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46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1篇 |
出版年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及骨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丛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5,25(4):176-179
骨质疏松(OP)是脊髓损伤(SCI)后主要并发症,可阻碍患者康复进程,因而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SCI后OP的特点、SCI后OP性骨折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2.
发育性言语失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宏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5,25(4):170-172
发育性言语失用是由于构音运动程序编制和激活障碍所致的一种运动性交流障碍,目前国内报道尚少。本文通过全面描述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本病有全面了解,并在日常儿童语言障碍诊疗中对本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3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症状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套针对髋置换术后运动治疗方案和特殊手法,主要包括增强患侧肌力训练、对术后瘢痕和粘连的康复处理、纠正脊柱侧弯的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以及其他症状的康复处理,对髋置换术后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和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4.
脊髓拴系综合征MRI图像与手术所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5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核磁共振(MRI)图像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人皆有脊柱裂,其MRI图像和手术所见完全相符。根据MRI和手术所见,可将脊髓拴系综合征分为:(1)终丝粗大型,(2)脂肪瘤型,(3)术后瘢痕粘连型,(4)脊髓或马尾肿瘤型,(5)混合型等5种类型。文中就各类型病人的MRI表现和手术中所见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5.
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减重 (bodyweightsupport ,BWS)步行训练是一种特定任务式训练 (task specifictraining) ,源于 1982年Rossignol等人用脊髓损伤的猫所进行的步行训练实验[1] 。 1986年 ,Barbeau等开始将其应用于偏瘫患者[2 ] 。这种训练方法不同于以往传统运动疗法 (physi caltherapy ,PT)中分别改善肌力、肌张力、关节分离运动和平衡能力等的专项训练 ,而是通过让患者不断重复步行周期的一整套复合动作来学习步行。传统方法取坐位或立位进行训练 ,直至患者具备步行能力 ;而减重步行训练在患者下肢尚无充分负重能力时即可直接开始步行练习[3] ,通过悬吊…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水中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康复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损伤平面、受伤时间、运动功能及年龄等各方面均相似的SCI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练习及水中步行训练,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2组患者各治疗2个疗程;并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对其肌力、肌张力、步行能力、血压及心率等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经相应训练后,其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肌张力、ASIA运动评分及步行能力等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其它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亦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水中步行练习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SCI患者的运动功能,该项技术可进一步应用于SCI患者的日常康复训练中。 相似文献
37.
脉冲电磁场对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12 例接受长期、规律PEMFs治疗的SCI患者为治疗组,12例未行PEMFs治疗的SCI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unar 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患者双侧股骨近端及其分区的BMD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经PEMFs治疗后,股骨近端总体及股骨大转子区的BMD值较治疗前略有增加( P >0.05),但变化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PEMFs治疗可减缓SCI后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38.
痉挛的康复评定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性疾患常见的表现.许多疾病如瞄血管病、脊髓损伤、瞄性瘫痪、多发眭硬化等疾病都可以引起痉挛。所谓痉挛是指以速度依赖性的张力牵张反射(肌张力)增强,伴随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睫反射亢进为特征的一种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39.
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评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评价了当前常用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m方法、FMA量表、STEF方法、Lindmark方法、Bart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脊髓损伤(SCI)功能恢复的脊髓可塑性机制.方法 将8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意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胸髓横断模型组(SCI组,n=33)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组(BWSTT组,n=33),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7,15,45 d 3个亚组.建立大鼠胸髓完全横断模型,观察BWSTT对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镜检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SCI大鼠腰髓前角腹内侧区神经元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4)、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的表达,以及两者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的变化.结果 BWSTT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较SCI组大鼠明显改善.胸髓横断大鼠BWSTT后,腰髓前角腹内侧区EphA4和VGIuT2的表达以及EphA4/VGhT2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增加.结论 BWSTT通过增强胸髓横断大鼠腰髓前角神经元EphA4/VGIuT2的表达,促进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