫唑胺治疗组中,mIDH1组的总有效率为(73.15±8.46)%,wIDH1组的总有效率为(22.16±3.96)%.对照组的结果为(42.25±3.17)%.结论 mIDH1通过上调替莫唑胺后胶质瘤细胞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并下调Bcl-2表达提高胶质瘤细胞凋亡率,增强治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以下简称"直管区")50岁及以上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导出2008-2018年直管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相关资料,从人口学特征、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和晚发现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直管区2008年发现首例50岁及以上HIV/AIDS,截至2018-12-31,累计报告251例,占病例总数的30.8%;男女性别比为2.6∶1,年龄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为(61.58±8.08)岁,病例主要集中在60~69岁年龄组(42.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0.6%);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74.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主(81.3%);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95.6%),样本来源以医疗行为检测为主(80.5%),晚发现比例较高。结论 2008-2018年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发展较快,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对象,亟需针对该类人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多措并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0.
目的:验证龙琥醒脑颗粒剂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微创穿刺术后配合龙琥醒脑颗粒剂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对照组(20例)单用西医处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神志改善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龙琥醒脑颗粒剂有活血止血,开窍醒脑的作用,与微创穿刺术协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治疗时间,从而减少伤残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