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五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FGE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铜绿假单胞菌流行优势克隆民气候、地域流行病学相关性,观察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特点,指导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监控。方法:对全国5个地区随机选取的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经数据转化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仅少数菌株可证实来源的同源性,在相似性85.0%和相似性50.0%水平没有明显的优势克隆存在。在相似性达33.3%时所有菌株可全部被聚为3类。结论:30株菌变异较大,未发现与地区季节相关的流行优势克隆。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在提高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3—7月,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将病区及医护人员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手卫生监测方法;试验组手卫生用品处安装感应给液器,医护人员佩戴感应胸卡,在床单元内的医疗行为通过系统的逻辑判定,用声光信号智能提醒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根据是否取...  相似文献   
33.
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暴发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某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频繁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以了解其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一个月内SICU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病例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确定。监测护士严密观察出入ICU患者情况,填写《ICU病人日志与月报表》。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均应按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监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等介人性操作。22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2.7%,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0.9%,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3.8‰;侵人性操作相关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肺部感染的日发病率分别为26.8‰、9.5‰、65.8‰。其中一个病例同时有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菌血症。从患者标本分离的致病菌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及热带念珠菌等,同时对这些致病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监测期间对一起感染暴发进行了控制。结论S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应采取综合措施和严格的管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现场消毒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验证酸性氧化电位水的现场消毒效果。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有关消毒规范方法对医务人员手、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消化内镜分消毒组与阳性对照组进行现场消毒试验。结果对30人次手消毒作用1 min,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72;对物体表面作用5 min,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1.00;对使用后一般医疗器械常规清洗后浸泡消毒10 min,器械表面细菌的总平均杀灭对数值>1.00;对使用后胃镜、肠镜常规清洗和酶洗处理后消毒3 min,各内镜细菌总数范围为0~2 CFU/件,且均未检出致病菌;试验各组均消毒合格。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的现场消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5.
规范传染病监测报告预防医院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新的传染病发展形势,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控制传染源,对于预防医院感染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在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6.
眼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诊断与致病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分析眼部丝状真菌感染致病菌的种类和致病特征。方法 对13例眼部丝关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致病菌分离鉴定,对眼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方法、丝状真菌与酵母菌眼部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11例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为真菌性眼内炎;13例15眼标本真菌培养均为丝状真菌,其中痂病镰刀菌2例、烟曲霉2例、谢瓦曲霉1例、黄曲霉1例、链格孢霉1例、尖端单孢子菌1例、总关毛霉1例、链霉菌1例。结论 眼部丝状真菌感染仍以镨刀菌、曲霉为主,但有明显的多样化趋势;确定诊断须真菌检查,早期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19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3~4月份收治和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流行病学特点:时间分布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两个发病高峰,地理分布:发病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人群分布: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2)输人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2批传染源;(3)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4)控制隔离传染源、加强病区通风换气和定时消毒、关闭空调新风系统、医护人员加强防护等各项措施采取后,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通过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SARS医院感染是可控可防的。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方法 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简称《规范》)进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结果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加强病历资料书写管理和保存,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加强监督,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中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自觉性是现代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39.
阴沟肠杆菌基因分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分型的方法多、应用灵活、对不同的菌属分辨力不同 ,实验室之间缺乏统一的应用标准 ,造成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无法进行比较。阴沟肠杆菌己在院内感染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有必要对其进行分型的研究。本实验对 2 1株阴沟肠杆菌进行多种基因分型。对比了RAPD、REP PCR、EIRC PCR和PFGE目前常用的几种细菌基因分型方法对阴沟肠杆菌分型的分辨力 ,对其分辨力、分型率、可操作性作了综合的评价。对细菌最佳分型方法的比较探讨 ,可以为实验室之间结果解释标准化提供思路。材料和方法实验菌株 :阴沟肠杆菌 ,16株来自解…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医院就诊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主要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0年4月临床腹泻就诊患者的资料及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并进行分型.结果 在214例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6.8%;其中19.4%患者伴有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发热、水样便为主;全年均有散发病例但在冬春季节出现明显的发病高峰,约占全年病例数的58.3%,基因型以GⅡ型为主.结论 腹泻就诊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不容忽视,基因型以GⅡ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